劳技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20-12-19江苏盐城市实验小学
◇(江苏:盐城市实验小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劳技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对知识以及生活的探究,并让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分析了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以便强化小学劳技教学的课堂效率。
小学劳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并培养他们在劳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寻找最佳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实现全面成长。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要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思路和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深入挖掘小学生潜力,并启迪其智慧,让小学劳技教学效率最大化。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尤其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劳技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设置具有趣味性的情境,有效地吸引其注意力,使之积极参与到劳技学习中。比如:在学习《春的美景》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其展示反映春天景色的图片或者视频等。最后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纸、彩绳、树叶、花瓣等制作出春天的海报,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协作,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劳技课程的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以及讨论时间,将其作为课堂主体,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动手环节中。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极大地提升劳技课堂教学效率。
二、鼓励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在传统的小学生劳技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思路比较固定,教学方式也单一化,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视程度不足,进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新时期,要求教师在提升小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勇敢质疑,积极思考并总结,进而培养其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比如在制作泥碗的教学中,以往很多教师会先为学生示范泥碗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细节,并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参与性和指导性过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难以提升其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如:“怎样才能制作泥碗”“泥碗的样子有哪些”等,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引起思考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制作泥碗的热情。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探究开发出不同样式和色彩的泥碗,同时泥碗的功能也会多种多样。这种鼓励学生质疑并引导其探究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劳技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其探究能力。
三、实施活动,增强探究能力
小学劳技教学与生活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将生活中的案例巧妙地渗透到劳技教学中或者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实践中,那么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以及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显著增强。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到户外进行沙滩城堡搭建活动,或者带领他们到社区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引,或者参加班级植树活动等。教师应该首先为小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垃圾分类标准,然后再将植树活动和垃圾分类相互联系,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提升动手能力并培养核心素养,引导其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并自觉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机会,将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使之从实践中认识并探究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劳技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的标准进行细化,融合学生课堂表现、探究意识、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内容,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或者动作等,鼓励小学生树立劳技学习的自信心,寻找劳技学习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劳技活动中。这样,小学劳技课程的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