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核心素养 优化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12-18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八里中心小学禹潇潇

数学大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核心

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八里中心小学 禹潇潇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知识或数学技能的代名词,也是公民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拥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故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自己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指出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期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含义解读

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我们知道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正确理解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表达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含义,让学生能够数学地观察世界、数学解决问题,能与别人进行数学交流。根据这一感悟,我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培养任务总结成了会数学观察、会数学思考、会数学表达、会数学实践等四个方面。

会数学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高级状态,数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科学的观察,把“观察”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中重要教学目标,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数学。

会数学思考:小学阶段是儿童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思考活动,经历知识的发生的思维过程,他们才能在体验中学会数学地思考,形成数学思维。

会数学表达: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语言,故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就要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表达能力,通过数学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将数学知识内化为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会数学实践:数学实践是探索一切数学奥秘的必经过程,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必经路径。数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将书本上的知识扩展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数学,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难度,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空间,进而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与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培养会数学观察、会数学思考、会数学表达、会数学实践的学生呢?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在情境中产生的,以情境教学的方式推进数学知识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增加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过程中的知识获取途径,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项感官能力观察数学,在数学探究实践中提升数学思考和数学实践能力。

例如:在《厘米和米》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了由绘本故事《灰姑娘的难题》改编而成的动画视频,然后让学生思考:“灰姑娘的难题是什么?我们是否能够帮助灰姑娘的解决她遇到的困难?”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了厘米、米等数学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实践应用意识。

2.挖掘数学文化,创建人文课堂

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数学在其流传与发展过程中滋生了辉煌灿烂的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数学文化知识的挖掘和人文数学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作用和价值的了解,而且还能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认识小数》一课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古人发现及应用小数的文化史,然后让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表示小数点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飞扬了学生的思绪,发展了学生的开放思维。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及其形成历史的了解,而且还提升了数学知识教学课堂的人文性,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了情感基础。

3.倡导独立思考,促进自主探究

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学问不是灌输来的,而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和实现得来的,故要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提升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并思考现实生活问题,进而找出问题中的数学关系,促进抽象问题的简单化,而画图是小学阶段最有效的数学建模方法。如:在解决分数应用问题时,我常常让学生以画图的方式理解问题题意,通过将困难的文字或符号语言转化成图画语言,轻松梳理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2)重视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能力、发展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推广举一反三的教学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如: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我通常会利用现有的应用条件变化数字,提出新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观察该题解题过程,总结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办法,并通过变式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3)组织实践活动

好的教师不是教数学,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故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用剪刀、卡纸等学习工具完成由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转化任务,在观察、分析、交流、思考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总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无论何种方法,其教学目的都是不变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数学思考、数学表达和数学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数学课堂

现在的小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而且可以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瓶颈,创新数学知识教学方法。

例如:在《除法》知识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说:“经过一节课的紧张学习,相信大家都对除法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提到除法,你们会想到哪些知识点呢?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呢?你们可以用绘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接着,我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投影到大屏幕上,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思维导图进行鉴赏,在图例鉴赏中找到了自身的知识漏洞,构建了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既发展了学生的整体思维和联系思维,也为学生灵活调动数学知识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要想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明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在明确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指引之下,选择适宜的数学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