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里的历行
——记小菜园里的微耕活动
2020-12-18江苏省南通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徐姝姝
江苏省南通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徐姝姝
一、课程来源:源于向往自然的童心
想来,我们的“微耕课程”源自于一些“失踪的种子”。我们在探索区中投放了一些种子,装在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瓶子里,孩子们经常摇一摇、听一听、看一看。渐渐地,一件奇异的事发生了,瓶子里种子越来越少,种子去哪儿了呢?小菜园旁孩子的身影解释了一切,俯身倾听,“这里会长出蚕豆吗?”“可能我们要挖个坑才行吧!”“要是能长出一棵苹果树就好了!”原来孩子将种子植入了菜园里,对小菜园的未来充满期待。是啊,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大自然是幼儿的活课堂,在大自然中,幼儿的天性能得到尽情释放。《指南》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课程要贴近幼儿生活、贴近自然、贴近周围环境。可见,城市的钢筋水泥也挡不住孩子们向往自然的心,儿童应该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成长。于是顺应孩子们的自然种植,老师将菜园划分区域,孩子们在菜园里亲手种下了玉米、青菜种子,青椒、番茄等菜苗,期盼着它们快快长大。
二、课程的内容及形式
埋下了一粒种子,便能长出一棵嫩芽。芽儿的生长过程,藏着太多的奥秘,藏着孩子们太多的憧憬。于是追随儿童,我们支持他们持续而深入地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支持他们以各种方式方法去感知、体验、实现。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孩子决定活动的发展方向,教师提供活动充足的资源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师幼共同规划、推进活动的进程。
三、课程脉络
小班的孩子缺乏种植经验,一切的变化在他们的眼里既是欣喜,也是他们问题的来源。我们分析了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结合“一切资源皆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围绕“照顾菜宝宝”“菜园里的虫子朋友”“比比谁长得快”“小菜园收获啦”四个部分,建构了“小菜园”微耕课程。孩子在其中种植、照料、观察、表达、创作、品尝……课程也便围绕自然植物的生长自然生发。
四、课程实施
1.资源整合,主题融合
松土、培土、种植、浇水……孩子们忙忙碌碌,认真仔细。可是小菜苗却一直耷拉着脑袋,甚至还出现了干叶子。小朋友们心里很着急。于是,我们开了一个讨论会:菜宝宝怎么了?
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讨论从开始的热烈,到后来更多的沉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鼓励孩子去咨询身边的“能者”。果然,孩子们收集来很多好主意。
保安爷爷说:用小朋友的小便加很多水就可以浇灌。
保育老师说:用小朋友喝剩的豆浆渣子加水灌溉,肯定有营养。
奶奶说:用洗米的水浇菜有营养。
小朋友们将这些好办法都拿到家里和小菜园进行尝试。
菜苗宝宝喝饱多种营养,渐渐地呈现出了生机,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要多喝水呀!结合喝水的活动,班级也生成了孩子们记录自己喝水情况的环境墙。
课程亮点:
在开展课程的进程中,幼儿周围的一切人和物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资源。在菜苗后期的成长过程中,保安爷爷发现菜苗间离得太近,于是我们重新调整种植间距,保安爷爷还经常来指导孩子们如何浇水,小朋友的奶奶来教孩子如何给番茄整枝。家长、保安、老师等多方位资源联动,共同追随孩子的发现与需要,促使孩子们获得了更多、更全面的种植知识。
2.从无意发现到科学观察
菜宝宝们在大家的照料下也一天天茁壮成长着,番茄、茄子、青椒都开花了。我们将这些花朵的照片拍下给小朋友们在大屏幕上仔细观察。小朋友说:“哇,番茄上面还有白色的毛啊!”这时,大家还发现:“老师,叶子上好多洞啊!”洞是哪儿来的呢?我们将照片再放大,终于发现是只小蚂蚁,再仔细找找,泥土里有蚯蚓,叶子下面还有西瓜虫。
课程亮点:
将图片放大观察中,发现了意外的收获。是的,万千世界里,我们的眼睛也有触及不到的地方。在自然的世界里,微观的景色更是丰富多彩,科学的观察学习是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引导的,我们提供了放大镜、镊子、木棒等工具,这些工具对孩子的观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热衷于使用工具,热衷于观察,热衷于这种奇妙的感觉。当然相关绘本也是我们探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持。最终孩子们发现原来西瓜虫什么都爱吃,所以,叶子上的洞可能就是它吃的喽!
3.亲身操作,感受数学
(1)玉米长高了。渐渐地,玉米苗已经长高了一截。小朋友们会在玉米旁边比比哪一棵长得高。有小朋友提议:“我们给玉米体检,量一量玉米长多高了吧。”
大家都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于是老师在一旁插了一根棍子,棍子上贴了数字,现在小朋友每天看看标尺就能知道玉米长高了没有。
(2)我也长大了。孩子们都感叹:“玉米长得好快啊!我怎么长得这么慢?”小朋友长得慢吗?看来小不点们对自己的小时候已经没有多少记忆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自己的成长吧!我们邀请家长朋友带上孩子从出生开始,每个月的照片,来园一起制作成长相册,让孩子们在照片中感受自己成长的过程。小朋友们发现,啊!原来我也有这么大的变化啊!
课程亮点:
这一阶段,孩子们的发现丰富却也零散,而老师则在小菜园为幼儿提供了自主体验和尽情探索的空间,将这些零散的发现串一串,串成感受教学的线:细心观察幼儿测量玉米的行为表现,解读行为背后的原因,最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策略,让幼儿在自主体验中总结经验。生命的成长是相通的,植物在成长,孩子们也在成长,有植物的生长做参照物,孩子们自然联想到自己的成长,通过照片和月份的变化感知自己的成长过程,也间接地感受了时间与成长的关系,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奥秘。
4.劳作中发展动作,品尝中收获快乐
孩子们打油菜、摘茄子、剥生菜、掐蚕豆,看着孩子们享受着菜园里收获的美食,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课程亮点:
劳作看似是粗糙的体力活,其实在劳作中有许多精细动作的发展,“剥”“打”“摘”“掐”……孩子们在劳作中感受收获带来的喜悦。在给莴笋撕叶子的时候,就有小朋友闻到菜叶子里散发出的青涩的味道,凉拌之后,孩子们又用嗅觉捕捉到番茄、莴笋散发出来的清香,然后再是幸福的品尝。孩子们从触觉、嗅觉、味觉完整地感受了食物的生成过程,这样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给孩子们提供了深入认识蔬菜、了解蔬菜的机会,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蔬菜、对种植、对收获的喜爱。
小菜园微课程是伴随植物生长的进程进行的。教师始终追随孩子,捕捉孩子的发现,生成微耕课程里的微活动。遵从儿童的需求和天性,顺应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更能发挥孩子的能动性,也让我们感受到四季的更替、动植物的生长变化都是幼儿最美的课堂。做中学才是孩子最喜爱的学习方式,就让我们继续追随孩子,由他们的发现去推开微课程的窗,去看那属于孩子自己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