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卵一代杂交蚕种的均匀性调查

2020-12-18赵新华李有江冯荟荟蓝雅华邵勇奇鲁兴萌

中国蚕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蚕种样点粒数

赵新华 李有江 冯荟荟 蓝雅华 邵勇奇 鲁兴萌

(1浙江省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500; 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一代杂交蚕种因生产地域、生产模式、饲养水平、制种方式和蚕种后期处理等的不同,同批蚕种不同装盒的散卵蚕种或不同蚕连纸的蚕种均匀性并不一致。在制种方式中,散卵方式较之平附种方式,其均匀性相对较高。一代杂交蚕种的生产地域、生产模式和饲养水平等对蚕种均匀性的影响,取决于蚕种生产企业基本生产环境的选择或限制[1]。一代杂交蚕种的制种方式中的检疫批划定(按时或按户或按村分段分批等),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有关[2];一代杂交蚕种的制种后期处理工艺或流程的不同所导致的均匀性不佳,则与企业采用的技术方式和能力有关。如,装盒批的规模过大或合并段数过多,往往难以做到均匀;越年蚕种,洗落保护或浴种前洗落晾干再浴种,较之直接洗落浴种,其均匀性可得到提高;装盒前的混匀方式不同,商品蚕种的均匀性也不同[1]。

克卵粒数是蚕种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之一,但在一代杂交蚕种的品种特性描述或蚕种质量标准中并未列入[3-6],这可能与该描述特征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有关。在生产流程中,因盒种装卵量的确定需要而测定克卵粒数[1]。均匀性是商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商品化蚕种的均匀程度不仅与产品的质量水平有关,而且与基于成品卵的家蚕微粒子病检测抽样规模也密切相关。克卵粒数的变化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蚕种的均匀程度,或间接反映了蚕种品质的均匀水平。

为了解实际生产中散卵一代杂交蚕种的均匀程度,2016年至2019年间对浙江省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的冷藏浸酸蚕种或越年蚕种的克卵粒数进行了调查,以克卵粒数和克卵粒数极差(不同重复的克卵粒数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指标进行散卵一代杂交蚕种的均匀性调查分析,以期为家蚕微粒子病的成品卵检测中抽样规模的确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蚕种 调查用蚕种为浙江省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在原蚕区生产的一代杂交蚕种,主要生产信息和取样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用蚕种的主要生产信息及取样概况

常规卵是在常规生产流程的装盒前混匀作业大布上所取的样本;笼样卵是在常规生产流程的漂洗后晾干前的笼内所取的样本;混匀卵是在常规生产流程的装盒前增加1次盐水混合的作业程序后再取的样本;表2和图4-5相同。

越年蚕种采用夏布保护,洗落晾干后再浴种的方式;除1606108批由2个段组成,其余均为1个段。

1.1.2 主要仪器设备 SC-G千粒重仪,万森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产品;0.001 g-ME203E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方法

1.2.1 蚕种处理和抽样方法 一代杂交蚕种的蚕种后期处理基本程序按照常规生产流程[1]进行,取样类型分为常规卵、笼样卵和混匀卵3种类型。常规卵是在常规生产流程的装盒前混匀作业大布上所取的样本;笼样卵是在常规生产流程的漂洗后晾干前的笼内所取的样本;混匀卵是在常规生产流程的装盒前增加1次盐水混合的作业程序后再取的样本。不同取样类型的蚕卵,按照随机原则确定样区(或笼),然后再随机确定样点,每个样点重复3次(或3次以上)取样测定克卵粒数。常规卵和混匀卵的样区采用三点法、梅花法或多点随机法确定,笼样卵的样区采用等距间隔法确定;样区内样点采用对角线两点法、三点法、梅花法或多点随机法随机取样[7]。

1.2.2 克卵粒数计数方法 用精度为0.001 g的分析天平称取1.000 g蚕种,按照SC-G千粒重仪的使用程序进行蚕卵计数,获得克卵粒数,每个样点调查3次或3次以上。

1.3 统计软件与分析方法

数据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蚕品种间克卵粒数比较

对10批华康2号蚕种和4批秋丰×白玉蚕种进行抽样和克卵粒数测定,合计样点数分别为236个和73个,每个样点测定重复3次或3次以上。华康2号2 748个克卵粒数测定值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 745粒、1 989粒和1 697粒;秋丰×白玉219个克卵粒数测定值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 725粒、1 765粒和1 644粒。华康2号的克卵粒数极显著多于秋丰×白玉的克卵粒数(P<0.01),2个蚕品种的克卵粒数分布均未呈现典型的正态分布(图1)。以抽样点不同克卵粒数测定重复的极差值进行品种间比较显示,华康2号生产批蚕种极显著大于秋丰×白玉(P=0.001<0.01)(图2)。以不同生产批的克卵粒数极差值进行的品种间比较显示,2个品种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623>0.05)(图3)。

