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2020-12-18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燕湖校区陈惠敏

亚太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本管理制度新课改

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燕湖校区 陈惠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在发生改变,而新课改之后,人们对于班级管理已经变得越发重视了。人们认识到,班级管理的好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就班级本身而言,其作为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状况,是学校学习环境的具体体现,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班级管理主要体现在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和强制性的执行方式上,很容易造成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矛盾的产生,将本应该和谐友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变得紧张压抑,这些无疑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而新课改针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认为教师应当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感受,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致力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和友好化。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改变的时候了。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从自身的思想进行变革,秉承着新课改的号召,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手段进行改良,以思想教育为主。而在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方面,班主任也应该学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减轻自身管理压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认可,充分地发动学生的力量,让遵守规则成为学生的共识。

一、当今初中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管理体系僵化,班级管理效果不佳

就班级管理制度而言,其在实质上是学生的行为守则规范,应当与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相适应,也应当与班主任所制定的班级发展规划相适应。但可惜的是,就如今的班级管理状况来看,很多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并没有发生变化。不论是之前应试教育思想大行其道的时期,还是如今新课改理念如火如荼的时期,学生所要遵守的班级制度却是一样的,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在应试教育时期,班主任强调自身的权威,规定学生要对教师持恭敬的态度,不能反驳教师,而这一点在新课改师生平等的理念下显然是行不通的,与如今所提倡的人本理念并不相合,这就使得在制度和班级管理理念方面出现了矛盾,也让班级管理的改革成了一句空话。这样僵化的管理体系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改革,不能和当下的管理理念相适应,那么班主任是不可能做好班级管理的。

(二)忽视学生心性,容易激化师生矛盾

在初中阶段开展班级管理,班主任最为紧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弄清楚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弄清楚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基本上已经有了独立认知世界的能力,正处于整个思维体系成形的关键阶段,因此对于外界的思想、行为等都是十分敏感的;而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为班级管理带来巨大的麻烦。但很多班主任却不明白这一点,或者说即使对学生的心性有一些了解却并不重视,这就使得他们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很容易就会触碰到学生的思维防线,进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更有甚者,会让学生与班主任完全对立起来。试问,这样的班级管理又怎么可能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三)管理手段不当,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在班级管理中,管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制度能否起到理想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地体现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态度。而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却有很多班主任在这一方面犯了错误。我国很久以来就有体罚学生的错误习惯,而这一点在新课改中是得到明确否定的。但很多班主任依然在这方面犯了糊涂,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动不动就是罚站、罚跑步,更有甚者会出现打骂学生的现象。而这样的管理手段只能够用“粗暴”“不人道”来形容,不仅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抗心理,还会越来越强烈地激化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矛盾。同时,这样的管理手段也很难将管理制度的效果发挥出来,甚至还会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四)缺乏良好监督,难以确保制度实行

在班级管理中,有一点应当是班主任必须知道的,那就是管理制度与学生的天性往往是有冲突的。就初中学生的天性而言,他们应当去玩乐、去打闹,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违反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此,日常的监督或者说是提醒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需要有一个人来时刻提醒他们要遵守管理制度。而这一点却被很多班主任所忽略了。他们不假思索地认为学生会像一个苦行僧一样时刻进行自我提醒,这实际上是完全不现实的。而这些班主任忽略了对学生的监督,那么学生就很难将制度形成习惯,也就经常出现违反制度的情况,这就是很多学生屡教不改的原因。因此,不解决监督的问题,班级管理也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二、优化初中班级管理的具体手段

(一)促进交流平等化,倾听学生心声

想要在人本理念下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的改良,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与学生交流上的平等。僵化的管理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意见来进行妥善地修改,对于学生心性的把握也需要班主任主动地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才导致了班级管理的低效。具体来说,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制度都是班主任一手制定的,学生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而在执行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反馈也不关注,这就导致了制度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脱节。因此,班主任想要对班级制度进行更新改良,想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来,让学生的声音能够被教师所听到,这样才能够做到班级管理制度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贴合。

比如,在课间活动这一部分的制度规定中,班主任就应该听一听学生有些什么样的意见。课间是学生班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间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缓解课堂学习所带来的疲劳。然而,一些教师的拖堂现象压缩了课间活动的时间,再加上学生的休息需求不同,有的想要进行简单的玩耍,有的却只想安静地休息一下,这都阻碍了课间活动作用的发挥。因此,班主任应该听一听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学生活动范围,要求玩耍的学生到教室外面,不要打扰其他学生的休息;也要替学生向任课教师反映意见,减少或杜绝拖堂现象的发生。

(二)促进教育思想化,保证教育作用

想要在人本理念下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的改良,班主任还要对班级管理的手段进行改变,摒弃以往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体罚和责骂方式,转变为以思想教育为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在学生犯错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发进行改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影响班级管理效果好坏的重要节点。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这一点常常与体罚和责骂联系在一起,而这样的管理手段显然是错误的,是不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的,是明显与人本理念相违背的。因此,班主任在管理手段这方面一定要认识到暴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有让学生自身认识到错误所在,其才可能彻底地改正。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应该采取的手段是以思想教育为主,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和犯错误后的平等交流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犯了哪些错、为什么说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而这些错误的做法又会对自身、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危害,从而达成主动改正的效果。

比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过举办教育讲座、观看教育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以身作则来履行这些价值观念。而当学生犯了错误时,班主任也应该将学生单独叫去进行教育,而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以免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也应该摆事实讲道理,不要使用过于强硬的措辞。

(三)促进监督自主化,鼓励学生监督

想要在人本理念下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的改良,班主任也要发动学生的力量,让学生监督学生。在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往往没有意识到日常监督的重要性,将监督工作归于自身一人,这样就天然地形成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对立;此外,这样的监督方式也十分耗费班主任的精力,很容易出现疏漏。因此,班主任应该秉承着人本理念,让学生担负起班级纪律的监督工作,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一来,一方面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压力,增强了班级管理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纪律意识,自发地遵守班级管理制度。

比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轮流进行班级管理。在自己小组负责的那一天,学生就要维持好一整天的班级纪律,防止课上交头接耳、课下追逐打闹的情况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还可以每星期对所有小组的表现进行评比,根据值日那天的纪律情况来评选出表现最为优异的小组,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想要在人本理念下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的改良,要先认清楚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而又应该如何通过人本理念去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来说,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自身态度,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其次要对班级管理的方式进行改良,以思想教育为主;最后还要发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猜你喜欢

人本管理制度新课改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人本管理模式思考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