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应用实践

2020-12-18包颖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游戏活动小学美术色彩

包颖

摘 要: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色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引发学生视觉的直观反映,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为此教师更应当重视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影响,并通过有效的结合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以及融入生活元素等方式,充分发挥色彩的作用,从而为学生今后高效学习美术知识奠基。

关键词:色彩;小学美术;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155-01

曾有研究表明,色彩能够给人的生理以及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色彩能够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当我们处于大自然中观察色彩时,会产生一些相关的想象画面以及某种情绪,这就是色彩赋予我们的感受。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含有大量的色彩元素,引发学生产生好奇心,并且还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那么,如何利用有效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色彩有兴趣,进而打开学生的美术之路,促进学生发展呢?

1.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对色彩有兴趣

小至儿童大到中学生,游戏对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最大武器。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结合一些游戏活动来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从而使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更好学习色彩和美术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还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认知相符的活动,进而将活动的效果提升至最大。

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色彩的明与暗》的学习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进而逐渐认识色彩的明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找明暗”的游戏活动,进而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体会不一样的色彩明度所表述出不同的感觉。首先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游戏主题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彩色气球作为道具材料,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将一组六个颜色的气球摆放整齐,当老师说到在这六个气球中,哪个气球的颜色最亮和最暗时,让学生进行抢答,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了解色彩的明暗。最后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比赛,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气球按颜色的深浅排出来。

显然,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美术教学时,可以将色彩元素与游戏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让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更好的掌握色彩美术知识。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色彩有感知

问题是了解一些事物的开端,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基础,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开始。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对一些事物都存有好奇心,思维也相对活跃,但是在传统模式的课堂下,压抑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不敢提问,也不敢回答问题,最终致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抑制。基于此,教师要摒弃这种教师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愉悦的教学环境,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进而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感知有关色彩的知识。

比如,在《色彩的对比》中,问题就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色彩感知的有效途径。色彩的对比无论是在生活还是美术作品当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具有对比意义的色彩能够增强视觉的效果,丰富画面的结构,在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色彩的对比效果,引导学生探究色彩中的视觉规律,教师可以向学生设计“色彩的对比与距离的远近之间有什么关系?”“色彩的对比对整体画面的构成中具有什么作用?”等问题,使得学生结合自身的美术素养,以及对画面的感知力,逐步解答上述问题,从而深化对对比色彩的感知。

不难看出,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美术素养进行问题的解答,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色彩的感知效果,从而提升对色彩的认知。

3.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对色彩有认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富有极为丰富的色彩,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欣赏色彩、认识色彩,不仅能够打消学生在陌生环境下的緊张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创作美术,还能够提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成就感,强化学生对美术色彩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色彩元素融入到美术课堂,进而使学生更好地从生活色彩中吸取精华,并将其灌注与自己的创作中,进而更好地领悟色彩的美妙。

以《元宵节里挂彩灯》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元素引入课堂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质量。从课标当中的要求可以分析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元宵习俗,能够自主进行彩灯的制作等,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灯笼当中的丰富色彩,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影音资源,向学生播放影视作品当中不同的灯笼色彩结构,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认识到彩灯可以包含的丰富色彩。在学生进行自主制作彩灯时,学生也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纸箱、卡纸等进行拼接和裁剪,按照影音片段中的资料进行灯笼的制作,形成具有丰富色彩的灯笼,促进学生从生活元素出发认知不同的色彩。

显而易见,在小学美术学科的讲解中,教师通过引入影音资源、废旧材料等生活当中的元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强化学生对色彩结构的认识效果。

综上所述,色彩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对促进学生美术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色彩的作用,并将其巧妙的融合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中,逐渐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强化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和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之关键[J].新课程导学,2019(17)

猜你喜欢

游戏活动小学美术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