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思考

2020-12-18杨琪琪王守刚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机辅导员心理健康

杨琪琪,王守刚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不仅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作。大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的心理关乎着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高校应重新审视当前的内外环境,分析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危机事件的规律,并依此创新危机预防和应对方法,保证高校危机干预机制的安全运行。

一、案例概述

李某,女,性格叛逆,纪律意识差。父母日常管教较为严格。在进入青春期以来,与父母、老师关系较差。高中因早恋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并欲跳楼自杀。进入大学后,与本校同学确定恋爱关系。

2019年起,经常在网络平台浏览与抑郁症相关的文章和视频,并参与抑郁症话题讨论。3月时男友欲与其分手,李某拒绝并尝试吃安眠药自杀,后自己放弃。4月在网络平台浏览并点赞与烧炭自杀有关文章。某日,辅导员收到信息:“如果我走了,对你的工作有没有影响?”后发现该生宿舍烧炭自杀,未遂。父母到校后,该生拒绝和父母回家,拒绝看护,持续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极言论,并称欲再次实施自杀行为。劝说该生前往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检查,经诊断为抑郁状态,后经过持续工作,最终得到妥善处理。

二、应对措施

(一)赶往现场,控制局面

辅导员第一时间迅速前往现场,在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做出有效应对,阻止悲剧发生,安抚当事人和周边学生情绪,控制局面,遏制事态蔓延。并立即向相关领导汇报情况。

(二)家校合作,无缝对接

学校及时通知学生家长,说明学生情况,并让学生家长尽快赶到学校共同商议处理事宜。在将学生安全地转交给家长之前,应组建师生看护小组,对学生实行24小时的实时监护,保护当事人人身安全。如学生行为不可控,如李某故意逃离看护,辅导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联系学生家长,拨打110报警,并向学校保卫处求助。学生家长到校后,做好交接手续[2]。

(三)准确地判断学生情况,及时转介

安排辅导员和心理指导老师约谈李某本人、同学、朋友、父母,了解学生的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等具体情况。经了解发现,李某疑似患有抑郁症,且长期在网络上浏览与抑郁症相关的话题,在不断自我暗示的情况下,精神萎靡,情绪失控。学校及时建议家长带该生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四)团队合作,倾向必报

学校成立危机事件处理小组,合理分工,相互合作,持续跟踪当事人的情况,与相关部门及领导保持沟通,和学生互相配合。无论任何人,一旦发现有危机行为、危机计划的务必第一时间上报,并且及时告知亲属,并做好记录工作[1]。辅导员及时向学院学生通报情况,减少其他同学的臆想猜测。安抚同班同学和同宿舍同学,使学生情绪稳定,配合老师做好相关工作。

(五)恪守法律,生命安全放首位

法律与情感相结合,兼顾师生情谊。当事人做出自杀行为,心理和精神都处于崩溃状态,要做好人文关怀,尊重当事人,不可急于求成。工作中要有法律意识,作好工作记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12号令)《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相关规定。

三、大学生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情绪感染的有关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存在一定传递作用,即个体的情绪可以由他人引起并与他人情绪相匹配[2]。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父母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很容易影响子女。父母关系越和谐,家庭环境中积极的情绪越多,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自尊水平就越高,存在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和程度就会越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需求更加敏感,更容易增加子女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反之,如果父母在家中的消极情绪、冲突增多,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身心健康,子女往往更容易自卑、缺乏安全感、焦虑、暴躁、抑郁等。

在职业生涯的初期,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从教师到教学主任再到学区教学副校长,我几乎从没脱离过教学一线。在近20年的教学工作中,课堂是我的主阵地,我因课堂而成长,因课堂而成功。那段时间,我经常为自己所上或指导其他教师所上的一节节精彩的公开课而感到沾沾自喜。

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和形成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反映亲子关系的重要指标。彼得罗夫斯基(Petrowski)等人的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产生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相比于专制型、纵容型、淡漠型父母,具有高要求和高回馈的权威性父母教养下成长的孩子更倾向于表现为乐观、独立、自信、有创造力和善于社交,在整体上为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据调查显示,在高校发生的自杀案例中,女生自杀案例远大于男生。女生情绪性较高、敏感度较高、反应比较强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所以受家庭的影响也更为严重[3]。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仍存在重男轻女等错误思想,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二)学校教育的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有了提升,但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浮于表面。如今大学生入学前的教育并未形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养成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近年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上缺乏纲领性文件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念缺乏时代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职责模糊、责任分散,师资队伍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4]。从中学进入大学,很多学生无法完成意识的转变和心理适应,再加之在大学阶段,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方法不多,效果不佳。另外,我国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常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合在一起,辅导员和班主任成为心理健康工作的主力,这些现象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和教学质量大大降低[5]。

大学前,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进入大学后无法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无法独自解决。当前高校为提高学生质量,从学籍管理、学习要求、考试难度等方面都加大了管理力度,压力逐步传导给每一个学生。大学生超过15天处于不良心态就容易产生忧郁、焦虑、愤怒的不良情绪。全国高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查2005-2015的数据显示,学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感情问题和身心问题。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及对前途迷茫失望、出现问题羞于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等都与大学生遇到发展性障碍有关。