图1 华康2号和秋丰×白玉克卵粒数的分布

图2 华康2号和秋丰×白玉抽样点间的克卵粒数极差值比较

图3 华康2号和秋丰×白玉生产批间的克卵粒数极差值比较

图4 华康2号不同取样类型间的样点克卵粒数极差值比较

图5 秋丰×白玉不同取样类型的样点克卵粒数极差值比较

2.2 取样类型间克卵粒数比较

不同取样类型间,笼样卵、常规卵和混匀卵抽样点克卵粒数极差值,华康2号的最大值分别为16粒、23粒和10粒,最小值分别为0粒、1粒和3粒;秋丰×白玉的最大值分别为17粒、15粒和7粒,最小值分别为2粒、1粒和3粒。以抽样点克卵粒数极差值为观察值进行的统计学比较显示,2个蚕品种的3种取样类型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图4-5)。

根据表1的取样类型进行批内最大极差值和样区(或样点)内最大极差平均值比较,常规卵调查样本中,华康2号分别为29粒和23粒(6批蚕种),秋丰×白玉分别为25粒和20粒(3批蚕种);笼样卵调查样本中,华康2号分别为49粒和36粒(6批蚕种),秋丰×白玉分别为42粒和37粒(2批蚕种);混匀卵调查样本中,华康2号分别为15粒和14粒(2批蚕种),秋丰×白玉的最大极差值为10粒(1批蚕种)。

对6批(表1)同时进行了笼样卵和常规卵取样蚕种的样区(或不同笼)间的克卵粒数极差值统计学分析显示,1906115批、1807022批和1807026批笼样卵的P值分别为0.000、0.048和0.013,即呈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其它批均未见显著差异(表2)。同时有样区重复取样和按笼多点取样蚕种的1906113批、1906115批、1807022批、1807026批,笼样卵和常规卵比较显示2种取样类型之间的克卵粒数极差值未见显著差异(表2)。

表2 样区(或笼)样本的克卵粒数极差值比较

2.3 样点不同观察数对克卵粒数极差值的影响

在调查生产批蚕种中,对2批常规卵样区数为7和5、样点数均为5个、每个样点的克卵粒数测定数(重复数)为20个的不同取样数进行极差值比较,结果显示1906115批样点内测定数在15个和20个时与3个测定(重复)数间呈显著差异,1906113批的不同样点内测定数间未见显著差异(表3)。

表3 不同取样数量克卵粒数极差值的差异分析(sig值)

3 小结与讨论

华康2号的克卵粒数极显著多于秋丰×白玉,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蚕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但是同一品种不同生产批间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华康2号克卵粒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92粒,秋丰×白玉为121粒;在相同生产批内,常规卵、笼样卵和混匀卵的克卵粒数极差最大值,华康2号分别为29粒、49粒和15粒,秋丰×白玉分别为25粒、42粒和10粒;2个蚕品种的批内克卵粒数极差值,以及3种不同取样类型的样点克卵粒数极差值均未见显著差异;在样区或笼样同步取样的比较中,有3个批蚕种笼样卵的克卵粒数极差显著大于常规卵。由此可见,调查对象批蚕种的克卵粒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或不均匀性,这种差异华康2号极显著大于秋丰×白玉,而且笼样卵有大于常规卵和混匀卵的趋势,这种差异也可能与其品种特性、生产期别、冷藏浸酸或越年孵化蚕种类别以及调查规模(蚕种批数、样区数和样点测定数等)等的不同有关。样区数、样点数和样点测定数是不同范围抽样代表性的问题,对2批蚕种常规卵样点不同测定数间的比较表明,在试验样区数和样点数条件下测定数在15以上时可能出现显著差异,或样点内测定数在3~15之间的影响较小。

本次调查的蚕种批数为14批,克卵粒数测定样本数为2 967个,发现了生产中克卵粒数的不均匀问题。曾有研究对克卵粒数不确定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相同样本相同人的3次重复间,最大极差值和平均极差值分别为20粒和6粒,相同样本3人分别进行的3次重复间,最大极差值和平均极差值分别为25粒和15粒[8]。假设25粒的克卵粒数极差值是测定方法的极限,则本次调查中,批内的常规卵和混匀卵具有较好的均匀性,但笼样卵的均匀性则较差。或者说按照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目前实施的生产流程及技术要求,散卵蚕种可以达到较高的均匀水平。但是否足够均匀或符合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抽样的要求,需要更大规模的调查和规律性的把握。

现有家蚕微粒子病成品卵检测标准或成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可行”或“可行但需要加大改善力度”等不同的实践经验或意见[9-12]。现行家蚕微粒子病成品卵检验方法在判断和作业流程等,不仅在科学依据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也被普遍诟病[13-17]。因此,开展散卵一代杂交蚕种的均匀性调查和评价研究,有利于为科学的家蚕成品卵微粒子病检验技术研发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蚕种样点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①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工作中的样点灌区选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