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评”综合语文素养的研究

2020-12-18徐玉芝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习作素养作文

徐玉芝

(白山市第十中学,吉林白山1343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新时代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要求,而人文素养也应是义务教育阶段着力培养的基础之一。《标准》对于如何加强人文素养也指出了母语教育的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而,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探讨在语文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实这些方针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际运行的规律。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去就书本学书本、抽象被动的学习局面,改变学生作文严重脱离生活的现实,探索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的能力和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和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研究语文的基本能力。这也是本文立论的起点。

众所周知,初中生虽经历了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训练,但普遍存在“听、说、读、写”能力不高,综合语文素养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分家,且偏重“读、写”、轻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影响学生现在和将来的思想和工作交流,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要把“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整体来训练,必须有一个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我们找到的这个主线就是“评”。“评”不仅满足了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要求,而且强化了学生评论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了学生是非识辨能力,也可以让“评论性思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实践。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评论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面对未来的信息社会,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判断出信息的真实性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这就要求未来人才必须具备对事物(信息)现象、意义、价值、作用、原因等结论和自己认识结果及过程作出准确评价、审查,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准确的决策。由此,评论思维能力对未来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素质。通过对学生进行作文的长期评价训练,我们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上述思维习惯和能力。再者,把评论思维引进语文教学中尚属少见(别的学科也是少见的,因为这种复杂、高级的思维能力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才被美国人请进课堂的)。在这方面进行教学探索对培养未来人才很有实践意义。

其次,进行评论性思维训练可以改变课堂结构和学习方式。每节语文课,前面是“评”,后面是“学”,学生在评论别人作文优劣时,常常会感到学识的不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时时处在“因而求学”的状态中,这样,每堂课先评就给后面课堂中的“学”提供了积极学习的动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注意力集中、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等。这样一来,整个语文学习,基本上是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完成的,这样就强化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此外,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加速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合作意识,还可以促进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同步提高。由于学生天天分析文章的写法,思维角度也越来越把握得准确,加速学生阅读能力增长,并且可以消除学生畏惧写作文的心理,因为天天评说,何畏之有。同时,对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提供了很好条件。这样,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就落到了实处。

二、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四个阶段

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评”的综合训练取得实效,就是要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和综合评论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评”综合语文素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六个步骤完成,即准备阶段、文体训练阶段、语言综合训练阶段和能力提高巩固阶段。文体训练包含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个训练步骤,其它三个阶段各含一个训练步骤。每一个步骤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

(一)准备阶段

1.完成小学和中学在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上的衔接过渡,完成初中阶段50首诗词积累与背诵,为语文能力发展和提升夯实基础。

2.初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评”的习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向这几个方面综合能力发展上多下功夫。

3.通过写小楷的形式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并要求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

4.集中学习初中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有关汉语知识、常见和常用的文章表达方式和技巧、文章的结构形式、语言分析方法,欣赏文章和语言的常识、考试命题的特点等知识,为今后学生能够重点指导自己写作和评价别人文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这一阶段教学,指导任务艰巨,也关系到后几个阶段能否顺利进行。所以要抓实、抓狠,下大力气做好准备工作。

(二)文体训练阶段

首先需要学生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写作方法,我们都知道读写不分家,学会阅读,就不愁写作,掌握阅读方法,评析才会有的放失。这个阶段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文体的阅读、写作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掌握其精髓。例如:将记叙文阅读方法归纳为“三步法”,即一析二抓三看。“析”是按照记叙的要素进行分析,搞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第二步抓住行文线索,通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三步通过“三看”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一看文章题目,有些文章为了突出中心,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旨,如《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等。二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记叙文有时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如《背影》、《童趣》等;大部分文章卒章显志,如《我的老师》、《紫藤萝瀑布》等。三看行文中作者对人对事的态度,因为它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价值观,透露了文章的主旨,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诸如此类,议论文按照“引——议——联——结”的规律进行阅读和写作;将阅读写作说明文的方法梳理成:找对象——抓特征——理顺序——辨方法——析语言——讲特色,学生按此方法学习,事半功倍。

这一阶段另一重头戏就是开始进行“评价”性思维训练。主要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前都由一名学生轮流朗读他的习作,然后再由两名主评的学生来评析习作的优劣,不足之处其他同学补充发言,共同讨论。对写成功的作文给予表扬肯定,并张贴到班级优秀作文园地中供同学交流学习,也可以推荐到校刊发表。对于不成功的作文,同学们可以提供中肯的建议,作者可根据同学的意见加以修改。这一环节完成之后,再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语文教材。主要是让学生用掌握的评价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去分析课文,自己写出读书笔记,然后在全班中交流,让同学互相取长补短,之后再整理笔记,熟读课文,感受经典文本的高妙之处。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集大成者”,主要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语言综合训练提高阶段

