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源泉

2017-01-12邵佳

克拉玛依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征精神习近平

摘 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隆重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需要汲取和发扬理想信念坚定、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伟大长征精神,凝聚磅礴力量,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戮力前行。

关键词: 习近平;长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6.06.05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邵佳.长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源泉[J].克拉玛依学刊,2016(6)25-2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得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优厚而丰富的精神滋养,长征精神是其中的突出者之一。适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回顾我们党走过的长征路,景仰之情涌上心头。长征路上孕育的长征精神一定是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长征精神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长征精神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伟大瑰宝,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用血的付出积累的宝贵财富,充分汲取长征精神,将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举足轻重,是关系战略全局的战略目标,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1]55。为此,必须把握好“全面”“建成”和“小康社会”三大要素。首先,“全面”是重点。就是要体现覆盖面的广度,要做到尽可能地涵盖所有区域,尽可能地包含所有群众,要在不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上下功夫,充分认识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要努力补齐短板,尽量将区域间的差距缩小到合理范围。其次,“建成”是关键。从“建设”到“建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表明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4年时间,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努力和奋斗。再次,“小康社会”是最终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各个层面显著提高,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制度、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支撑,更需要丰富的精神滋养,而长征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源泉。

另一方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长征精神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工农红军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的举世闻名的精神,是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不断激发、凝聚而成的大智大勇”[2]2。80年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考验着我们党和红军,同时也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吃苦、勇于牺牲的精神,团结一致、严守纪律的魄力,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至上的思想,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需要代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今天,长征精神更加弥足珍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党和人民充分发扬长征精神。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信念力量支撑着红军战士在长征的恶劣环境中咬牙坚持;同样,我们对小康社会的建成也要充满信心和决心,要树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实现的坚定信念。其次,要发扬吃苦精神。任何一项事业的完成都不可能轻松自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满各种挑战,面对种种阻碍,我们党和人民一定要勇于吃苦,敢于奉献。最后,要紧密联系群众,要充分凝聚群众力量。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强大的动力,动员人民群众投身于各项事业的建设中,是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长征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精神动力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党和人民群众更加需要借鉴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团结一致的魄力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胸怀,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戮力前行。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法宝,它同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神源泉的关键。“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钢铁般意志的根本动力。”[3]49面对长征途中的种种困难,支撑着每位红军战士一路向前的精神支柱就是坚定的信念,他们饱含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担负着解放人民的使命,充满对革命事业胜利的信心,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自己的每一步前进。今天,我们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虽然没有过草地、翻雪山的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但是在我们这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要使全国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面临巨大挑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我们的红军战士取得了长征胜利,它必然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攻坚克难、保持信心和决心的最坚定的精神动力。

其次,团结一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全党和全体人民团结一致是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团结就是力量,红军战士团结一致极大地增强了战斗力和凝聚力。长征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党和红军战士做到了各方面的团结。第一,红军战士之间的团结。浓浓的战友情是支撑每位红军战士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他们食物、衣物一起分享,像家人般相处,彼此鼓励着前进,为了援助战友宁可牺牲自己。这种团结互助使整个红军队伍更加强大。第二,各红军队伍之间协作互助。四支长征队伍之间的相互支援和配合,是红军最终成功会师的决定因素。第三,对犯错误的同志的团结。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对知错就改的同志没有一味打击,而是给他们安排适当工作,尽量做到团结大多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长征途中,我们的军民团结一致战胜了种种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更是我们建设各项事业最根本的动力,也是顺利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力量。

最后,密切联系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动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1031红军长征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不仅给予了物质支持,还不断充实红军战士的精神食粮。在离开中央苏区时,红军战士得到了苏区人民巨大的物质支援;过草地时,我们的红军战士也得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支持。正是人民群众一路上的慷慨解囊,红军战士才能一次次度过艰难时刻,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在精神层面,人民群众始终相信我们党的领导和红军战士的英勇,相信红军必然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们党和红军队伍的信心,一次次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慰藉,使他们不断向着胜利努力前行。我们党从成立至今,时时刻刻心系人民群众,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为人民谋利益;同时,人民群众也与党和军队保持密切联系,并给予最大的支持。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们是最坚强的后盾,一定要动员全体人民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创造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

三、发扬长征精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时代飞速发展,党和人民群众的任务也在与时变换,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有新的发展目标,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化,精神力量的支撑都是各项事业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长征精神,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一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自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不再处于长征的恶劣自然环境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在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时,部分党员和群众出现理想信念的动摇,质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真正实现。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108在长征困难的环境中,红军战士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那么在当下的和平环境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又怎能动摇我们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团结一致、为民服务的重要法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需要充分汲取长征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用其武装全党、全体人民的头脑。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基础,增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观把握,提高理论素养,不能只做表面工作,要潜下心学习,将理论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精神力量;其次,增强自信心和决心,任何一项事业的完成、任何一项目标的实现,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一定要有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最后,作为各项事业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要保持纯洁的党性,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和诱惑,要时时保持廉洁清正的头脑,强化危机意识,形成良好的党内风气,更好地领导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新时期,我们要真正将长征精神弘扬下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充实全党、全体人民的思想,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早日实现。

二是发扬吃苦精神,团结一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任何时代吃苦精神都不能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充分发扬吃苦精神,让吃苦精神在头脑中扎根、在生活中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实现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吃苦精神是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1]55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全党、全体人民投身其中,为共同理想而奋斗。首先,党员要起到模范作用,带头发扬吃苦精神。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带头发扬吃苦精神,要自觉以发扬吃苦精神为荣,同时要将吃苦精神发扬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工作再苦再难也要踏踏实实地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排忧解难。其次,人民群众要发扬吃苦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全体人民共同承担的时代任务,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担起时代的重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尽到应有的力量。最后,长征时期红军战士的吃苦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要继承、要发扬,发展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要求党和全体人民要勇于吃苦,排除万难,努力奋斗,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是践行群众路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主体力量。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力量,因此必须凝聚群众力量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刻都是中国共产党所秉行的基本准则,人民群众是我们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在长征时期,红军一直坚持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下,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在新时期,我们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能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杜绝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损害,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5]365。我们党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起积极的领导作用,同时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断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我们党要善于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让人民群众自觉投身于各项事业的建设中。最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使命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1]66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在传承长征精神的同时必然使自身更加强大,成为被人民所拥护的领导者和服务者;人民在传承长征精神的同时必然使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红军长征胜利80年了,这80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革命年代早已远去,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党和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新的时期有新的目标和任务,但不变的是精神的传承和传统的延续。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充分汲取长征精神的精髓,做到与时俱进,让这种精神瑰宝充分绽放光芒,指引我们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协同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体人民都必须铭记红军战士们所做的牺牲,将他们所凝聚的精神力量传承下去,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陈宇.长征精神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3]黄宏.长征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征精神习近平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