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0-12-18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十一中学韩淑彬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3期
关键词:所学数学知识素养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十一中学 韩淑彬

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不重视其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见解,不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而数学学习的关键便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形成数学思想,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精心研究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其学习动力。课前回顾上节所学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问题,了解学生对上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地提出问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题目,对所学内容加以复习巩固,并让学生在课下带着问题预习下节内容,边思考边学习。通过不断地提问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从中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而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对此,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视图”这节内容时,教师以茶壶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情景式的学习。让学生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茶壶的形状,回答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茶壶形状及其由何种图形组成,进而引导学生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如水杯、篮球、橡皮等。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开教学,能快速引起学生注意,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其思维,提升其思维逻辑能力。同时,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其产生探索知识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数学中的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产生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发散思维,拓展思路,有利于培养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教师出几道关于因式分解的题目,题目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寻找正确答案,教师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学习观察、发现和推导,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并使其体会逆向思维的价值与作用,了解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引导学生懂得转换思维,面对问题时应学会变通,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题,锻炼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时才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进而加深思考,不断尝试创新思路和方法,进而解决问题并从中拓展思维方式。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飞机、松树、蝴蝶、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中国银行标志、工商银行标志等,观察其特点,然后利用该特点指导学生剪花纸。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轴对称的特点剪出各种样式的花纸,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其特点,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记忆。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创新潜能,促进其思维创新。

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促使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的奥妙,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概率初步”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太阳从西边下山、某人的体温是100 摄氏度、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判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并选出完成最快、正确率最高的一组,为学生营造一种紧张激烈的竞争氛围,使其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掌握所学,并由此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常发生的抓阄、抽签、猜拳、掷硬币、买彩票等事件,应用的就是我们所学的概率知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其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然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依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其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并教导学生勇于实践,以此来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其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所学数学知识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非所学
非所学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