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谷县渭河川道区地膜马铃薯复种莴笋栽培技术

2020-12-18李秋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甘谷县莴笋渭河

李秋兰

(甘肃省甘谷县农业农村局,甘肃甘谷741200)

甘谷县渭河川道区为典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90d 左右,年均气温10.4℃,年降水量375~400mm,主要集中在6—10月,年日照时数2128h,土壤为中层黄绵土。近年来,由于高原夏菜品牌的影响,甘谷县的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3年都以3%和5%的速度增加,年经济产值的增幅超过了8%。为了更好地服务蔬菜产业,2018年甘谷县农业农村局在新兴镇雒家村示范地膜马铃薯复种莴笋技术0.667hm2,通过高垄地膜覆盖套种马铃薯,马铃薯收获后复种莴笋,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对甘谷县渭河川道区丰富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早春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1.1 选种播种

选用国家农技部门推广的早熟抗病品种,马铃薯“早大白”等早熟优良种薯用种量为2250kg/hm2。播前用相当于种子重量1/10的草木灰或豆粉进行拌种,晾种2h 后即可播种。将处理过的种子按行宽70cm、穴距40cm 开沟点播,沟深5~10cm,每穴点播1块带芽种薯,按照窄行种植带起垄覆膜,垄宽60~70cm,沟宽30~40cm,完成一垄双行播种后喷洒杀虫剂吡虫啉或啶虫脒后用100cm 宽的地膜压土覆盖,覆膜要求整平、贴紧、压严。

1.2 基肥

施加优质有机肥施或腐熟的农家肥不低75000kg/hm2。有机肥要求正规企业生产,农家肥要求充分腐熟。氮肥总用量的50%、大部分磷肥、钾肥基施,施加尿素1.5kg/hm2、生物肥料525kg/hm2、硫酸钾225kg/hm2、磷二铵225kg/hm2。

1.3 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在开花前,结合浇水追肥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中旬块茎膨大期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等高效肥料两三次,促进养分向块茎转移。

1.4 浇水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地膜马铃薯生长期需浇水3次,第一次在完全出苗后,第二次在第一次浇水后一个月,最后一次在地膜马铃薯封垄时进行。

1.5 病虫害防治

1.5.1 晚疫病 晚疫病在雨水多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易发生,当温度为20℃左右时蔓延最快。用波尔多液喷射有显著效果。

1.5.2 早役病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由链格孢属茄链格孢引起,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mm。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植株成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有的地区其为害不亚于晚疫病。防治方法:适当早收或进行轮作倒茬,使用抗病品种。

1.5.3 虫害 以地老虎、蟆姑为主。地老虎为害幼苗,蟆姑为害薯块。在出苗前用毒饵杀成虫或堆集嫩草于畦上诱杀其幼虫。出苗后再培土时先撒毒饵,然后立即培土,效果都很好。

1.6 收获

待地膜马铃薯的垄龟裂后视市场行情随时采挖,采挖前将地膜统一回收,上缴附近的废旧农膜回收点以旧换新。采挖时要注意,商品薯要防止机械损伤。采挖后根据大小进行分级销售。

2 复种莴笋栽培技术

待早春地膜马铃薯收获后对地块进行施肥翻耕、平整、晾晒,择时移栽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甘谷鸡腿白等,6月份通过覆盖麦草或遮阳网进行播种、育苗、移栽。

2.1 育苗

2.1.1 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排水保肥能力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基施腐熟农家肥75000kg/hm2,配合施肥进行深翻,并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2.1.2 种子处理 夏天育苗时,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可以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6~7h 后用湿布包好25℃左右催芽至80%种子露白。或用凉水将种子浸泡1~2h 后用湿布包好,置于冰箱冷藏室3~4d 即可进行播种。

2.1.3 播种 一般苗床用种量为1.2kg/hm2,秋莴笋播前先将苗床浇湿浇透,播种后覆盖1层薄稻草或深色遮阳网。出苗前确保地面全覆盖,出苗后盖浅色遮阳网。待幼苗出现3片真叶时,可以适当去掉遮阳网进行炼苗。移栽前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2.2 移栽与田间管理

移栽时,对收获过地膜马铃薯的地块进行施肥、翻耕,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75000kg/hm2,深翻整平,做成宽1m 左右的高畦。充分晾晒两天后覆膜等待移栽莴笋苗。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苗龄一月以内进行移栽,因莴笋以嫩株上市,所以苗太大缓苗时间长会影响莴笋茎的增粗。移栽时按照株行距25cm×30cm 进行。选择阴天或下午移栽后,及时浇定苗水,并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缓苗后撤去。少中耕、浅中耕,保持土壤湿润,多施氮肥。

2.3 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叶面淡黄绿色圆形病斑、背面白色霜状霉。及时施用杀菌剂,施药时应注意保护剂和治疗剂混合施用。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防治。

炭疽病:叶背灰褐色病斑,后变为淡红色椭圆形斑。用溴菌清、咪酰酐等防治。

虫害:莴笋的虫害发生较少,主要有蚜虫、白粉虱和菜青虫,以及美国斑潜蝇。蚜虫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进行防治;白粉虱、菜青虫、斑潜蝇可用甲维盐等药剂防治。

2.4 采收

茎充分肥大后根据市场行情随时采收嫩株上市。为了确保适口性,茎不易超过8cm。也可提前摘除生长尖,促使茎的增粗,防止徒长,在开花前收获出售。

3 小结

甘谷县渭河川道区新兴镇雒家村示范推广的地膜马铃薯复种莴笋技术,前期地膜马铃薯商品薯的平均产量为60.270kg/hm2,按市场价格1.2元/kg算,经济收入为72324元/hm2;后期莴笋平均产量为30450kg/hm2,按市场价格2.2元/kg 算,经济效益66990元/hm2。地膜马铃薯复种莴笋技术的毛收入为139320元/hm2,据统计比传统的地膜马铃薯复种其他叶菜类增加了21300元/hm2。因此,可以在甘谷县渭河川道区推广地膜马铃薯复种莴笋技术。

猜你喜欢

甘谷县莴笋渭河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莴笋开胃增食欲
甘谷县2020年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报告
Jenny's expedition diary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Gu Qingsheng,the guardian of Shennongjia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如何挑选莴笋
甘谷县一男子冒充多重身份行骗涉案30万余元被刑拘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