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研团队建设研究
2020-12-18黎万和崔一楠
黎万和,崔一楠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1]打造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打造?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方彦明以科研为突破口,阐述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且强调要掌握两者之间的结构性规律,构建科研促进教学的教师队伍。[2]王燕茹、岳静静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提出以教师幸福成长、学生满意反馈和人民群众认可为主要准则,构建高素质、高专业、创新型的教师队伍。[3]党锐锋、周晓春指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创新人才制度,实现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高校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建立人才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长效机制;加强对口援建、共建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4]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杨子强、单文鹏则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贯彻新的指导思想,以“失范”“脱节”“失味”“失衡”等问题为突破口,紧密联系实际、找准症结所在,实现核心攻关和整体提升,[5]等等。虽然学界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论述颇多,但多数未能将其置于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来探讨。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要在思政课教研团队中挖掘每个教师主体的独特性、特殊性和特色优势,实现铸魂育人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及基本内涵
要想对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有一个科学界定,首先要把握“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对于“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专家学者研究较多且已经运用于教育领域的实践中。博伊尔(E.Boyer)针对基金会提出了《基础学校:为了学习的共同体》,[6]随后迈克尔•富兰(Michael Fullan)学者同样提出了学校与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且呼吁教育领域的改革,“把学校从一个官僚主义的机构转变为一个兴旺的学习者的共同体。[7]达琳—哈蒙德(Darling-Hammond)指出,学校、家庭与社区紧密联系,形成学习共同体,这是构成支持是儿童成长的关系系统的必要途径,也是深入了解儿童的重要途径。[8]
专家学者的研究更多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没有进行准确的理论定义。这样的含糊的内涵使很多学者将“学习共同体”等同于学校、社区等。[9]这样的界定并没有让学者们满意。有学者将“学习共同体”拆开分析,“学习”是动词,也名词,动词表达学习能力,名词表达结果和任务,而“共同体”更强调的是一种学习的场域。虽然,从词汇的语法结构分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与学习共同体相似,都是偏正词组,“学习”限定、修饰了共同体、组织和社区的任务和功能,而共同体、组织和社区为“学习”提供的是某种场所、某种与境,或者是某种蕴含时间和历史意义的时空边界,它们都表示“学习者”所处的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可以在不同场域中使用不同概念来表示学习的某些环境、某些情境,但将学习共同体等同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课堂共同体却有失偏颇。
在此基础上,更多学者开始对“学习共同体”进行准确定义。一些学校的“课程改革教师新思维课题组”将“学习共同体”重新定义,“学习共同体”更强调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主动能动性,能够为了相同的愿景,为群体成员之间提供交流的方式。以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互动中蕴涵着多种层次的参与,如边缘的和核心的,在场的和虚拟的。每一个成员从不同水平和不同角度加入到围绕知识的合作、争论和评价中,并且从中获得来自他人的和人工制品的支持,在形成共同体的共识性知识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感。[10]郑葳将“学习共同体”理解为一个整体系统,即学习的生态系统,群体成员之间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在尊重意愿和考虑成员特长的前提下进行分工,从而高效率完成学习目标的局面。[11]
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共同发展是他们追求的共同目标,教研学习共同体中的思政课教师、管理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包括道德素养、职业素养等),进而推进整个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第二,学习和合作是教研共同体良性运转的基本保证。所有成员处于民主平等的氛围之中,相互学习,分享经验,交流情感,对话反思、协同工作,互相支持,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共同参与教研实践,彼此相互影响和建立人际关系,进而形成对教研学习共同体的较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学习主体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包括单个教师与教师团体。第四,学习目标是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基本功,增强其“承担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的基本素质,把思政课越办越好,力图实现思政课从“点名课”向“真知课”的转变,完成“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特殊使命。第五,学习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耦合教学与科研,教学引导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构建教研团队,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第六,学习规则与范式是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等多重维度的深入比较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辨析真理,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真理。第七,学习工具或方式包括完善内容设置、创新话语表达、采用新媒体技术等。
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具有自发性、互动性、共享性、发展性、系统性的特点。自发性强调的是教师共同体的主动性,是基于个人需求,自发组织形成的。互动性则强调教师成员更加关注成员间怎样的互动形式可以激发教师主体的潜力。共享性是基于共同目标的基础之上达到的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发展性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人在教研学习共同体的团队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另一个方面是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的发展。系统性强调的是团队成员的协作的学习能力,在思政课的知识、实践、如何开展等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在逐步认同教研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同样逐步地确认自己的身份感,从而形成的良性运行的生态系统。
