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2020-12-18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杨晨丹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杨晨丹
相比于固有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声音、图像、文本以及视频等结合于一体,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此满足学生视觉与听觉的感官需求,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印象。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进行以下分析。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高境界当属于“乐学”。只有拥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乐于学习,才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学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固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主要以“一刀切”“灌输式”等单一方式为主,教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传递,难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难以被激发,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计算能力的提升。为此,合理引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为学生展现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直观观察数学知识,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提升,进而让学生发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课间做操排队的视频资料,并提出有关视频问题,如“为什么不管怎么排列队形,每组人数都不能统一呢?”学生在观看完视频资料之后,引发大胆猜想,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可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当中,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又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旋转”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播放迪拜塔旋转视频,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学生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让学生从此爱上数学学科。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学数学学科有着显著的抽象性、复杂性特征,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幼小,思维能力十分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数学教学的难度。为此,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立足于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并将数学课本中不能实际操作的现象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定义等内容,转变成形象、生动的动态知识,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降低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断提升,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关于“射线”的知识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能正确理解“无限延伸”的本意,导致学生对“射线”知识内容理解不深,给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造成阻碍。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大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以亮点为开始,向一端进行延伸,并呈无限延伸的状态,将其变成一条亮线,此亮线逐渐延长,直至延伸出大屏幕以外。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射线”的基本概念,强化了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夯实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只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要在数学教学中强化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趣味化问题情境,通过借助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将复杂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立体,有助于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学生在强烈的学习动力的驱使下,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学生日后发展。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长方形面积”有关知识点时,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提出“若在教室中铺设地板,需要多少块地板”等有关趣味问题,并发挥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等方式对教室面积加以计算,同时结合所学知识,计算出所需地板的块数,提升学生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开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基础、接受水平等多方面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才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