当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就会对异性产生好感。但是由于部分中学老师的错误观念,男女之间的好感成为打压的对象,使学生的恋爱观变得畸形,导致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待恋爱的认识和态度存在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容易导致对方强烈的不悦,紧接着恋爱关系终止,成为焦虑和痛苦的来源。恋爱时感情投入过深,分手极易产生痛苦和丧失感。当心理承受不住情感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时,往往会引发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校大学生处于18~25岁的年龄阶段,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认为,这一年龄阶段处于成人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是从青春期到成人的过渡期。成人初显期心理具有显著的不稳定性,是心理危机的高发期。成人初显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矛盾性、自主性、社会性、闭锁性等特征。美国研究表明,自杀是15~24岁青少年仅次于车祸的死亡原因,至少30%的青少年产生自杀念头,5%~10%的青少年曾自杀未遂;根据北京大学王登峰的调查发现,我国的自杀者15~24岁的青少年占50%~70%,自杀者的平均年龄是22.5岁。中外调查都显示,度过成人初显期后,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大学生较其他同龄人而言,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的期望值较高。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容易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惑。由于大学生压力较大,经受的挫折和磨练较少,抗压能力较弱,大学生的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并有增长趋势。

四、反思和启示

(一)精准掌握学生信息,主动预防

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情况和思想动态,清晰、有效、迅速、正确地评估危机存在的风险,是降低突发危机事件爆发可能性的关键。

再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也不可能24小时精准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学生在思想发生波动,将危险第一时间告诉辅导员,才能避免悲剧发生。我国对于辅导员的管理和教师双轨发展的要求,决定了我国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是一名管理者、教育者和服务者以及大学生信任的知心朋友。有些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却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学校和管理者成为了学生的对立面,辅导员作为基层工作者和制度的监督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学生的直接对立者,大大影响到师生信任关系的建立。

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及时跟进、修复师生关系。第一,要完成自我审视,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工作中做记录,及时反思自省,查漏补缺,不断改进。同时,要意识到时代形势,了解当代“00后”大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缩小师生间的代沟。老师具备更渊博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尊敬和信任。第二,抓住时机,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迷茫、懵懂、好奇的情绪,这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最佳时间。应针对新生特点开展入学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当学生求助时,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而不是站在领导的角度、用命令的口气和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危机事件,人为地将学生与危机处理者对立起来。第三,尊重学生多样性,主动构建信任关系。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包括学生性格的多样、家庭背景的多样、人际交往能力的不同、信任能力的不同,对待学生的多样性,要多加强平时对他们的观察、关怀,使这部分学生认识到我们愿意与学生交朋友,愿意去关心学生。在师生信任关系中,辅导员应该更为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做信任关系的主要建设者。

2.组建“信息网”,发挥朋辈引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正面示范的导向作用,坚决肃清不良的示范和误导。罗伯特•塞尔曼研究表明,青少年在朋辈关系中更加善于观点采择。通过学生骨干的模范行动,带动身边学生的言行、熏陶青年的情感,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知内化和情感体验。

建立班长、团支书、心理委员、发展对象等信息链,组建“信息网”,及时了解和反馈身边同学情况,做到从多条途径、全面准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加强对“信息网”核心成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行为异常学生的识别能力。如发现行为举止异常、情绪不稳定、失眠、家庭关系不和、网恋等问题都将及时上报。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

经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满意度较低;对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的认可度较低。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满意,并且认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做到良好的衔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瓶颈不仅仅在于教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而是改变他们对于心理疾病的错误认知以及抵触心理,让他们勇于寻求正确的求助途径,使他们得到专业正规的诊疗。

1.因材施教,教育目标层次化。“视其所以,观其所出,察其所安。”不同的家庭背景、受教育水平造成了学生性格的多样性。研究表明,不同年代、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男生和女生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6]。在实施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品德、爱好等特点,掌握针对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学生的教育技巧,尊重学生的缺陷,有针对性、有技巧性地进行教育工作。在教育最终目标确立上,要体现层次性。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大学生所处不同阶段确立合理的教育目标。

2.创新教育模式。互联网如今已成为学生寻求帮助,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首先会选择在百度、微博等网络平台搜索相关信息,而不是向父母、朋友和老师求助。但由于网络信息错综复杂,缺乏正确性和专业性,往往会受到错误消息的误导,不但不能解决自身问题,反而会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造成情况进一步恶化。高校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搭建“网络求助平台”,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正确获取相关知识,避免出现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进行诊断、自己给自己误下结论从而产生心理恐慌的情况发生。通过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网课、短视频、微博、微信推送等方式,增加教育内容的有趣性,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多方合作,共同应对

在处理学生危机事件时,需要学校、医院、家庭以及社会多方合作,共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首先,学校和医院要有医教结合的合作,定期邀请医生来学院指导相关工作,建立完善的转介机制。其二,辅导员是处理此类问题的重要力量,所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危机预防和处理的专题培训,使他们具备识别心理问题学生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其三,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父母的理解、接纳与支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尤其是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父母的陪同与关心必不可少。因此,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定期在家长群中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和心理危机的应对措施,不夸张不偏激,让家长对精神疾病形成科学认识。其四,要呼吁整个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引导群众科学看待、关爱和帮助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患者。引导学校师生,用恰当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和谐、包容的校园和社会环境。

五、结语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有上升趋势。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质的发展,创新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危机辅导员心理健康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危机”中的自信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