二、培育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构建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凝炼学科研究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科队伍素质,完善机构设置,促进学科规范化、制度化建设。[12]2019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可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的成立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越来越成为一项团体活动,团队的成果基于优越的个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3]只有将教研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好,思政课教师才能在这一共同体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培育教研学习共同体不仅可以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在学习共同体双重学习目标努力快速向教师身份转变,还可以通过教研学习共同体中认同与协商的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凝聚力的提升。
培育教研学习共同体还可以以学科共同体的方式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梯队,启发其创造力,创造整体上的和谐协同学术氛围,[14]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之间的共同旨趣培养、沟通交流促进、科研能力整合。培育教研学习共同体可以形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研规则,不仅能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研个体的教研行为,还能够强化教研学习共同体作为群体的有机属性。
培育教研学习共同体能够助力成员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心理认同,并在心理认同作用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研队伍形成“天下马院是一家”的观念,归属感、使命感、亲切感、认同感油然而升,自觉自愿地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和理念。
(二)实现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目标的需要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5]思政课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思政课要提高政治站位,不仅要考虑国家的发展、学生的未来,更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理论学习。因此,要上好思政课,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效果,达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6]学生永远是思政课的主体,达到育人目标和要求是思政课遵循的根本。教研学习共同体可以助推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促进教研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以整合思政课教学的最优方式、手段与技术。学习共同体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对话与交流、争论与批判、自主与自由。教研团队可以在内部进行充分的对话,交流各自的教研体悟,以形成最佳教研手段,同时还可以通过争论与批判的方式,去粗取精、凝练共识,共同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努力。
二是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17]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达成共识。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成员既是教师又是学生,他们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在学习共同体浓郁的学术环境、思维环境的熏陶感染下,积累知识,交流看法,创新思想,把其在学习共同体中的所感所悟,充分运用到思政课课堂教学当中,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进而唤醒学生对终极价值和真理的虔敬,激发学生创造的冲动。
三是通过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开阔课堂教学视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虽然都讲授思政课程,但由于成员各自的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也存在差异,教研的侧重点势必也存在差异性,这种专业化研究、领域意识很容易导致其只在自身领域内教研,甚至偏离思政课教学的既定方向。学科融合、学科交叉渗透趋势日益活跃,对于思政课教师理论视野、知识储备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研学习共同体应进一步贯彻落实思政学科要求的综合性,将各个学科的教师进行团队组建,可以让他们在跨学科的氛围中对预设的教研问题进行大量而深层次的分析和调查,以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科割据、排他性教研的局面,促进思政课教研队伍知识结构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最终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满足思政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断强化学科意识,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不仅是个人愿景的规划,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职业生涯的共同规划,凝练这一共同愿景需要构建教研学习共同体,以及对校教研学习共同体的不断完善,才能够更好地、全方位地促进团队成员的发展。
其一,教研学习共同体在促进团队成果的同时,更能顾及每一个团队成员将教研目标、教研理念与教研实践整合起来的能力,使团队成员规范自己的教研行为、教研理念,以满足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要求。
其二,构建教研学习共同体可以让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研共同体的集体文化氛围中,通过互动交流,成功实现教研理念、教研实践的整合与统一,并在应对现代化教研改革所带来的教学理念与教研方式的挑战中得到帮助,让集体智慧结晶惠及全部成员。
其三,构建教研学习共同体可以让高校思政课教师将团队的集体智慧运用到各自的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学生交流中,从而在不断实践中促推个人教研能力的提升。教研学习共同体能为教师发展、思政课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和支撑。
三、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构建路径
构建教研学习共同体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关键在教师,需要从文化、环境、专业性、制度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教研共同体要积极完善体制机制,以共同愿景为基础,寻找教师成长的文化依托,积极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只有全面提高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才能推动思政课建设更上一层楼。
(一)凝练共同愿景
