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
2020-12-18高嵩
[摘 要]推进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是中华民族持之以恒的美好追求。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的同时,公民道德建设领域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向度分析中华民族推进道德建设的经验做法以及当前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能更好地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规律,对于积极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公民道德建设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努力推动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4-0126-06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圆满收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道德基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向度加深认识,围绕现实问题和发展目标积极谋篇布局。
一、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历史考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孕育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积淀形成的文化道德基因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的内在力量。这些宝贵的文化道德资源,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深深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构筑人们精神内核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具有鲜明的内在特质和重要的时代启示。
(一)核心价值引领: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内在驱动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并延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具有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追求,并成为隐性的内在驱动力量。中国历来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正是当时在个人、社会、国家不同层面所倡导的朴素的核心价值。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愈加清晰,承载着人们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积淀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基础,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之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
(二)民族精神支撑: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坚实脊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能够生生不息、壮大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有学者提出,“道德不仅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而且是其中的主线和内核。”[2]这也使得民族精神超越了狭义的道德范畴,在更高层次上支撑中国传统道德建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德理念便已蕴含于民族精神之中。“这个时期,比较突出的是‘忠的道德明确指向对国家的忠诚,成为古代爱国意识的一种主要表达形式。”[3]此后,随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成熟,其积极倡导为政、修身等方面的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无私无畏等高尚道德情感,始终在中国传统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无论朝代如何变化、形势如何发展,爱国主义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成为亘古不变的道德主题和文化基因。特别是在反抗民族压迫、保卫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团结、仁爱、勇敢、自强、无畏等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彰显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宏伟远大的爱国志向,更成为贯穿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一条主线。
(三)美德善行滋养: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通俗路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4]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注重道德养成,并通过教育灌输和榜样示范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人们追求圣贤标准、君子人格、大丈夫风范等高尚境界。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古人修身养德,并非仅体现在口头上、认识上,更体现在行动上、实践上。“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重点就在于人不受外在的力量、命运主宰,不是神的奴隶,而是要靠自身德行的提升。”[5]《大学》开宗明义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基于德行在古代的重要地位,人们十分注重在教育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代代相传并得以实践,成为最普遍、日常化、通俗化的传统道德建设路径。
(四)礼乐教化规范: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养成方式
礼乐教化是中国传统道德建设中实践养成的重要载体。早在夏商周时期,礼乐文明便已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道德养成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乐教化也进一步得到充实完善,《诗经》、《易经》、《春秋》、《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都记载了诸多的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孔子将礼作为人生修养的根本要求,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克己复礼”等道德原则,同时注重围绕“仁”与“礼”的关系培养和塑造道德人格,推动人们“内外兼修”,倡导通过“礼”来规范人外在的言谈举止,通过 “乐”来提升人内在的德行和性情。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礼乐文化始终致力于营造秩序井然、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氛围,并在促进人的道德养成上发挥规范约束的作用。礼仪礼节、家规家训等具有鲜明中华传统文化印记的行为规范,对于中华民族形成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以及中国成为礼仪之邦,奠定了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同时成为重要的道德建设方式。诚然,礼教作为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无论是其内在的思想观念还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都存在消极的方面,特别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礼教和礼法愈发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但其在推动道德养成中的积极性应给予肯定。
二、新中國成立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探索实践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注重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在道德与精神上获得普遍跃升。
(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曲折前行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的,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道德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倡导革命精神。在这一新旧社会转换时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党和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举国上下广泛运用灌输教育、典型示范等工作方法培育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寨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成为一面面旗帜,充分激发了人们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鼓舞着人们改变精神面貌、提升精神境界,整个社会的风气积极向上,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得到显著提升。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在“左”的思想的干扰下,公民道德建设的形式陷入“泛运动化”陷阱,新中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道德秩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破坏,导致人们在道德问题上经常处于困惑的状态,甚至造成了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但是在广大劳动人民中,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理念仍然得到践行,“两弹一星”等宝贵精神品质得以孕育弘扬,革命道德传统得到传承发展。
(二)在开启改革开放征程中修复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秩序也随之得到有效修复和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道德传统得到弘扬,新的道德建设目标得以确立。这一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6]。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明确,通过培育“四有新人”来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也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与公民道德建设有关的内容。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公民道德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稳步提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全社会的道德风尚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问题日益显现,道德失范、假冒伪劣、诚信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为了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一决议,成为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和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三)在新世纪跨越发展中成熟完善
