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教育问题
2020-12-18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北关小学罗亚丽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北关小学 罗亚丽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产物,虽然父母外出打工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不能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归根于家长,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对于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我们不能禁止父母外出打工,但是可以从学校教育方面来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
一、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一是不良性格倾向。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怀,更容易产生性格缺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与其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但是家长外出打工,孩子有了心事却无人诉说,长期积压在心理,久而久之就变得脾气古怪,价值观产生歪曲。留守儿童往往会形成极端的性格,极度外向或是极度内向。首先,从内向型性格来说,其常常表现出孤僻、不合群的状态,不能与他人进行顺畅的交流。其次,就是外向型性格,极易产生情绪波动,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二是缺乏道德意识。德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离开了家长的管束,留守儿童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不合规范的行为。如果学校的管理不到位,孩子就会出现打架斗殴等问题,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是缺乏对自我正确的认识。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普遍较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消极情绪较多。一方面,他们缺乏家长的鼓励和反馈,另一方面,如果学校教师不能给予留守儿童鼓励,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就变得自卑,甚至会用一些不良行为来维持自己仅有的自信心,做出冲动举动。
四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留守儿童受到父母的影响,对于金钱的追求欲望较大。“读书无用论”对其影响极大,他们认为学习没有用,只想快点长大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挣钱。留守儿童生活的周围环境让其对学习产生了错误认识,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不能端正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
二、影响留守儿童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是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当前农村教育还是偏重形式,忽视了教育内容的输出。不少农村教师为了给家长所谓的交代,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内容的输入。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不到底,常常碾压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是进行针对教学必须遵守的原则。
二是课程设置。农村教育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农村课程设置偏重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忽视了音乐、体育、美术等内容的教育。同时,也忽视对学生心理、生活和个性的关怀,导致农村学生难以享受到城市学生接触到的课程内容。
三是应试教育思想。应试教育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历史,虽然当前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农村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较深,素质教育的推行未能取得理想化结果。应试教育思想下,教师关注学生的成绩,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依据。在这种思想下,一些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就会受到教师的言语攻击,失去对于学习的信心,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一些教师对留守儿童存在歧视,尤其是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更将其视为教育的心病。同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希望通过高考走出去,更加强化了这种应试教育思想。
三、学校教育的相关对策探讨
一是加强人才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农村教育来说,人才较为稀缺。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很多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去进行教育。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首先要做好人才引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水平。其次要做好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当前不少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不仅是专业知识能力较弱,其职业素养较差,常常会对问题学生产生歧视。因此,要做好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承担起教育责任,真正实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农村学校要积极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好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其次,要进行差生观的转变,没有绝对的坏学生。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弥补缺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不少农民进城打工,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父母进城打工,将孩子留在家里,缺乏教育,导致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受到影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