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

2020-12-18福建省漳平市城关小学卢伶俐

亚太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良好习惯子女

福建省漳平市城关小学 卢伶俐

一、培养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

调查发现,由于务工人员对孩子的养成教育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习惯养成的实际状况也参差不齐。而且大多数务工人员自身思想素质、文化修养水平较低等因素,存在家庭教育时间少、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因此,如何对这个群体的学生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培养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成长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也就是说,要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的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新时代的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研究养成教育问题。陶行知先生曾说:“儿童的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小学生拥有良好的习惯,对社会的发展会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从大的方面来说,能促进良好营商环境的构建,是一个城市招商引资重要的加分项。而且,一个拥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培养随迁子女的良好习惯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培养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同时,能够附带推进教师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并使教师积极参与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对教师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一)必要性分析

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父母大多是外地务工人员,他们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较低,没有很好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式。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差异性主要有:家庭经济条件差;性格内向自卑;语言有地方音;父母文化层次低;学习成绩不理想等。为此,为了随迁子女在小学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完善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应当在加大对学生德育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好习惯的帮助下提高综合素质素养。

(二)主要内容

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培养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内容可以分为五项:(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主动学习、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等;(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遵章守纪、守时惜时、勇于创新等;(3)培养良好的处世习惯,主要包括遵守秩序、尊重他人、敢于担当等;(4)培养良好的为人习惯,主要包括举止文明、诚实守信、自信自强等;(5)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主要包括积极锻炼、讲究卫生、注意安全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结合我国《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围绕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出特色办学理念,长期坚持。如笔者所在学校提出“好习惯伴我一生”办学理念,再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学校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源情况,实施“三级五面”养成教育方案,即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对学生提出不同的习惯养成目标,从五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好习惯”的具体要求,使养成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育思路:一是以环境为载体。学校从实际出发,努力打造优美的环境,营造“好习惯”校园主题文化,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以制度为依据。学校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建立评价体系,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反馈,提高他们规范自己行为的决心和意志。三是以活动为抓手。学校统筹规划,根据养成教育目标,设计形式多样、主题明确的活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还可以采用互联网的形式,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四是以课堂为阵地。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通过学科教学这一主渠道,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渗透养成教育。五是以教师为榜样。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要用自己的道德风范、人格魅力、治学精神影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六是以家庭为后援。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形成家校合力,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具体方法

(一)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首先需要提高教师对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促使教师在工作中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等习惯。为此,学校可以成立德育工作队伍,形成教育网络,通过调动各方力量,来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做规范性的工作指导。例如,增设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小组的成员可从工会、党支部以及学校内部选出,并由学校校长负责小组的各项工作;在校园内部增设班级行为规范小组,小组成员为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学生群体中组织“红领巾”监督小组,组成成员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以及各班级值日生督导岗的学生,专门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日日监督检查。此外,还可以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内部建立家庭成员评估小组,让家长亲自对孩子的行为做监督和评估。此外,学校还应当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校园环境的影响下,提高对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并加深对良好习惯的认识。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内的文化墙上张贴有关良好习惯的校训;在教学楼内的各层墙面上,宣传各班级精选出来的“好习惯之星”,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在校园内增设文明班级评选公示栏,展示各班级与习惯有关的班训;在校园内设计有关“五项习惯”的主题活动展示栏,使学生在认识习惯的同时还可以将习惯践行在实践中。

(二)落实学校德育课程,搭建有效教育平台

学校德育工作中,为提高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效率,应当将该项德育工作内容落实到学校的德育课程中,使其得到全面的深化。

例如,学校可以编写“好习惯培养”主题校本教材,让课题组在进行研讨活动时,以该教材为主要载体,定期开设有关良好习惯主题的研讨课;可以专门开展“好习惯培养”校本教材的教学设计竞赛,挑选出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教师,同时提高校本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以便于课程内容的实施和落实;还可以将校本教材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各班级的班主任一起编写教材、制作课件、制订教学计划,并有序实施教学。

学校还要利用活动搭建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平台,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校内学生与教师都养成好习惯和好品格的目标。一是从教师方面着手,让教师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学校可以从师德师风的建设入手,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通过扎实的校本研训,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培养出一支有良好专业习惯的教师队伍。例如,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教师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教学环节,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中养成爱思考、善表达、能合作、懂纪律的好习惯。二是从学生方面着手,开展以“好习惯”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以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可以根据好习惯的五项内容,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开展“好习惯,大家学”活动,随时拍下学生弯腰捡拾纸屑、拾金不昧、认真做值日等好习惯表现画面,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弘扬好习惯;拍摄记录有关好习惯养成的主题班会或优秀的手抄报等,而教室内也为其准备照片展示区,供学生观看和模仿学习;同时,也倡导班主任开展不良习惯“照镜子”活动,对于不良习惯,引导学生自查、自省、自纠。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日常好习惯的记录来促使学生提高好习惯的养成意识。

(三)完善教育评价管理,坚持家校合作共育

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习惯培养中,学校还需要把握标准,完善教育评价管理。小学生在好习惯养成的同时,还需要改掉不良习惯。调查显示,学生在改造以往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阻碍好习惯的养成。为此,学校应当制定动态化的评价机制,完善评价管理,提高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印制五大习惯激励卡,制订发放方案,每位任课教师可随时将激励卡发放给习惯好的同学;各班每月统计学生获赠的激励卡数量,结合平时表现评选“班级好习惯之星”;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批校级“好习惯之星”“好习惯班级”,并举行表彰大会。在“夺卡争星”的过程中,大大提升养成教育的实效。

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习惯进行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宣讲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在周一班会中,让学生根据宣讲内容对自身的习惯进行自评、他评等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的班会活动。

另外,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学校还应与家长达成共识,采用家校共育的形式来增加学校德育的效果。如设置微信公众号、各班级建立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微信群等方式,来提高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家长反映学生在家中的行为习惯,来充分了解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情况。教师也可以使用线上沟通来呼吁家长关心孩子的养成教育,提高家长对学生好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工作中培养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好习惯,首先,需要了解好习惯的重要性,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好习惯的基本内容,在学校中制定相关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并通过实践活动和校本教材来深化好习惯养成。其次,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增加评价的多样性,并借助家校结合的方式来完善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实效。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良好习惯子女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