愿景是浸透于学校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共同价值观,它就像海上的导航标,是学校上下对未来的共同希冀。[18]愿景是共同的心愿,包含了教研学习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愿望,即团队成员的价值观在某方面达成一致,要将思政课越办越好,“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9]使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共同体领导者要多听取教研共同体成员的意见与建议,多与其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及教研改进的相关事务,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参与其中,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研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和点滴成就。惯于听从上级安排和指示,没有自身发展目标与规划,丧失谋求个人发展激情的生活惯习不利于思政课教研团队的专业化发展,共同体应着手引导思政课教师不断完善其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共同体要注重教师主体观念的改变。教师应积极改变教育理念,不断将教育理念内化为自身品格,运用新的知识和文化结构,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石,明晰自己的教研目标。其次,共同体成员要选择最佳的教研风格与手段。教研风格能够展现教师独特的个性和自身魅力,教师应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研风格,将教研风格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有力抓手。最后,共同体成员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即想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目标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中长期的,需要在点滴积累中不断进步,不可盲目自大,搞违反自身发展规律的“大跃进”。
(二)探寻成长依托
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支持。
首先,以合作教研为基本方式,即通过教研学习共同体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来实现。例如,共同体成员就共同面临的教学问题,开会交流讨论,年轻教师在这样的团队中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擅长领域,可以增强自信,弥补差距,在团队中迅速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
其次,以课题研究为联系纽带,即形成完整的共同体课题研究成果。教研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如何破除“党大还是法大”话语迷思问题;二是发挥共同体成员各自的学术研究专长,彼此间取长补短,共同合作,实现共赢,例如一些高校凝聚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生态经济研究、青少年德育研究等。围绕课题进行交流合作,不仅可以增强成员间的凝聚力,还可以促推整个学习共同体的集体成长,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以教师文化为分享平台,即营造良好的教研室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提高教师之间的信任度,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其一,激发成员间的合作意识,让每个成员意识到,团队内部的协商讨论有助于取长补短,激发创新意识,让思政课在改进中不断优化。例如将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组合成一个小型的教研学习共同体,合作意图会更易于接受。
其二,促进成员间的合作互信。教研学习共同体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成员间的互相尊重与信任,唯有彼此坦诚,才能直言不讳,才能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因此,教研学习共同体要积极开展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活动,在学习分享中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使成员间产生真挚友谊。
其三,尊重成员之间的独立选择权。尊重教研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主体的意愿,允许主体在团队中选择与其匹配度较高的成员,激发成员的自主性才能共筑教研学习共同体。
其四,注重良性竞争与合作。合作是教研学习共同体的基调,但并非放弃有序竞争。有序竞争是必要的,可以激发成员间的斗志,鼓励成员勇攀高峰。不倡导破坏共同体和谐,不利于整体发展的恶性竞争,我们倡导的是合作基础上的良性竞争。
(三)谋求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即专业性,专业性注重学术造诣和学术方面知识的积累。专业性是决定教师队伍的关键性因素,提高专业性能直接促进教师队伍质的飞跃。一些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对思政课教学具有独到的见解,但遗憾的是他们缺乏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知识,这时就需要专业理论专家来进行理论指引。反之亦然,那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层面也是专家,亦可成为初入教坛的青年博士、硕士教师的指引者。
理论专家与实践专家要建立起一种“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关系,这种相互性的取长补短可以促进教研学习共同体的整体性发展。教研学习共同体成员要主动摆脱“我不懂理论也不爱理论”或者“我不接受指导”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教研实践中的思考与理论专家探讨。
此外,学习共同体还可以多途径探索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模式,力图在集体活动中完成专业引领,提高教研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实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积极邀请教学名师开展示范性教学,提升教研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教学水平,同时阶段性举办教学比赛等活动,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教研工作者对现场教学进行点评指导,提升育人水平。
(四)完善体制机制
制度本身具有规范和规划的含义,完善学习共同体的机制能够保障教师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教师团队建设。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其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应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同时进行,精神层面要注重人文关怀,让教师在团队中工作得舒心、顺心,从而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物质层面的奖励也不可或缺,高校可以将教师的个人表现、团队贡献、教学和科研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中,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其二,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应广泛开展共同体内部的互评互议,让每个成员认识到自身优势,发现不足,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超越,与此同时,我们要避免成员间的恶性竞争,提倡良性竞争,推动教研学习共同体稳定健康发展。
其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惩戒机制。外在的监督具有提示、警示的作用,监督和惩戒作用具有他律的性质。[20]思政课教研活动是一门“良心”工作,以德治学是基本前提。高校思政课教研学习共同体建设也必然要以道德自律、以德治学为前提,严惩学术腐败,构建完善的监督惩戒机制,对于违反教研道德的行为绝不姑息,绝不手软。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