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实施路径探析

2020-12-18陈彩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教学内容

陈彩娟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36)

高等院校输出的人才政治品格和思想素养之高低,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关系密切、影响巨大。因此,党中央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开展专题式教学就是一项重要内容。那么,高等院校如何清醒认识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如何组织推动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如何切实增强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育德功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急需直面正视和研究解决的一项教学难题。

一、开展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是大势所趋

(一)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专题”,原意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问题。专题式教学亦称“问题式教学”。而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通过改变按照教材章节体系、顺序授课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而以问题为导向,梳理整个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并重新对教材内容和模块进行整合、提炼、补充,形成一种有逻辑主线连接、主题模块相对独立且又有联系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具有自身鲜明特点:

一是内容更加优选。由于思政课专题式教学,需要改变教材章节体系,将教材体系转变成了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既依据教学大纲、又吸纳最新成果,继而既源自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二是手段更加多样。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由于以专题切块,给教师授课提供更多创新自主权,教学方法就不再限于课堂灌输式教学,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应用案例教学、主题研究性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过程突出研究。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具有学科研究性,让教师以自身研究专长来选择教学专题,达到研有所教、教学与科研互促共进;在将教材体系转变成了教学体系过程中,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研究,达到教有所研、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目的。

(二)高等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适逢其时

贯彻落实国家层面要求所需。早在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就提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推进专题教学,凝练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更好地实现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价值判断。2019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了高校思政理论课专题教学指南,按教育部要求,从2019年秋季起高校思政理论课全面落实专题教学。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分课程组织编写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这些要求,为高校思政课进行专题式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创新指向。

正确处理课时少内容多现实矛盾所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是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本科生课程还是研究生思政课程,每门课程所涵盖的内容都非常丰富,但安排的课时一般都比较少。如果按专业课程那样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那么教学进程会拖得很长,教学任务就很难按时完成。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则会让教材重点、难点问题讲解难以突出到位。怎样才能做到时间与内容更好匹配呢?采取专题式教学是个不二选项。通过实施专题式教学,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整合,使专题教学内容变得少而精且重难点突出,然而在不降低教学要求前提下,使教师能更从容地处理好一般与重点、略讲与精讲的关系,进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把握所学课程的精髓。

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交叉重复难题所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内容,存在着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重复的问题,本科生四门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存在相互交叉重复的问题,以及本科生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研究生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如果每门课按教材体系教学,教学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施教不但未能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施专题式教学有利于舍去学生学过的简单的内容,着重于教学内容的凝练,着眼于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如为避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内容和本科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核心内容交叉重复这一问题,在研究生思政理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可突出研究生课的前沿性、研究性、专题性、问题性和方法性,有利于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突出学术性、学理性教学品质和价值指向。并更好落实在不同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二、高等院校思政课开展专题式教学的优势所在

(一)从教学供给层面看,以研究为主的教师队伍为高校开展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提供智力支撑

在高等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强,不仅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尤其是在某一专业领域中的某个专题方面,有的教师通过自己长期潜心研究,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知识的传授能力都很强。这一方面,思政课专业教师同样如此。因此,在高校思政课开展专题式教学,十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研究特长。每个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选择自己擅长的教学专题,然后集中力量精心准备教学专题,实现以科研支撑教学、以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结合,就是让专业教师做专业的事、讲专业的课,教师的授课就会游刃有余、活泼生动,课堂教学就会知识体系完整、教学风格独特,教师讲课得心、学生听课动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就能得到提高。这样的实践,就会避免类似像政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非要让他去讲有关“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这些相对专业的经济内容课,既讲不深也讲不透,如此以往必定影响思政课的实际育人效果。

(二)从教学需求层面看,大学生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多年的思政知识积累为高校开展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创造条件

对于进入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从中学到大学,自身积累了较丰富的思政知识。高校思政课教学如果每门课还是按教材体系教学,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这种重复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必定是消极影响而非积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施专题式教学应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在实施专题式教学、将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以专题为主线,重新组织教学内容,重构教学体系,舍去重复知识,突出重点知识,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给研究生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时,为解决与本科阶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交叉问题,通过开展专题式教学,将涉及该课的一些前沿性研究知识穿插其中,突出研究生思政课学术性、学理性。此外,专题式教学也更适合大学生们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一般知识线上线下方便可取、新的前沿知识十分渴求的现实状况,教师把自己研究掌握的、深度的、体系化的思政知识传授给学生,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紧密对接。

3.从社会现实层面看,思政课程教材知识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存在时间差这一现状为高校开展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提供用武之地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材知识滞后于最新理论成果的现象,这一方面,思政教学尤为明显。有时,国家一次重要会议就会形成重大理论成果,理论更新始终要比教材更新快一拍。而与中学思政课重点给学生讲“是什么”等知识有所不同,高校思政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掌握“为什么”“怎么办”“怎么用”等知识。很显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如果高校教师没有进行前期研究和专题思考,如果不进行专题式教学,那么实际教学过程只有对教材照本宣科、以教材章节施教,难以在总体把握教材逻辑思维基础上,把教材体系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及其立场观点方法、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等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更难做到及时吸纳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汲取最新实践知识,及时回应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有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等课程教学中,高校教师通过开展专题式教学,便可及时地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教材上还没有的最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堂,这就能大大提高思政课教学时效性。

