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策略研究

2020-12-19邢艳霞常桂芳田莹莹

农产品加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卫生学育德营养

邢艳霞,祝 贺,常桂芳,田莹莹,杨 涛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0)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1],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提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而归根到底是“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2]。

“课程思政”的要求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地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

如何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构建“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建设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1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食品营养学与卫生学”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学与卫生学2个部分,营养学是研究食物各种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是两个相互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范畴,二者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为提高食品质量和卫生水平、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方面成为统一的整体。

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最大化发挥,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的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课程思政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中的建设及应用,将教学目标分成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不仅强调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审视。

课程思政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既让学生对敬畏生命、感恩回报、无私奉献等价值观产生共鸣,也为之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情感基础。

课程思政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过程中的导入也可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助于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对树立“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2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

2.1 实例引入及拓展讲解,推动课程思政价值引领作用

实例介绍,作为课程导入的主要形式,可以增加学生对“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发展历程及重要性的掌握理解。如《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3]中指出,营养不足与过剩成为我国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主要矛盾点:一方面城市儿童营养过剩导致该类人群过早患心血管等疾病;另外一方面,部分西部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仍因为该类人群营养不足时有发生。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克制、均衡的饮食价值观和发展价值观,也可以延伸至道德价值观;同时,针对国内东西部地区不同人群营养反差,培养学生的感恩态度、节俭态度、同情心等正能量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对我国发展现状的思考,激发其继续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

2.2 捕捉“热点”,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点及思想政治方针

课程思政的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将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例如,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严字当头、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食品安全与卫生是“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重要章节部分,为充分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和管理体系,授课过程中首先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相关责任部门的管理架构进行介绍,对监管各部门的负责环节进行讲授。使学生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宏观架构及监管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必须掌握的监管条例或监管方法概念进行授课。并由此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热点问题,实现校内课堂向社会课堂的延伸,以此既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明白是非的能力。通过热点问题分析,学生可以清楚我国食品安全虽然总体稳定向好,但安全形势严峻,问题仍然复杂,任务仍然艰巨,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四个最严”的发展背景、重要性、即时性具有更深理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要知识点及相关的指示。

2.3 结合新型教法改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根植理想信念

“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并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5]。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本来是课程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式,但呆板、机械地将“引领价值”等理论内容作为课堂引入,绝非科学可行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结合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是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6]。例如,通过“翻转课堂”“互动式课堂”的开发,引入“生问师答”“生教师问”等新型教学形式,并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新型教学载体,使结合了“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要点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以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总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引领价值能够润物细无声般根植于学生内心。

2.4 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思政”体系

大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目前多元价值观交织并渗透在学生的大学学习阶段。完全依赖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亟需发挥多学科优势,全方位、全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的课程思政设计来源于授课教师扎实的育德能力(包括育德理论、育德意识、育德方法)。提高教师育德能力,需要教师育德意识、育德理论的培养及提升,同时需要授课教师育德方法手段的不断总结及创新。例如,师资团队组建考虑多元组合的教学团队走进课程思政授课,教学团队可由“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及德育课教师共同组成。通过师资团队内的相互交流,形成设置合理的教学教材和教学设计,由授课教师课堂授课后,形成课堂反馈,并不断根据课堂反馈效果对“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思政课程的教学教材及教学设计进行更正,逐渐形成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具有育德及教授专业课程作用的合格的“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思政课程。

猜你喜欢

卫生学育德营养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临床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索
蔬菜与营养
学前卫生学分层教学效果探究
《卫生学》的实践教学设计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