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

2020-12-18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3期
关键词:公式解题思想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 唐 赟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且极具抽象性思维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状况,针对学生问题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转化思想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明确地掌握数学知识点,提高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长久发展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转化思想的必要性

许多小学适龄儿童对语文有天生的好感,学习过程多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学习积极性高涨,而面对固定的阿拉伯数字和公式符号,则天然充满了恐惧与排斥,导致数学教学质量远比不上语文学科。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转化思想,让学生把对数学的恐惧转化为积极学习的兴趣,将数学中枯燥又固定的公式转化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自觉地去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去解决问题。

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数学公式,远不如将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推导过程中增加对数学的学习兴致,了解公式的来源,将其剖析透彻,在教导过程中传输给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丰富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转化思想去自主化解问题的经验,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二、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转化思想的相关策略

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把思想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出贡献。

1.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要想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学生的观念,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恐惧状态,让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数学教学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积极引导,创建宽松的学习氛围,将转化思想逐步深入教学中去,逐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养成数学思维。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加和减”的相关课程为例,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将转化思想充分渗入教学过程中去。通过题目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了解转化思想的运用。三年级中涉及的加减运算较之前学习的个位数的加减稍难,老师在进行课程引入时,可以先出几道简单的加减算式,如“1+2,3+5,7+9”,之后再给出简单的两位数相加的算式,如“10+10,10+11,10+19”,接着继续深入,如“15+18,21+35”,这样循序渐进,难度层层累积,让学生对加法有整体的概括,掌握两位数乃至多位数的加法,转变学生对数学的看法,让学生逐步了解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

2.渗透转化思想,展开数学课程教学

公式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避免不了的,不能强迫学生死记公式,而要让学生懂得数学公式的来源,甚至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公式,并运用公式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教学开展的根本目标。老师在进行公式讲解时渗透转化思想,有助于学生掌握公式之间的关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能促进转化思维的学习和运用。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例,在进行面积运算的教学时,涉及公式“面积=长×宽”,还包括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进率的解释。老师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如:“一张纸的长边为15 厘米,短边比长边短5 厘米,求这张纸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在展开教学时,同学们按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老师根据学生的正误和错误点给出具体的解题方法。有些学生出于马虎或者遗漏,可能直接计算为15×(15-5)=150,给出150 这个错误答案。老师趁机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进行讲解,教导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题目的讲解,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的重要性,逐步养成在解题中运用转化思想的习惯。

总之,转化思想的运用是培养学生逐步去认识和了解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渗透和运用转化思想,让学生学会并运用转化思想去掌握方法、解决问题。转化思想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进行锻炼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数学思想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

猜你喜欢

公式解题思想
用“同样多”解题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思想与“剑”
用“同样多”解题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