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果推介1 果园全程机械化技术
2020-12-18
目前多数果园种植人工投入量大,生产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是因为机械化使用率低,限制了果林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本成果通过合理规划果园布局与果树品种,使之适合机械化种植,同时选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使土地整理、开沟、起垄、起苗、植苗、植保、灌溉、施肥、疏花疏果、枝条修剪及处理、辅助收获、收获后处理等生产环节能通过机械化完成,同时辅已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传感器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让种植着能随时通过手机等工具监控果园状况,并自动对果园环境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果园种植的效率,让果园种植更科学、高效。
2 基于菌渣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茄果类蔬菜育苗基质及其制作技术
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生产的副产物,畜禽粪便是养殖副产物,二者过去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如加以利用,特别是资源化利用,就是很好的生物有机质来源。
针对食用菌菌渣和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本技术将菌渣和畜禽粪便二者的资源化利用相结合,通过发酵转化与营养调配,制作成为满足茄果类蔬菜幼苗营养需求和生长环境的新型基质。
应用该基质育苗,其效果与国内广泛使用的育苗基质和同类进口基质相当,但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原料来源更加广阔。
该成果研制的1号基质和2号基质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经过省市专家技术鉴定。同时,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专利号:ZL201510984542.1。
3 林下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
针对花木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竹林、果林林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市场需求,本研究引进和筛选食用菌新品种,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林地废弃物以及“林菌”生态互补特性开展林下食用菌(包括林下大球盖菇、林下竹荪)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成功解决了林下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产量、品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问题,集成了轻简化的林下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和林下竹荪高效栽培技术各1套,编制了相关的技术规范。2017年和2018年这两项技术分别通过了省市专家技术鉴定。
本技术充分利用林下荫蔽空间的阴凉小气候环境,将花木林、果林枝条和树叶等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不但为市场提供美味食用菌产品,而且种植食用菌后的菌渣直接留在土壤中进行还田,培肥土壤,为花木、果林等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源,构建了新型的“林-菌”“果-菌”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和新型体验、观光农业模式。应用本技术,每667m2林地大球盖菇年投入3500元左右,产值可达7500元以上,纯收入4000元以上;每667m2竹荪年投入4500元左右,产值10000元以上,纯收入5500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4 药用植物林下种植及开发利用
本项目依托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药用植物林下种植及开发利用”项目,重点对我国西南地区虎杖、荚果蕨、阳藿、鹿耳韭、楤木、金雀花、刺五加等药食两用特色保健蔬菜开展引种驯化、仿野生种植、加工利用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是目前西南地区精准脱贫及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林产业产业发展项目选择,现已开发推广林下中药材20余种,保健森林蔬菜10余种。并依托单位现代化育苗设施设备,长年提供优质种苗,其中白及种苗100万株、黄精300万株、保健型森林蔬菜500万株、其他苗木200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