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一种“骨干”的美

2020-12-18刘红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创意形式微课

刘红梅

摘 要:微课是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补充,而绝不可能是一个替代。单个微课往往针对的一个知识片段的讲解,而缺少知识背景的全面性,以及知识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因此,微课应该是“骨感”的。

关键词:微课;内容;形式;创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186-01

微课是基于学生认知学习与知识构建要求,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支持之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对于教学设计的创新改革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广泛应用在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构建等多个领域。将微课引入课程教学,并非是简单的替换原有的教学形式,而是从本质上进行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改革。微课的诞生给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增加了教学活力,同时也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了巨大挑战。微课是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补充,而绝不可能是一个替代。单个微课往往针对的一个知识片段的讲解,而缺少知识背景的全面性,以及知识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因此,微课应该是“骨感”的,这种“骨感”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骨感”的微课,应是内容少而精

微课的内容应该是针对学习中的某个知识点,比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扩充点等,进行科学性的拆分,并运用模块化的构建理念,建设成一个一个独立的、微小型的知識点课件,这些课件既能用于独立的知识点解惑,又能再用来通过模块化的理念和方式快速组织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微课的内容更不应该是教师授课内容的简单搬迁复制,而是要将课程当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视频解构的方式作出精要概括。因此,微课所涉及的内容应该只有一两个知识点,知识内容突出而精悍。微课是以教学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视频当中呈现出来的文字不能过多,力求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彰显出最具价值的关键信息,确保观点明确,重难点突出。逻辑清晰是微课的灵魂,内容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有主次、有详略是微课可以在教学当中发挥拥有优势的关键。如果微课没有逻辑,再美也无法让人产生美感。

2.“骨感”的微课,应是形式美而实

微课的设计既要考虑内容的实用性,也要考虑形式的美观性。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微课件,内容丰富有趣、生动形象,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微课中的图片、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接受度。真正优质的微课课件应该是美与实兼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内容为王,巧取美观要素。所谓美观要素就是对微课设计当中的色彩、文字、图片等进行合理选择与和谐搭配。文字的样式,图形的排版方法等等皆是是有生命的元素,不同的形式能够表达不同情感。例如,幼圆字体能够带给人活泼轻松的感受,为了与之搭配需要加上可爱配图装饰,给学生创造轻松氛围。字号大、加粗给人着重提示的提醒,好的图片能够让你的微课瞬间提升一个档次,页面排版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微课质量的高低。

第二,合理使用音视频动画效果。可基于学习内容表现的特征与要求巧妙借助划线、符号、变色、大小调整等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视频资料的关键点处,可通过融入标识符号的方式强化重点信息,起到提示作用。

第三,适当使用旁白。恰当使用旁白来增强学习效果。旁白是对微课内容的讲解、阐述,更是对微课内容的重要支持。旁白应该口齿清晰,与微课内容相符,声音选择要尽可能灵活,并注意使用不同的语调起伏来为微课件画龙点睛。

3.“骨干”的微课,应有创意新而有留白

第一,少灌输性内容,多思考性内容。在设计微课内容时,不应试单一的学习内容的灌输,更更应该增加交互内容,让学生主动的与内容产生交互,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深度启发学生思考。适当的“留白”,反而会给学习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微课当中留白,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拥有更大的思考空间。

第二,少单向传导,多情境互动。在视频制作当中,恰当设计问题或练习题引领学生针对性思考与解答。比如在画面中增加倒计时提醒学生答题时间,让学生能够确定思考时长,同时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让学生力求在恰当时间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强化时间意识。

互动可以增加微课教学的生动性。互动性微课是在微课使用者与课程内容间、师生之间展开有效互动的类别。这类微课既有一般微课的作用以及功能,有一般微课不具备的互动优势,而且将互动贯穿全过程,把学习过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在互动性微课的学习当中,学生需要持续性输入或输出信息,督促学生深入体验与主动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微课把握能力。

微课建设的主战场一般是在校外,这种共享的新型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个性化需求,但微课是更倾向于教师的单向活动,是忽略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因此,比如在设计微课时加入带有游戏化特征的交互内容,如思考题、朗读、记忆卡片,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在把握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详细情况之后,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根据,开展个性化与层次化教学,让一对一导更具针对性。这样就避免了微课传播的不可控性。增加了互动的内容,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习进一步思考的深入。比如借助于动态网页制作技术,为微课的在线播放设计边看视频边完成测试的“互动”效果,在学习完内容后及时进行反馈练习学习过程的效果,以微课视频和问题为载体,建立的师生联系、师生影响,才是互动教学的核心和价值。

猜你喜欢

创意形式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试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意作画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