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龙眼良种高换及接后管理技术要点
2020-12-18周少猛刘志容丁晓波李景明
周少猛,刘志容,丁晓波,李景明
(1.四川省泸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泸县 646000;2.四川省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泸县是龙眼适宜种植区,亦是晚熟龙眼生产优势区域,种植分布广,栽培数量多,现有龙眼种植面积1.33万hm2,常年产量5万t,产值5亿元。泸县龙眼个大、核小、肉厚、风味浓郁、熟期特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龙眼产业为泸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泸县龙眼种植历史悠久,现存最古老龙眼树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目前,泸县龙眼存在成熟期大量集中、品种多而杂、商品性差等问题,为尽快实现高效益高质量的龙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特引进优良品种,优化龙眼熟期结构,因此大面积对低劣果园进行良种高换无疑是重要举措。
自泸县实施龙眼良种高换以来,其高换面积近70hm2,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均达85%,嫁接后加强管理管护,2年可试花挂果,3年可适量投产。现基于良种高换实践,参考当今相关科学技术成果与相关经验,介绍龙眼良种高换及接后管理技术要点,同时为其他地区龙眼产业发展、良种高换提供技术借鉴。
1 接前原则
1.1 果园接前管理
对高换果园,在嫁接一个月前加强肥水、病虫防治以及树体的管理,清除杂草、杂物,翻耕土壤,增施有机肥,增强高换果树树势,以保证树体强健。龙眼高换通常选择10~20年生的中青年树。
1.2 开展接前嫁接培训
对高换果园实施嫁接工作的人员开展接前集中的现场嫁接培训,统一嫁接操作标准,提升整体实施嫁接人员嫁接技术水平,提高嫁接成活率。为保证接前嫁接培训的有效性,可采用现场观摩、现场指导以及发放嫁接培训技术要点手册等形式。
1.3 品种选择
基于泸县中熟品种占比较大,主要选用早熟和晚熟及特晚熟优良品种;另需兼顾品种的抗逆性,品种间差异性较小,属于砧木树亲和性较好的品种。所选品种结合本地晚熟龙眼地域生产优势,发展一批晚熟及特晚熟、品质优、表现性状稳定的特色品种。
1.4 合理选留“引水枝”
选留“引水枝”可以引导水分向上蒸腾,防止嫁接口积水过多而影响嫁接成活率,亦可提供穗砧愈合和接穗生长所需的养分,利于所锯砧木树体根系恢复生长,加快所接穗芽生长[2]。由于采用主干锯砧嫁接,“引水枝”选留可依据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主干一级分杈点位若低于0.8m,主干分枝少,则选择分枝作为“引水枝”,主干分枝多,选择中心性树干作为“引水枝”;另一方面主干一级分杈点位若高于0.8m,则选择一级分杈枝作为“引水枝”。“引水枝”选留的数量,要根据砧木树树势及其立地条件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树冠大,生长势强,以及多雨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应多留,反之则少留。
1.5 提前锯砧
砧木主干一级分杈点位高度为0.8m以下,“引水枝”选留同上的原则情况下,主干分枝多的砧位应均匀分布在四周,方位合理、错落有致,便于形成丰产树形;主干分枝少的砧位选择为主干。砧木主干一级分杈点位高于0.8m,须进行“角砧”嫁接,其先锯掉“引水枝”以外的所有枝干,“引水枝”枝条量为原树冠量的20%左右,然后在主干高度0.4~0.5m处锯主干径粗60%左右处,并且切口方向微微向下,再在切口上方0.2m左右的地方,60°向下锯斜口至切口60%左右处往下1cm止,取出锯下砧体,砧面由外到内向下微角倾斜,下斜角处有1cm宽的槽口,这有利于嫁接砧面冒水时,水分可由斜面流至槽口排出,防止砧面积水,提高“角砧”接穗成活率。以上砧位尽量降低高度,有利于矮化树冠,便于接后管理。基于实践,提前做好对嫁接树体嫁接口和“引水枝”的划线标记,下一步锯砧可分为2次进行,第1次锯砧为嫁接口以上0.4m左右,留“引水枝”,第2次可在嫁接时锯砧至嫁接口 ,该举措可提前第1次锯砧时间1周左右,利于果园大面积良种高换,加快嫁接进度,把握嫁接时期。
1.6 制定嫁接成本标准
根据砧木的树龄、枝干砧位的数量和砧木径粗确定嫁接接芽数量。一般情况下,砧木枝干径粗2~4cm的砧面接1个接芽,径粗4cm以上的砧面接2~3个接芽,“角砧”砧面接2~3个接芽。每株正常生长的主干嫁接树芽接数量各有不同,绝大多数情况下,每株嫁接接芽总数控制在7个以内。接位应均匀分布,错落有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 接时要素
2.1 嫁接时期
