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TBL 课堂
——以初中数学《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为例

2020-12-18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答题探究数学

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 吕 敏

数学是一门以研究事物间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工具性等特点,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是需要一定的思想和知识基础的。初中生虽然已经进入了中等学习阶段,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待提升,故TBL 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不是毫无瑕疵的。

在TBL 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过难而丧失探究兴趣,教师会因为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而茫然无措。而这些问题在智慧课堂技术的支持下都是可以得到完美解决的。在云计算的支持之下,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而且还可以完整保留现场教学数据,方便教师日后进行教学反思。下面我将以初中数学中的《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促进作用,期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吸引学生兴趣,奠定合作基础

人是情感的动物,人的一些行为活动都是在情感的驱动之下进行的,情感是驱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而要想获得良好的合作探究基础,就必须充分优化课堂导入方式,提升课堂导入活动的趣味性。

例如:在《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课堂教学活动的——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自己根据本地昨天各时间段内气温测量数据绘制的气温变化图,并以语言做了简单的解说。随后,我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从图中获取到的信息。但由于学生态度较为积极,举手人数较多,若让学生一一回答,则会拉长导入时间,若由教师指派回答人员,则容易引起学生的个人情绪,所以我将抽取作答人员的任务交给了现代技术。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学生个人情绪的产生,也缩短了教学导入时间,保证了导入质量,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优化课堂互动,掌握学生情况

课堂互动是TBL 模式下不可缺失的环节,只有提升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学生的问题才能被老师所看到,教师才能真正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推动小组合作探究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深度把握,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生本性与人文性。因此,要想优化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我们不妨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互动活动的进行,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例如:在《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推进课堂互动的优化的——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人数适宜的数学知识探究小组,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练习题,让学生利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在点击“答题开始”按钮后,学生利用作答器作答,然后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确定何时点击“停止答题”按钮。答题停止之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答题结果统计报告,我会根据报告内容先选择答错的学生说明自己的答题思路,再由正确作答的学生为其进行讲解。同时,我还会根据每道题学生的正确率确定是否要进行进一步的试题解析。在答题完成后,我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决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讨论试题解决遗留问题,随后组织以团队作战为基本参赛方式的二次答题活动。

在云数据的支持之下,我不仅轻松得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而且针对实际教学情况采取了进一步的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升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三、创新评价方式,推动组内合作

教学评价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推动学生的小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想促进TBL 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我们就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堂评价方式,让团队与个人荣辱与共。

例如:在《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我给每个学习小组设定了5 分的基础积分,然后公布个人与小组同步加分、扣分规则,如:个人主动回答问题,团队与小组均加1 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展示小组和个人均加3 分,小组因合作分歧、发生争执而未完成任务扣3 分,等等。在这样的计分规则下,学生和小组之间产生了直接的利益联系,有效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协调合作,减少了因组内分歧而造成的教学时间浪费,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综述,现代信息技术是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助力,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构建以合作探究为基础的自主学习课堂,就必须积极学习现代技术,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TBL课堂。

猜你喜欢

答题探究数学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