在学生初步具备文章选材、立意、结构、表达等基本能力之后,突出的问题就是语言表达技能,即连贯、得体、繁简、清晰等。这一阶段就是要适时解决这些语言问题,尤其是得体。训练形式:一方面在学生习作中侧重语言赏析评价,并且加强对习作修改的跟踪;一方面努力学习、积累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和其它时文、佳作中的优秀语言,学会批注阅读。这样就把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语言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了,学生就可以站在制高点感受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四)能力提高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重点任务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评”综合能力,并加以强化巩固,让学生由不稳定性情形转化为形成稳定能力,并能持续自主自觉运用。

三、综合语文素养培养的成效

这种“听、说、读、写、评”综合语文素养培养的最大突破是可以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机械模式,创设了听、说、读、写、评多种能力结合,交融渗透、相互促进、螺旋发展的综合素质训练模式。打破了原来单一教法、学法的模式,从学生的综合素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进行了整体性潜能开发研究,探索出优质高效提升语文综合素质训练教学水平的策略与途径,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品质与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与教科研水平。具体表现为:

(一)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打消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去作文内容假、空、俗的状况,使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步增长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由于习作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学生不仅不再抄袭作文,而且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写好自己的朗读习作。在说明文训练阶段,有一位学生为了写好《我家的洗衣机》一文,竟把她家的洗衣机全部卸开,仔细观察,文章写出了相当高的水平,开始老师几乎怀疑她是从哪抄来的,后经过她的详细叙说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再如,有的学生达到了每天写一篇作文的程度,还有的学生一次准备两篇作文,要求朗读。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学生把写作真正融进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了,写作的题材拓宽了,观察细致了,分析也深刻了。

(二)强化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每节课都有学生在读习作,全班同学在倾听,听后认真思考再评价,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学生的听、说能力稳步提升。有的学生为了“评”好其他学生作文,认真聆听并且自觉地边听边记要点,这样评说时就能做到层次清晰,中心明确。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同时,边听边记边整合提炼,不仅成为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是将来其受用终身的工作方法和习惯。

(三)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不同的学生在阅历、学识以及认识问题深度广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评”的过程中,面对各类各样的习作,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评析,他们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以及各种思维技巧都得到了常态化的训练,在实践中,它们综合、灵活地反复被运用,学生的思维品质也由此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由于问题面的拓宽,学生慢慢地能够全面综合地去看事物,可以加速初中学生看问题由片面性向全面性品质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加快其性格的成熟。这种综合性评论性思维能力是未来信息社会人才所必需的一种能力。

(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刚开始着手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有抵触情绪,归结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畏惧写作文。随着这项训练的深入,学生在“写”与“评”交互促进过程中,写作技巧和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学生不愿也不会“评”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掌握得不好,学生在“评”作文时没有抓手,不知从何处入手,自然会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随着评论方法和手段逐渐多样化,学生由被动到主动,评价起来得心应手,越来越自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快速反应等多种优良学习品质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取长补短,增强合作意识。在“评”的互动过程中,同学们习作中的亮点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范本,对于习作中的败笔,大家引以为戒。过程中同学们集思广益,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养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广采博收,增强合作意识,懂得互助共赢。这样,不仅可以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合作对自己成长的作用,这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在“评”的过程中,避免不了要遇到许多的不同意见,这些意见有正确的,也可能有不正确的。被“评”者由不高兴听到同学的批评,到虚心听取同学的评价,客观地去思考自己习作中的不足,这是成长;评论者在评价其他同学的习作优缺点时,不断对照反思自己的作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大智。能够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是人格成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学生可以得到实际的有效培养,对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七)培养学生实践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学生每天语文课都要面对新发生的实际情况,每一个走上讲台朗读自己习作的学生都想超越别人和过去的自己,每一个站起来评论他人习作的同学都想展示自己独特的视角,阐述各自独到的见解,每个学生每天都在进行“评”与“被评”观点的碰撞,最后达到认知的统一,所以,学生的实践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评”与“被评”的课堂上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这种实践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是当今中国学生所欠缺的,是影响学生发展潜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经常把中国学生与西方国家学生相比较,感叹中国学生知识根基牢固,但是中国学生长足发展的潜力却远远不如西方国家的学生。其实二者的主要差距就在于中国学生在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是有缺失的。“听、说、读、写、评”综合语文素养研究就是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着力点。

(八)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评”综合语文素养的研究,是以“评”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展开学习活动的。这就把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这个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身上来进行建构学习内容。它关注的对象是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激活了事物发展的内因。它不仅符合建构主义学习原理,更符合人性化学习成长的理论,是建立在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上的生命发展性的学习活动。

当然,我们的研究与实践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教学上,教师教学角色和学生学习角色的转换还显得生硬刻板;教法的使用和学法的指导还缺乏灵活性;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和评价能力与开放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的结合,还缺少更紧密的结合点和更有效的策略。可见,“听、说、读、写、评”综合语文素养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将继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精神,以研究成果作为基础,以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作为研究对象,以案例研究作为研究重点,继续做好“听、说、读、写、评”语文综合素质训练教学的研究工作,想方设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听、说、读、写、评”语文综合素质教学的理论和训练模式,探索更为高效的训练策略。

总之,“听、说、读、写、评”综合语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的平台,是学生把知识转化成学习与生活技能的催化剂。在这里学生可以尽展所能,得到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习作素养作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