3 ~10月为泸县龙眼生长代谢旺盛、体液流动频繁期,气温高于15℃,即可进行嫁接。每年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清明前后)最为适宜嫁接。嫁接时间过早,气温低,穗砧愈伤组织形成慢;嫁接时间过晚,气温高,接芽容易干枯,穗砧接口细胞活动易受影响,影响接穗成活率。嫁接要选择在晴天或者阴天进行,要避开雨天时段[3]。
2.2 接穗准备
采集腋芽饱满,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夏秋梢作为接穗枝条。从外地引进新品种接穗时,穗条应同方向排列,用塑料薄膜包装后用冷藏运输车运至嫁接目的地,后拿出穗条用湿毛巾包裹,放置阴凉处,起到降温、保湿作用,同时尽量缩短贮放时间。本地采穗最好当天取当天接完,若当天用不完,贮放方法如上。
2.3 嫁接方法
龙眼良种高换实施过程中,最常采用切接的嫁接方式分为多头单芽切接、多芽切接2种方式。该方法具有成活率高,操作较简便、工效高节省接穗等优点[4]。嫁接时砧木嫁接位离地面0.6~1.0m高度,“角砧”嫁接位离地面0.4~0.5m高度,其砧木切面外侧凸面为最好的嫁接部位,活性物质多。砧木切面嫁接部位适当削去老皮露出韧皮部,接口上部微斜切一刀,清晰露出韧皮部与木质部交界线即形成层,对准形成层向下直切3cm左右,且外缘皮层内侧稍带木质部,此操作要求刀要利,速度要快。将接穗削成一面长、一面短的单芽或双芽,在芽眼下方斜削成45°的短切面,反面再削成3cm左右平切面,比砧木切口深度长一点,便于“露白”,平切面深度应浅,至形成层略带木质部为宜,然后从接穗芽眼上方1cm处剪断。接芽平切面面向内插入切好的砧木切口内,对准形成层,紧贴木质部,用塑料薄膜进行单层膜全封闭包扎,扎紧扎实,不露芽眼和切口(芽眼只能包单层),接芽顶部需包2层,防止扎破致接芽失水,造成接芽枯死。在操作前使用酒精棉片对嫁接刀进行消毒。
3 接后管理措施
3.1 抹砧及剪除花穗
嫁接完成半个月后左右,定时检查并及时抹除砧芽,“引水枝”抽出的花穗需剪除,减少砧木树体营养消耗,保证砧穗接口愈合及接芽抽梢生长营养的供给。对于接芽未成活的砧木,预留并培育2~3枝砧芽,分布合理均匀,可用于以后再次嫁接。另外第1次抹芽时,在伤口涂食盐水(1∶1),可抑制砧芽再次萌发。
3.2 挑膜放梢
接芽萌发生长以后,通常会将薄膜冲破并向外生长,其少数接芽未能冲破薄膜,可用尖锐工具挑破薄膜,让接芽生长。
3.3 成活接穗整形
接穗成活后,可根据树形要求和抽梢情况进行合理修剪整形。当接芽抽发新梢至0.2m左右,可进行“摘心”处理,处理后新梢顶芽芽眼向外;此处理增加分枝,促发粗壮分枝,定向选留2~3个健壮分枝,空间分布合理,培育成主干分枝、层次分明、半矮化的丰产树冠。
3.4 保护枝干和新梢
“角砧”龙眼树,接后要用木棒支撑固定砧木接口上部树体,防治风雨天气吹倒树体打断接芽或接穗新梢;嫁接后砧木树干易暴晒在夏季烈日下,可用杂草、枝叶、稻草遮盖或捆扎向阳面的斜生枝干。随着接穗枝条增长和径干增粗,砧穗接口薄膜会出现捏紧内陷现象,这时需及时“解膜”处理,一般3~4月的春接,9月左右可进行全部解膜,此操作利于接穗新梢正常生长。
3.5 肥水管理和合理套种
嫁接后1个月内不得施肥,萌发新梢后,可酌情施用复合肥,薄量多施,每次抽梢需施肥一次。肥料以水肥为主,可适量施以速效肥,并辅以根外追肥。春夏新梢抽发前,每株施加水肥约50kg+0.5kg尿素,秋梢抽发前水肥另追加氯化钾0.5kg+钙镁磷肥0.5kg,嫁接当年可施肥4~5次。接后第2年水肥施量需增加,并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花芽分化,为第3年投产打好基础。做好高换果园灌溉和排涝工作,高换龙眼树间空地可套种豆科绿肥作物,抑制杂草生长和保持土壤湿润,割青或翻耕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果园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生态条件[5]。
3.6 病虫防治
嫁接成活后,抽出的新梢易受到病虫危害,应注意防治霜疫霉病、叶斑病、鬼帚病、木虱、荔枝椿象、荔枝蒂蛀虫等病虫害。可选择甲霜灵6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40%毒死蜱800~1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进行防治,新梢抽发时按上述农药喷雾保护。若有鬼帚病,一经发现,予以摘除销毁。
3.7 锯除“引水枝”
嫁接芽第1新梢成熟到第2次树梢生长充实以后,可以锯掉“引水枝”枝叶量的一半,减少高温干旱天气带来的影响,避免嫁接树体过早锯掉“引水枝”引起树体死亡,定期抹除其萌芽,待次年3月左右锯除全部“引水枝”。截锯“引水枝”时,切口要平整,防止虫卵寄生。
4 结语
龙眼是泸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其晚熟龙眼种植地域物候条件得天独厚。结合龙眼良种高换工作实际,实践总结出适合泸县龙眼产业发展的高换模式,因地制宜,科学管理,从而提高龙眼良种高换接种成活率,加快泸县龙眼产业提档升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