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内涵、问题及改进

2020-12-18孙丽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5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存在问题培训

孙丽

摘 要:新时代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教学知识,还应该掌握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而每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虽然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他们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方面,经验还不是特别丰富。因此,进行新教师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但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新教师的培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篇文章致力于发现总结出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33-02

对于老师而言,进行新教师培训对于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于他们后期的任教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获得一个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师,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总的来说,中小学新教师的培训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环节,我们需要对这个环节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使这个培训工作做到有效、多样、真实。

1.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内涵

新入职的学科教师都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规范化培训。实施这个培训是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一名实习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阶梯。他不仅可以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听讲。

(1)培训对象

包含所有新入职的学科专任教师,其中非师范类专业毕业新教师还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从而强化他们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

(2)培训内容

第一,职业规划与师德素养。

这个培训内容主要是让他们明白教师的重要作用,明确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增强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位的认识。以及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为他们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做一个精神基石。

第二,政策和法规教育。

给他们普及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让他们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能够在以后教育改革的时候更加灵活的应对,并且做到依法依规执教

第三,课程标准与教学常规。

教师进行的每一堂课都有相关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学会按照这样的规范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内容安排,组织教学、备课、上课、辅导、安排作业等,才能具备教育教学能力。

第四,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

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会管理学生,制定班团工作、组织班团活动,还要掌握家校联系工作,提高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

初步掌握了教学研究的方法以后,每个教师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规划,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教师奠定良好基础。

2.中小学新教师培训中存在哪些问题

虽然目前该培训在各中小学校已经普及了,但在该培训的各个环节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太窄

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教师技能发展的认知仅仅包含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而不包含他们的专业情感和专业价值观等的培养。而每个教师只有在了解了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后才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发展动力。大家认真观察,有一部分教师在任教许多年后教学知识和技能从未更新,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现象。因此对新教师的培训应该包含他们对现阶段的规划以及未来的规划,还要及时的监督指导,在任教过程中让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并及时改正。

(2)不注重实践和差异

大部分的培训内容都是以理论讲解的形式呈现的,或者是邀请相关专家传授教育学理论。但由于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帮助新教师更好地掌握,所以仅仅知识理论讲解,不能算是有效指导。除此之外,每个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风格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培训的有趣性和有效性,更好的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方式单一乏味

据了解,大部分学校对新教师的培训都是以主题演讲,课题汇报的形势组织的,整个氛围会显得比较沉闷,限制了新教师与培训者之间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这种听讲的形式,严重阻碍了新教师的参与感,从而也减弱了他们的培训热情,甚至会忽视培训活动和其中内容的重要程度。由于以上各种原因,现代许多新教师都呼吁改变单一的集中培训模式,探索新的培训形式,如网络培训,个别指导,合作研究等等。

(4)注重形势,忽略本质

对新教师的培训结果通常采用材料考核模式,而没有观察教师真正内在的改变。这些强调的形势材料不仅不会起到任何的考核意义,还会给新教师增加教学压力,他们最终会因为疲于应付这样的形势而忽略自己本身的发展,对他们的培训会起到阻碍作用。而且培训的结果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来,而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去观察总结他们的内在变化,否则,材料考核这样的形式化方式给出的结果是非常不严谨的。

3.如何改进存在的这些问题

(1)新老教师一对一帮扶

首先,可以从学校内部安排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指导与协助,因为他们在相同的环境中工作,出现的问题可能是这些骨干教师曾经遇到过的,所以采取这样的一对一帮扶模式能够很好的帮助到新教师。其次,还可以安排与校外学科导师的组合。学校内部的平台是有限的,学校的资源也是有限的。通过校外学科导师的引导,可以帮助新教师制定出更加清晰的发展规划,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为他们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在培训之后,学校骨干教师以及校外学科导师还应该定期调研,组织座谈会,了解新教师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其他的一些需求,并针对这些问题再次给出指导。

(2)注重需求,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存在问题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