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18甘肃省陇西县菜子幼儿园王芳芳
□甘肃省陇西县菜子幼儿园 王芳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上,通过日常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相关的学习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中开展问题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程度较高,小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为欠缺,对很多数学问题的认识不深刻,再加上教师长期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厌恶心理。学生需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敢于提出问题,要能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多思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从而能够理解知识深层次的含义。新课改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降低数学学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小明想要给妈妈买3支玫瑰和5支康乃馨,我们已知一支玫瑰花的价格是5元,一支康乃馨的价格是3元,那么请问小明需要花费多少钱?”这样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学生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脑海中快速想象生活中与此相关的场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会列出计算式,得出答案。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具有代入感,还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他们对于新鲜奇特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打造充满乐趣的数学课堂。在学习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一天,一只蝴蝶在动物城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小蜻蜓飞过来,说:“小蜻蜓,咱们一起玩吧。”小蝴蝶说:“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小蜻蜓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就是一家的,另外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呢?不信,我领你去看……”一路上,蝴蝶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还看见了许多动物:有美丽的孔雀、知了、七星瓢虫……小朋友们,它们美吗?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呢?通过故事化问题情境的引入,学生会想要了解这些动物为什么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问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有公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小学数学课本中涉及的知识,大多数都来源于生活,所学到的知识又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可以说小学数学中很多概念都是对生活的总结。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中涉及的时间、距离、速度三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有这么一道题: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540千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出,9小时到达,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种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认识每个数字表示的是哪个概念,在这道题中540千米指的是路程,9小时是时间,最后这道题需要求的是速度。这就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创设学生上学或者放学时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帮助他们理解题意。
二、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够发挥数学学科的真正意义。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到问题情境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还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具有较强的代入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有效提升学科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