三、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实施路径

高校思政课进行专题式教学改革实施,着重要做好精心准备、精密组织和精准考评这三个主要环节。

(一)精心准备

开展基础调研。在开展专题式教学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调研,调研主要包括校外调研和校内调研。校外调研主要是考察其他兄弟院校,学习他们开展专题式教学的成功经验及注意点,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判,避免走弯路;校内调研主要是调研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意愿,学生的思想动态、知识储备,近期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学生关注疑惑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等,以此为基础确定专题内容、教学分工及班级划分。充分研究梳理所教的思政课程与中学重复交叉的内容,本科四门思政理论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情况,与研究生思政理论课程重复的内容,并打通各门思政课的教研室隔阂,实行集体备课讨论,根据知识的内容,确认重复的知识具体由哪门课程来承担教学等。

进行专题设计。专题式教学的核心是教学专题的科学设计。思政课专题设计要立足材料本身。专题式教学改变的只是教学形式,而不改变教材知识内容。因此在对教材专题设计时和对教材体系内容进行整合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据,尊重教材的知识内容与结构,不遗漏重点知识内容,确保教材内容相对完整地教给学生,避免出现“短斤少两”现象。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是有效针对教材内容的重点问题、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思政教学的难点问题,进行科学专题设计,目的是提升专题式教学的理论深度、知识广度和现实关注度。在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中,要吃透、吃准教材内容,精确把握教材内容逻辑和教学专题逻辑,把握这些逻辑中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和彼此间的内在关联性,保证在实施专题式教学中做到内容上紧密、逻辑上严谨,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打架、内容矛盾等情况。

实施专题分工。坚持教学专题分配与教师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每位思政理论课教师,往往是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根据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和研究专长,进行教学专题分工,确定任课教师专题授课内容,明确每个专题的教学要求、任务,每位老师集中力量去准备自己擅长的教学专题,力争每位老师拿出自己最擅长、最好的教学专题设计、课件等。每位教师完成每个专题后,在自己的教学团队里进行试讲,精心打磨每个专题,以保证每个教学专题都是“精品”。

(二)精密组织

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有着不同的思想关注点和不同的理解接受能力,在案例选取上注重个性化体现,通过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些课程,要分文理科进行教学,教学深度上要考虑到理工科学生的接受能力。

注重与时俱进。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应当更多应用实践教学基地,如利用我院在浙江省建立的秦山核电站、奉化腾头村、桐庐深奥村、余姚四明山等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双休日让学生或学生代表走出校门,到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考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在内容上,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应当时刻关注时事变化,善于迅速及时地把党中央最新的决策部署、大政方针引入课堂,渗透于思政课教学之中,努力把握时代脉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新鲜起来。在手段上,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在线课程教学、在线问题解答、在线作业交付等等,也可运用比赛活动方式开展,如挑战赛、辩论赛、论文赛等活动,强化师生、生生互动,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巩固教学成效。

注重创新方法。专题式教学可探索反转课堂教学、分组辩论教学、集体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为每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参与机会,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学生由“听众”变为“讲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过程中,专题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专题内容,选取与专题相关的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热点评述”。学生课前充分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团队的调研结果以各种形式在课堂中展示。这种围绕问题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会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非常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注重总结推广。每一轮专题式教学结束之后,都可以通过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来了解和反馈教学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工作总结,总结出专题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的环节,并据此进行教学专题调整和教学方法优化,进而使整个专题式教学的过程和环节更加完善、教学效果更突出。在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的同时,教学团队对教学细节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定期举行展示课、观摩课,进行同行之间的听课、诊课和评课,进行总结交流、学习研讨,在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精准考评

对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进行精准考评是推进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专题式教学效果好不好,迫切需要多元评价方式来评价。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专题式教学效果好不好,需要多元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只有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多元评价体系,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程、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对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具体来说,一是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专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而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和创造热情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要适当改变教师评职称多以论文、科研项目等作为评价标准,增加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的评价,并在评职称定中予以充分体现。二是优化对学生的成绩评价,要注意把教师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有机地贯穿于专题教学的始终。在专题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在专题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学生以指导,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学习考核体系用以衡量教学效果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指挥棒功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而且要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断点燃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在分数比例分配上,要加大平时成绩、实践教学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例,可以按平时成绩占30%、实践教学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的比重加以划分。在对平时成绩考核即过程性考核中,要科学地设定平时成绩各部分的考核比例,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开展课外学习等为目的,提高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在对实践教学考核中,要重视实践成绩评估体系构建,形成实践教学评价动态跟踪数据记录,提高考核科学性。在期末试卷中,应该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增加材料分析题的比例,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针对应用线上教学情况,积极做好线上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形成相应考核手段和考核标准,增加考核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教学内容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