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探讨

2020-12-19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中心小学沈振新

亚太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风儿法治道德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中心小学 沈振新

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是基于社会规范的价值取向,是知识和行动统一的课程。结合学生实际来设计教育主题、基于问题活动加强实践、活用教材资源来丰富教育内涵这三大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激活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着力体现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一、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育主题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设计有效吸引学生的教育主题。教导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掌握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优化教学方法。

例如,教授一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下册中的第一课时“我们爱整洁”时,笔者要求学生讨论抽屉里应该放什么,以及这些物品应整齐排列。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带来了一面小镜子,设计了“镜子里的我”和“这样做好不好”等教育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另外,笔者还利用了《皮皮的故事》这一绘本,引导学生做一个干净整洁的孩子。笔者执教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自己的经验,然后说一说怎么做到整洁、卫生。而且笔者根据低年级孩子喜欢竞赛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以“比一比,谁的抽屉最整齐”为主题的课内实践活动,利用实物组织所有学生在现场操作活动中丰富当下生活经验,提高整理的技能,增进爱卫生的情感。

二、基于问题活动,加强实践教学

问题探究学习起源于18 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理论,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究欲望。后经杜威、布鲁纳、施瓦布等的发展,问题探究学习成为教育中有生命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开展实践性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所有学生围绕一定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以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加深对道德原则的领悟,提升价值判断及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五课“风儿轻轻吹”,利用对开页展示风在哪里和随风而动的画面。教科书的右下角是小女孩(主持人)的独白:我们可以在风中玩什么?在本课程中,笔者还通过观察和探究,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来接近大自然,使其知道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能通过自己制作简单的小道具和风一起玩游戏,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增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共在感。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利用谜语“看不见,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来引入,用孩子化的教学语言引导他们来展开以下的探究活动:看来风儿还是有些顽皮的,那么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看见过风儿呀?此时此刻,这顽皮的风儿还会跑到哪里去?基于这些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风儿在哪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察与探究。我们可以预见,孩子们亲自在教室里、操场边、校园外找找风在哪里这样的活动会满足他们浓厚的探究欲望;做一些风车之类的小道具后再次走进现场找风,能够体验和风一起玩的快乐。整个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的将不仅是思维和行动,而且是观察、探究、亲近自然的积极情感。基于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是学生自身经验的融入和学习过程中整体生命投入的基础,理应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方式。

三、活用教材资源,丰富教育内涵

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来精心设计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历,提高道德和法治课堂的有效性。以一年级教材为例,教材本就设有活动栏,教师可解读相应内容,进一步整理出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丰富教育内涵。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可爱的动物”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选择课本中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课下去动物园观察它,或者在家里观看关于它的视频,自行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上课的时候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展示,说一说自己对它的认识。课下,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去海洋馆观看海豚的表演,去动物园观察老虎……课上,学生用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多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动物的理解和喜爱,学生准备材料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地超出了笔者的想象。

猜你喜欢

风儿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风儿的诉说
风儿吹吹,看谁跑得更快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风儿
风儿的四季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