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18谢尾娘
谢尾娘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打造初中历史智慧课堂也显得更加紧迫。智慧课堂是依托互联网+的优势,综合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倡导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课堂模式,以保障初中历史教学实效。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历史;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75-02
智慧课堂是现代化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单1.枯燥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动态化学习。初中历史学科与智慧课堂的整合,符合教育改革对历史学科提出的新要求,也能够促进历史教育资源的智能化推送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下面是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智慧课堂概述
(1)定义
智慧课堂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基础上,依托“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的新型、高效、智能化课堂,智慧课堂实现了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充分整合了云技术、互联网技术、手机终端等设备的优势和作用,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与技术支持,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即时性、立体化、交互性,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在协作交互式的环境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因此增加。通过智慧化的教学,在符合学生个性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智慧发展。
(2)特征
第一,动态数据分析。
智慧课堂基于动态数据分析,有效转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中信息滞后的弊端,推动了教师依靠固有经验教学向依靠科学数据分析教学的方向转变。教师从档案库、数据库中获取信息数据,采用现代的分析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和分析,从而为教学提供支持和参考,这使得教师教学更加精确,教学方向更加正确,提高了教学实效和质量。
第二,动态学习评价。
智慧课堂采用了动态伴随评价的方式,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和教师针对学习与教学情况,教师能够根据评价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同时,针对课前预习测评、反馈与课堂实时监测评价与反馈的环节中,教师还能够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并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的分析和诊断,构建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三,教学资源丰富。
智慧课堂除了实现了动态化测评以及数据分析外,还从教学内容与形式上为教学提供了支持。依托互联网教学资源,智慧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包括电子文档、图片、视频、ppt等形式,能够从各个层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个性。另外,自动推送、人工推送的智能化推送方式,还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需要的学习资源,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学生还可以通过订阅学习资源的方式,进一步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构建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相关策略
从上述智慧课堂研究中发现,智慧课堂依托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为初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更多活力,丰富和完善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平台和支持,下面就结合上述分析,对如何构建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相关策略进行阐述:
(1)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刺激智慧
构建历史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导入环节的科学设计非常关键。智慧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和谐互动的高效课堂,打破了過去课堂教学沉闷、枯燥的状态。而导入环节的巧妙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智慧课堂的优势,使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会自主进入学习状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主动思考、探究,最终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在教学《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课时,课前教师登录互联网搜集有关“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历史纪录片、文字记录等,将其进行整理编辑,制作成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过程中就要理清教学过程,做好教学设计。根据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特点,上课之初,教师多媒体播放课件进行教学导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商周文明以及当时精湛的青铜工艺,有趣的图片、生动的影像,激活了学生思维,开启了学生智慧,促使了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有效奠定了课堂教学基础。
(2)演示历史事件过程,生成智慧
智慧课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直观、生动,整合了多种信息化教学技术,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先进的教学技术,课堂历史课堂中为学生直观演示历史事件的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起因、过程,以及结果的记忆,使学生能够更好体悟一段历史的意义。不仅如此,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演示历史事件过程,还可以增加历史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智慧生成,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智慧形成的过程。智慧课堂为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进行提供了有效助力,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
比如,在《百家争鸣局面》一课教学时,传统课堂上单凭教师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百家争鸣的盛世场面,也很难全部掌握和理解各家的代表人物与其代表思想。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直观演示历史事件场景,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代表人物虚拟出来,他们汇聚在一堂开始了一场精彩有关天道观、认识论、礼法制度、社会伦理、名实关系以及政治主张等问题的论战。学生亲眼看到这个场面,感受当时的文化盛况,对“百家争鸣”的内涵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对每家代表人物以及思想主张也会有更加具体的认知和记忆。这种穿越时空式的体验,是过去任何一个时期的课堂教学都不曾有过的,学生不仅获得了感官上的冲击,也使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冲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智慧,对学生未来学习以及历史素养提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科学布置课后复习,巩固智慧
课后复习环节是智慧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实际上科学布置课后复习内容,依托网络学习平台,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而且还能够巩固学生智慧发展,为课上教学效果提供保障。智慧之下的课后复习,是依托互联网学习平台,包括教学演示、在线解惑、检测练习等众多模块,教师将学习任务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课下登录平台,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完成复习和检测,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强化智慧的目的。智慧课堂促进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整合,是未来初中历史教学的主流趋势。
比如,教学《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一课时,教师完成新课程讲解之后,为了能够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将课堂重要内容以小视频、练习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课后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先观看复习要点—观看视频课件,回顾丝绸之路的变迁与发展,在完成填空题目,包括张赛出西域的时间、地点、目的、作用等,以及丝绸之路的背景、主要路线和影响等,学生完成这些题目后在线提交打分,学生根据打分对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学习中的问题,遭遇不懂的题目可以在线请教老师,或者与其他同学研究讨论,从而实现《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一课时的复习巩固,强化智慧生成。不仅保障了课上学习效果,也实现了课后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总之,智慧课堂为初中历史课后复习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径和平台,显著提高了学生初中历史综合学习技能。
智慧课堂的研究还是一个展新的课题,也是提高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笔者尝试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并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方法,还有更多课例和课型有待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黄胡晴.阳光智慧课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9(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