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科学课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20-12-19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思维品质现状
很多科学老师认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多动手、多活动就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学生也对活动更感兴趣,只要是有活动的科学课程,他们都异常活跃。基于以上原因,就出现了我们常见的现象:在进行相关科学实验时,学生只停留在“动手活动”层面,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深度学习的概念及重要性
深度学习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经历思维探索过程、获得深度体验的生命化深刻学习,深度学习是深度课改的重要保证。在深度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知识再建”“问题意识”“学以创新”“不懈批判”“多维思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文结合小学科学实践教学经验,以深度学习为导向,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堂,聚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借助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深度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应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境为载体、问题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堂,引导学生从浅层次向深层次逐步递进,实现思维品质的全面提高。多元化课堂具体体现在: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时空多元化和学习工具多元化。
(一)提倡多元学习方式,强化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多元学习方式,是指多元化学习形式,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衍生出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合作的学习、基于个性的学习、基于对话的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等学习方式;从教学组织上看,具体的学习方式有情境体验式、和谐发展式、过程活动式、发现探索式等等。
例如:在教学《风向和风速》时,我选择了问题探究学习方式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首先组织学生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即:结合生活现象,如何说明现在的天气是有风的?你知道什么是风向吗?如何判断风向?风向可以用什么来进行测量?当我们感觉到风是由北向南吹的,我们称之为是什么风向?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锻炼其思维的独立性。随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对风向的认识,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强化理解,发现问题,发散思维。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自主探究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通过将问题探究与合作交流结合的多元学习方式,多方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创造多元学习时空,提高思维能力
多元学习时空是指让学生的学习不局限在课堂上,比如将科学课堂搬到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科学实践基地,等等。例如:在执教《温度与气温》这一课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在教室里学习了温度计使用的理论知识,紧接着组织学生分别测量了教室、学校操场向阳处、教室外走廊、学校操场通风阴凉处的气温。同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我还带领他们参观、学习了校园气象站和气象局里温度的测量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环境从室内转移到室外,让他们在多元化的学习时空中,发散思维能力。
(三)利用多元学习工具,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学习工具的多元化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科学抽象理论,提升思维的深刻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手机、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应运而生,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的有力工具。例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由于实际的种植、观察实验时间比较长,对照组实验较多,在教室或实验室开展都不太现实,实际实验不利于学生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和控制。因此,这一课我主要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一系列过程。具体来说,首先组织学生思考:种子的萌发哪些条件是缺一不可的?该如何进行验证呢?如果缺少某一条件种子会萌发吗?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假设,即:种子萌发与温度、水分和空气有关,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萌发。根据学生的猜想,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四组对照试验,具体如下:
实验一:菜豆种子在三个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进行萌发。
实验二:菜豆种子在无水、有空气、有温度的情况下进行萌发。
实验三:菜豆种子在无空气、有水、有温度的情况下进行萌发。
实验四:菜豆种子在无温度、有水、有空气的情况下进行萌发。
随后,引导学生猜想实验结果,同样借助多媒体,展示4 组实验中种子的萌发情况。最后,通过多媒体视频展播,将种子萌发的完整过程播放给学生看,以此帮助其更加深刻地认识种子的萌发过程。多元化学习工具不仅改变了教材知识的枯燥灌输和实验不好操作的现状,同时也引导学生体验了发现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承“发展学生思维”的理念,致力于深度学习,依托多元化课堂不断唤醒、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