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和 尾孢叶斑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2020-12-18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浩任
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浩任
芹菜斑枯病和尾孢叶斑病是芹菜上常见的病害,在设施和露地栽培中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芹菜的产量和品质。
一、症状
1.芹菜斑枯病症状。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火龙”。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老叶先发病,后传染到新叶上,叶上病斑多散生,最初为淡褐色油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中部呈褐色坏死,病斑边缘明显,中间散生少量小黑点。茎部感病多形成褐色病斑,略凹陷,病部散生黑色小点。
2.芹菜尾孢叶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茎。叶部受害时,首先在叶边缘发病,病斑初为黄绿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灰褐色坏死斑,边缘色稍深,内部发黄变薄,不受叶脉限制。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扩大成斑块,最终导致叶片变黄枯死。
二、致病病菌
芹菜斑枯病,病原菌为芹菜壳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芹菜尾孢叶斑病,病原菌为芹菜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三、病害发生的规律
芹菜叶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种皮内或病残植株上越冬,种皮内病原菌可存活1 年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9 ~28℃。芹菜斑枯病在冷凉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田间发病的最适宜温度为20 ~25℃。
芹菜尾孢叶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该病发育适宜温度为25 ~30℃,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8℃左右。
两种病害的病原菌均可通过农事操作、雨水等途径传播蔓延。一般多雨、地势低洼积水、浇水量大、浇水后未及时中耕排湿,形成高湿环境和持续性植株水膜,容易诱发病害。此外,苗期苗床拥挤、定植过密,肥水缺乏,植株长势较弱等,也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四、综合防控技术
1.种子处理。可用48℃温水浸种30 分钟,冷却。晾干后再播种。也可用药浸种,防治芹菜叶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浸种4 ~6 小时;防治芹菜尾孢叶斑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浸种50 分钟,药剂浸种后均需洗净后播种。
2.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控制氮肥用量,追肥要增施磷钾肥;及时间苗,生产及采种田要合理密植,防止荫蔽通风不畅;供水要均衡,避免雨前浇水和灌溉,棚室宜选晴天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或适时中耕;设施生产要注意控制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15 ~20℃,夜间10 ~15℃,缩小昼夜温差,防止结露;及时清除病叶、病茎等,带到田外集中堆沤或深埋,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实行2 ~3 年轮作。
3.药剂防治。设施栽培,在发病前期或初期,可用45%的百菌清清烟剂预防,每亩用量200~250克,隔5 天熏一次,连熏2 ~3 次。
对于芹菜斑枯病,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 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
对于芹菜尾孢叶斑病,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500 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