在新世纪伊始,党和政府郑重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有力突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地位。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纲要》开宗明义地提出,“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7]这一论述,鲜明地标注了道德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贯彻和落实《纲要》为契机,各地公民道德建设掀起了一个高潮,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矛盾问题有效化解,道德建设在形式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持续改进创新,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又相继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内容印发文件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规范,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推动道德建设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从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等方面,对公民道德建设进行了宏观部署安排。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工作和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内容,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迈出新的重大步伐。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系列决策部署鲜明地体现了全党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资源和路径、主流和前景的高度自觉自信,对于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公民道德建设的守正和创新
通过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在努力追求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的美好境界,但在不同时期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挑战。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要把握时代特点、适应时代要求,在继承和发展道德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以新的思路、举措,高质量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一)把握“后小康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既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小康,又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小康。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物质文明得到长足发展后,如何推动思想道德水平同步提升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应该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道德建设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道德发展状况相对滞后,公民道德教育还存在“盲区”,部分新市民、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缺乏有效的道德教育引导;在社会人群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失范现象,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颇,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严重,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诚信缺失问题仍然存在,造假欺诈、造谣传谣、不讲信用等现象久治不绝,学术科研不端等行为屡禁不止;部分地区子女不孝、厚葬薄养、高额彩礼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发生,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任务依然任重道远;网络社会生态对人们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网络短视频媒体、自媒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容易引發道德问题,网络有害信息严重侵蚀道德建设成果,青少年的网络言行、网络道德缺乏强有力的教育引导,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容易经网络发酵放大;公共政策的道德导向体现得不够显著,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问题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处理好这些“后小康时代”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是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基点,只有把准脉搏、精准施策,才能更好地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与时代同频发展。
(二)立足“后小康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公民道德建设也将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的公民道德建设目标任务,“后小康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既要一脉相承又要体现出自身特质。一是抓住一个主心骨,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二是要聚焦两项根本任务,即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三是要关注三个着眼点,即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是着眼时代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对思想道德的要求,共同构成思想上团结统一的综合体,是更高层次的公民道德建设目标任务,对于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确保“后小康时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整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升“后小康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能力水平
世道人心,始于教化。推进“后小康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整体合力,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道德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规律、探索创新,建立健全更有时代感、吸引力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大众化、生活化地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对象化、分众化地开展宣传宣讲活动;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青少年德育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改进媒体道德宣传的方式方法,多在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网上、网下理论平台作用,深入地回答人们关心的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积极适应城市化、老龄化进程,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市民、老年人的道德引导和服务工作;深入挖掘各级各类文博场馆、科技科普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道德教育功能,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二是要拓展渠道载体,推进道德实践养成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引导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立言、立行、立身、立业,崇善、学善、行善、扬善,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大力传播志愿文化,弘扬志愿精神,引导人们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开展多样的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人们在活动中增强信任,在信任中享受幸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帮助人们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不断加强礼仪礼节教化实践,帮助人们适应现代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社会礼仪习惯。三是要适应时代发展,关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渠道和载体。主动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接受习惯的深刻变化,不断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水平。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持续加强对网上道德领域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有效引导;结合时代特点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积极拓展“两微一端”阵地,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踊跃传播“微文明”、汇聚“微力量”;持续开展内容丰富的网络道德实践,搭建扶贫帮困、支教助学、无偿献血等公益服务平台,引导广大网民踊跃参与网络公益活动,持续传递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四)推动“后小康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融入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同时也为“后小康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必要环节,是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各项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将更加健全,也需要公民道德建设更深层次地结合融入。一是健全完善道德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协调机制,积极推动道德领域立法修法工作,及时把生活实践中广泛认同、成熟完善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持续加强道德领域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宣传普及,引导人们增强道德领域的遵纪守法意识。二是强化公共政策的正确价值导向。建立健全公共政策道德风险和道德效果评估机制,在涉及教育、医疗、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上,积极稳妥地处理各方的利益关系,持续促进公共政策与道德建设的有机结合,有力保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注重社会规范的引导约束。围绕社会发展特点要求,动态地开展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等行为准则的制定修订,充分发挥各类群众性组织的教育、管理、服务功能,推动各项社会规范的落实落地,形成社会文明风尚的持续提升。四是加大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综合运用法律、技术、社会管理和舆论监督等手段,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失德失信问题的有效治理,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依法惩处诋毁英雄、伤害民族感情等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2] 江畅.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意蕴及其弘扬与创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
[3] 陈来.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J].哲学研究,2019,(10).
[4]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法制出版社,2019:28.
[5]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6:50.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7]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01-09-20.
〔责任编辑:屈海燕〕
[收稿日期]2020-06-01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重点智库研究课题“江苏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及防范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高嵩(1981— ),男,辽宁西丰人,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