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环引学”模式实现“幸福课堂”

2020-12-19任海燕

江苏教育 2020年90期
关键词:建构情境探究

任海燕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致力于探索“引人入胜的课堂创设”,聚焦到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发现、探究与参与。因此,学校语文课堂要积极践行“入境—探究—建构—创生”四环流引学的课堂范式,让学生置身学习的氛围中,感受语文学习的愉悦。

一、“引”入境,“拟真”情境中沸腾情绪

1.“拟生活”情境:真展现,贴近实际。

学生游离于教学情境之外,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情境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师通过文字、多媒体等补充资料还原场景。二是情境潜移提升感悟。如在品读《父爱之舟》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当时作者的生活背景,相关社会背景的介绍与描述,让学生感知当时的真实情境。

2.“拟文本”情境:真思考,共同参与。

教师要改变情境创设中课件唱独角戏的现状,尝试从思维参与的角度设计文本情境。教师在执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鹬蚌相争》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相持”一词,想象自己就是鹬或者蚌,会怎样“威胁”和“毫不示弱”,又会怎样“相持”下去。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顺利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以鹬或者蚌的身份进入情境,充分体验“争”的过程,领悟故事的内涵。

3.“拟情感”情境:真对话,师生共鸣。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有效的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的情感生活,及时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创生,生发新的教学资源。

二、“引”探究,完整经历中发现尝试

1.多角度主题合作探究。

教师从合作学习的内容角度可以开展如下维度探究。第一课堂问题探究合作。学生围绕文本的阅读提示问题进行研读,通过阅读、交流后完善自我阅读认知。第二微课题研习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学习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三项目化学习合作。教师依托单元整体教学拓展的有主题式项目、体裁式项目等。第四即兴流动座位式合作学习。为更好地促进合作学习,学生根据需要实行流动座位机制。

2.多层组织合作探究。

教师从探究学习任务结构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课堂中的合作分为如下几个层面:第一常态点面合作。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阅读同一文本时,教师通过指定学生交流,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思维得到有效的启迪。第二竞争性合作。如低年级开展识字竞赛、高年级的辩论等活动。

3.特殊性合作探究。

课堂中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小组的成员来共同解决,各组任务不同,呈现序列性大合作,每组都是任务中的一环,形成串联式推进。

三、“引”建构,深度思维中图式归纳

1.群文“找方法”。

通过单元导读课,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单元组文,梳理归类,帮助学生形成“主题学习”类结构意识,形成学习资源。

2.重点篇章“悟方法”。

教师确定单元的一篇课文作为教结构的范本,总结提炼学习步骤与方法。现行的统编教材大都可以选择单元中的第一课为范本,少数单元如第一课是古诗古文,由于阅读稍有难度,可以灵活调整单元范本的选择。

3.放手“用方法”。

学生用学到的类范文学习方法学习单元其他课文,运用这些学习方法的过程,体现学生对某一单元类结构学习过程的逻辑寻找和确认,从而在脑海中建构自己的“结构图式”。

四、“引”创生,多维链接中胜而越己

1.同课异科拓展语文课堂。

不同学科的教师针对同一篇课文,共同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课堂中,语文老师在品读“风是大自然的歌手”“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之后,音乐老师带着孩子们哼唱风的强弱音符、雨的歌谣,美术老师教学画一幅大自然的音乐会。

2.异科同题延伸语文课堂。

同一个教学主题,可以在不同学科中开展延展式学习。以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为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就是借力数学课的图表绘制、美术课的印染、科学课的纸浆制作等共同教学,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跨学科到超学。

3.问题创设中延展情境。

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巧妙设问,问题应是重点、难点、认知疑点,如此才能做到纲举目张,如教师讲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父爱之舟》一文,在读完全文后,教师设问:“你认为作者能不能画出父爱之舟呢?”这样的问题一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大家开始重新从文字中审视蛛丝马迹,也从生活中升华对文字的二次感悟。

通过建构“引人”的课堂,引导儿童“入胜”,进入语文学习的美好情境,生发自主学习的愿望,形成自我成长的自觉意识与必备的关键能力,最终实现引人入胜的语文幸福课堂建构。

猜你喜欢

建构情境探究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建构游戏玩不够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