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与表达能力
2020-12-18江苏省昆山市巴城中心幼儿园汤婷婷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中心幼儿园 汤婷婷
一、在集体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幼儿倾听表达的培养
集体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倾听与表达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在集体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幼儿倾听表达的培养。例如,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们的自主能力和语言表达习惯,孩子们喜欢说,不停地说,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不善于倾听别人在说什么。针对孩子们喜欢说、有自主意见的年龄特点,一味地要求,禁止孩子们不说是不科学的,在教学活动中,尤其语言活动中,应思考怎样合理设置给孩子们自由讨论的时间。在语言教学活动《不怕冷的大衣》时,针对故事情节我更改教案设计,设置悬念让孩子们自由猜测,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呢?鼓励孩子和同伴表达,孩子们讨论得很热烈,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在此基础上再要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倾听教师的要求,这样孩子们表达的机会有了,倾听时也自然会认真,这样的倾听和表达来的就更有效,而不是让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只是积极表达孩子的展示台,那样永远无法要求所有孩子们会倾听,敢表达。努力让全体幼儿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二、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一)把握分享活动中倾听的价值
分享活动时抓的点不宜过多。因为讲的点相对多了,每点都是详细的,孩子马上会出现疲劳,注意力自然比较分散了。选取一、二点有价值的点,其他的简略地讲评,可以持续幼儿倾听的兴趣和时间。
(二)关注分享活动中倾听内容的挑战性
如:在“蓝色海洋”主题中,我们提供了“猜猜乐”的游戏材料,一个小朋友说海洋动物的特征,另一个小朋友来猜是什么海洋动物,在游戏的时候,有很多能力强的小朋友却输给了能力弱的小朋友,输了还很不开心,于是我在游戏分享时引导幼儿:“为什么A总是赢,B总是输呢?”幼儿说,因为D说不清楚,所以我猜不到。”我追问:“那怎样来说别人才会清楚地知道是什么海洋动物呢?”小朋友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这个动物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条腿?”我又问:“除了它的外形特征,还可以说些什么呢?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它有什么本领?”交流分享中,由于教师关注了交流内容的挑战性,循序渐进地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三)以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倾听
教师可以用儿歌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如:冲天小飞箭,飞飞飞,飞到哪里去,飞到创意空间去。就这样以儿歌的形式开始了今天的游戏分享活动,使幼儿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幼儿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常常是幼儿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孩子却在干别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强调:“老师喜欢积极发言的小朋友,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小朋友,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想法?”等。孩子们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三、活动中创设良好倾听的环境
(一)合理安排座位
视觉效果对幼儿的倾听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交流分享时要合理安排座位,为幼儿乐意倾听创设条件。座位的安排要考虑到两点因素:一是幼儿看得清,二是幼儿相互间影响少。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讲评内容的需要及时调整,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和教师、演示物互动。幼儿具有好动的特点,因此在幼儿看得清的前提下,教师安排座位时要注意留有空隙,以减少幼儿相互间的影响,另外以家庭的方式来坐座位,老大起到榜样和提醒的作用,便于幼儿更专注地倾听。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
在个别化学习的交流分享环节,教师要把握好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并在幼儿的注意力快要分散时,此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两个幼儿玩夹豆游戏的照片,并请其他幼儿猜一猜谁会赢。幼儿被大屏幕中的照片和猜输赢的游戏所吸引,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我趁热打铁播放了一段幼儿游戏时的录像,并对大家说:“你们猜得对吗?到底谁会赢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吧!”此时幼儿看得很投入,眼睛都紧紧地盯着大屏幕。生动的画面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倾听兴趣。
(三)家园合作成为锻炼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
每天利用放学前的时间,让孩子倾听教师布置的小任务和要求,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回家后朗诵给大人听,并请家长用语言记录下来。每天检查孩子们的备忘本时,发现大部分幼儿都能准确地将教师布置的事情完整地复述下来,长时间的练习能力也不断加强。孩子们每天坚持记录,教师每天坚持批阅,通过这一形式,幼儿的倾听与表达习惯大大加强。有效的个别化学习交流分享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多元的策略,以及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意识。教师应准确把握交流分享内容的价值,根据幼儿的经验关注具有挑战性的内容,精心为交流分享选择恰当的内容,并创设良好的分享环境,采用多种方法不断强化幼儿的倾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