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化途径
2020-12-18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中学黄小梅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中学 黄小梅
初中数学课程作为衔接小学和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强化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基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理念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落实“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概念,创新优化教学设计,挖掘学生潜力,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心得。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丰富课堂体验
随着初中校园各类教学设备的普及和硬件提升,为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基础。通过信息技术辅助设备和网络平台,教师可以整合丰富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借助多媒体设备转化为具体的图形、线段和图像,进一步降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难度。其中,几何画板作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数学教学辅助教具,在这些方面表现不俗,是初中数学教师进行几何问题教学的良好助手。
例如,在学习“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相关教学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和视频(常见的斑马线、铁轨、横格纸等),创设生活化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向学生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直线平行的定义,那么相互平行的一组直线之间有何性质?若两直线平行,截线过直线产生的各种角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让我们动手试一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画板换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加一条截线与之相交,标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通过几何画板测量这些角的读数,得出与教材内容相符的结论。这样数形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用“运动”的角度观察、从精确的方向分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
又如,在学习“圆周角与圆心角”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画出弧AB,使∠AEB为圆周角,∠AOB为圆心角,点E位置不断移动,让学生测量∠AEB的大小,观察∠AEB、∠AOB之间的数量关系,合理想象和猜测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规律。这样进行教学,教师结合几何画板的应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引领式导学教学,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问题导学法是基于“以学定教,动态生成”策略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以问题作为“钥匙”,结合教学内容“穿针引线”,带领学生逐步拓宽数学思维,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达成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逻辑体系、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优良途径。
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开展问题导学教学。问题一:大家能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吗?(学生回答180°)问题二:(出示正方形)针对这个正方形,大家怎么求内角和呢?(学生回答:通过量角器测量,或者四个内角为90°,相加得出360°)问题三:如果是五边形、六边形,在没有量角器的情况下,你将如何进行内角和的求解呢?(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将其分成三角形求解)问题四:如果有一个封闭多边形,其边的数目为n,你能推导出它的内角和公式吗?(学生推导得出n边形能分成(n-2)个三角形,故内角和为(n-2)×180°)最后,教师让学生把上述公式代入已经求得的三角形等图形进行结论验证,这样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知识网络及逻辑体系。
三、合作学习翻转课堂主体,激发主观能动性
合作学习基础上的翻转课堂是一种转换师生地位的新型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师生完成角色互换,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内部的沟通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章节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A、B、C、D四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材内容的学习,并通过组间协调各自认领课前导入、公式讲解、原理分析、课堂练习四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 课件并落实课堂讲解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在课堂讲解时认真记录反馈意见,将其传达给学生。这样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当代初中数学课堂应当更为开放活跃、科学高效,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将优化教学设计作为课前准备的重中之重,正确解读教学任务,创新教学手段和课堂开展模式,指导学生从更高的学习层次和学习视野实现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课堂参与热情和综合学习能力,为我国现代社会培育更优秀的数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