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0-12-18甘肃省敦煌市南街小学甘巧霞
甘肃省敦煌市南街小学 甘巧霞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以数字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对新的数学问题缺乏良好的知识贯通和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小学数学老师要深入总结教学经验,通过积极的教学创新途径增强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运用情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的传递如果仅仅通过老师的讲解,那么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仅仅停留在书本文字的表面,没有在头脑中构建起数学知识体系。针对这一教学实际,可以通过情境问题来营造良好的独立思考氛围,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情境当中,积极动脑,开展深入的探索学习。
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情境问题。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简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然后提出问题:“哪些物体是由不同图形组合而成的?”老师在学生踊跃回答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如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小房子,并给出房子正面和屋顶的底边长和高,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利用已经学过的多边形面积公式来求得房子侧面的面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图画动脑思考,从而发现可以先计算不同简单图形的面积,再相加的方式求得结果。学生在情境问题的启发和思索中养成了独立思考数学知识的习惯,显著提高了思维能力水平。
二、运用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实践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更好地感知数学、理解数学、思考数学。运用生活实践方式开展教学时,要保证生活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去亲身体验位置的含义和特点。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地图找到指定的位置,引导学生联系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找到表达准确位置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方向,如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等,或者距离,如800 米、1 公里等,还有参照物,如某个商场等,表达某个确定的位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地图上标记出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并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出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确定位置的基本技能后,可以布置独立思考任务,如当遇到有人问路时,要如何准确回答,才能够帮助对方尽快找到相应位置?学生思考后会形成准确的位置观念,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学习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三、运用翻转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采用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老师的教学进程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形成,局限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数学老师可以通过翻转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先思考、后听讲的学习途径。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学习方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查找和整理轴对称和平移的相关素材。学生在翻转学习中,通过利用互联网、课外书等,总结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在平移后所形成的新图形。学生在翻转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疑问,如:轴对称图形在左右平移和上下平移后,所形成的新图形为什么会有差异?在整理资料的同时进行独立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运用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时,数学老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主题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思维锻炼环境,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理解物体的特点,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物体说一说”的活动,通过让学生从空间的角度去认识物体,并独立思考不同物体在位置、方向、图形等方面的差异,如老师把魔方、玩具汽车、皮球、水杯等同时摆放在讲台上,鼓励学生在活动当中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描述物体,从而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老师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给观察物体最细致的学生奖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性和复杂性特点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挑战。在素质教育发展目标下,小学数学教育在原有的知识传递的基础上,需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