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路径
2020-12-18王越芬
王越芬,席 敏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历史条件等的因素,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传统习俗、共同的文化、宗教信仰、政治制度,有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一方面生活在国家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另一方面又会受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对中央的政策和会议精神理解不到位、贯彻执行难,容易受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的情况。
一、民族地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
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制造难题,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和我国争夺话语权,企图对我们实行和平演变、意识形态渗透来遏制我们的发展。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多数地处我国边疆、偏远地带,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2.2 万公里,与14 个国家接壤,有1.9 万公里的边境线在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境外敌对势力人员利用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条件,通过边境贸易、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途径,借助宗教的外衣,利用图书、音视频宣传歪曲的宗教教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再加上所谓的学术研讨、高层论坛等隐蔽的手段,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进行破坏,对于 “三观” 还没有定型的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渗透,试图实现某种政治阴谋。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但是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多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经济发展的落后不会必然导致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但是西方敌对势力常将贫富差距引申到民族问题上来,侵蚀、解构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这些因素也会制约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资源的缺乏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部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一些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缺乏充足的知识储备,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散布的谣言所迷惑。
民族地区具有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征,近年来,一些西方势力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攻击中国的民族宗教制度和政策,煽动民族矛盾,以此造成社会的恐慌,妄图利用宗教来 “西化” “分化” 我国民族地区,更是利用宗教大肆鼓吹、宣传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等价值观,无中生有地制造一些事件,诋毁中国共产党,否定我国政府执政的合法性,企图制造混乱,破坏我国的稳定。如果任由这些思潮不断地在民族地区传播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容易使一些学生降低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利于民族团结与稳定。
(二)高校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民族地区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在推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认识得不够到位,民族地区高校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诠释和认识上有些简单化,对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史国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使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摄入不足,认识不够,容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产生不坚定的想法。其次,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的集散地,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加成为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争夺青年的地方。民族地区高校对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不足,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比较普遍化,缺乏针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心理状态和思想诉求的研究,从而使教育效果不理想,降低了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还有一方面是网络因素的影响,如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师生获取信息的习惯,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虚拟性使得网络也成为了意识形态交锋的领域,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网络监管技术人才数量不足,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讨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客观评价等的引导力不足,客观上造成了民族地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监管的难度与工作的复杂性,从而导致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安全的认知掌握程度还不够高。
(三)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不高
民族地区在中央和党的领导下,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倾向于把更多的关注重心转移到人文、艺术及经济等一些方面,对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关注度不够,缺乏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认知与了解,没有对意识形态安全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体系,对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隐蔽的意识形态安全渗透难以甄别,不自觉地就会受到影响,被敌对势力所利用。同时,在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中,部分学生对国家与本地区的历史内容摄入不足,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不到位、文化渊源了解不透彻、不全面,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看待我国历史发展的变化,对我国的制度、文化没有自信,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不良风气、丑恶现象和错误言论不能给予准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不能透过现象正确地分析事物的本质。西方敌对势力常利用我国出现的问题挑起事端,宣扬他们的价值观,使一些对意识形态安全了解较少的学生不自觉地受到影响,盲目地向往西方发达国家,羡慕他们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被他们所利用,难以保证将所学之识更多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对现代民族与国家发展暂时出现的不平等、不均衡现状难以做出正确的分析,甚至否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失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二、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与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民族地区大学生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解决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抵制各种敌对势力的错误思潮,在众多声音中弘扬时代主旋律,引领整合社会多元文化,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同各种错误的观念思潮作斗争,建立全国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决抵制破坏民族团结的错误观念,严厉批判和消除各种丑陋庸俗的社会现象和思想文化,使民族地区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坚强阵地。
(二)强化相关课程在意识形态安全中的教育作用
恩格斯说: “一个民族想要登上民族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2]理论思维不仅能给人以高超的智慧,而且能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品格素养、道德情操、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阵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系统全面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地改革中逐步将教材实现全国统一、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解认识和吸收的程度,把理论内容转化为生动的表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因此,教师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首先要认清民族地区大学生所处的坏境,其次要贴近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语言习惯以及思维倾向,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结合民族地区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这门课程是民族地区大学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教材,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这门课程主要讲解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我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党和国家的宗教理论和政策等问题,帮助民族地区大学生了解民族的产生与发展,正确地认识各民族间的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理论素质,但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高校应该加强针对民族地区的特点,学生的思维特点,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政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提高对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防范意识,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民族地区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其他相关课程的教育中有意识地引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回应学生的疑点和难点,让学生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更好地把握理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主流意识形态的助推作用
党团组织是联系学生课下活动的核心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带头作用,重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平衡支部成员的组织构成,组成学习小组,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相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精神境界,让党员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榜样。同时,新时代对大学生共青团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组织要在尊重民族地区大学生意愿的前提下,积极转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与大学生的新型组织关系。共青团组织要灵活利用微博、微信、新媒体工具,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让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注入学生头脑,在重大的民族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场合进行各种纪念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归属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进行课下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安全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引导大学生追求优秀、积极的社会主流思想。民族地区高校在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新兴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相关理论渗透到活动中,鼓励民族地区大学生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也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重要性。民族地区高校应广泛利用课外空间,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拓宽活动开展所需的资源,加强与社区、企业、军事单位、博物馆等单位的联系,将丰富的教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还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发大学生共鸣,使其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