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12-17黄敬团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安全问题消防

摘  要: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消防安全问题,是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大连俄罗斯风情街的消防安全为例,探讨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问题;对策

历史文化街区是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记录着一座城市及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文化特征。当前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火灾。如2013年,丽江古城光义街发生火灾,多处古建筑被烧毁。2014年,云南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烧毁房屋242栋,烧毁古城内的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艺术品。因此,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降低甚至避免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连历史街区——俄罗斯风情街概况

大连俄罗斯风情街是一条具有俄罗斯十九、二十世纪建筑风格的街道,保留了38栋原远东白俄罗斯时的建筑,已有百年历史。该街以欧式风格建筑为主。古建筑主要有三处:大连美术馆(原大连艺术展览馆)、大连船舶技术学校、大连自然博物馆旧址。大连美术馆始建于1902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呈哥特式建筑风格。大连船舶技术学校建于1900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大连自然博物馆旧址建于1898年,建筑面积4889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为砖混结构,采用红砖、绿瓦、尖顶装饰。1996年,该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消防问题

(一)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多为砖木或纯木结构的三级、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除了砖墙和瓦顶是非燃烧体外,大量使用木质的梁、柱、屋架、楼板、隔墙等可燃构件,耐火性能差,火灾载荷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

(二)无防火分隔、防火间距,极易造成“火烧连营”,扑救困难,自救能力差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有些文物建筑周边被毗连私搭乱接各类棚、厦等,且未采取防火分隔保护措施,此类建筑一旦起火势必波及文物建筑安全。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通行或者通行不畅,一旦出现火情,消防车很难直接进入现场施救。

(三)火灾危险源多,诱发火灾因素多

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年代久远,本身没有电气线路。但在街区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违规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等问题,这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引发火灾;部分文物建筑未设避雷保护设施,存在雷击致灾的危险。

三、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解决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工作应坚持规范日常管理与强化科学灭火处置相结合、重点改造与消防规划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深入开展“打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消防车通道、安全疏散设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排查整治,确保消防车通道100%划线管理、障碍物100%清除、占用行为杜绝发生,坚决预防和遏制亡人火灾。

(二)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消防责任主体

认真贯彻《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规定,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消防主体。文物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电力管理部门推广采用先进的火灾防范技术设施,引导用户规范用电。负责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单位应当保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三)完善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标识,规范消防通道管理

规范消防车通道标识设置和日常管理工作,产权单位或者管理使用单位要在消防车通道出入路口和路面及两侧划设醒目标志标线,设置警示标识标牌,引导车辆规范停放。社会单位要结合“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加强巡查检查,及时消除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等隐患问题。

(四)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

由具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开展评估,对文物建筑内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文物建筑的火灾风险和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分析评估,结合文物建筑火灾特点和实际条件编制消防规划。

(五)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文物和消防部门联合开展木结构建筑阻燃防火技术研究和文物建筑专用消防设施设备研发;加装、修缮避雷设施;推广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视图像早期火灾报警系统、消火栓等设施;推动建立微型消防站,借助物联网、智慧消防、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加强防火巡查、日常维保和宣传培训,全面提升文物单位火灾防控能力。

(六)加强消防宣传培训

因地制宜设置消防宣传栏、橱窗,张贴防火警示标识、标牌,利用各种载体开展提示性消防常识宣传。互联网信息、通信管理等部门应当指导网站、移动互联网媒体等开展公益性消防安全宣传。

(七)提高火灾扑救能力

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使用单位应结合保护特点,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預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消防教育和灭火逃生体验,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和火灾报警、初起火灾扑救、逃生自救常识。消防机构、政府专职消防队应掌握建筑结构、火灾特点、道路状况、水源分布等情况,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的联合实战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四、结语

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是全人类的财富,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全社会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以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新的消防科学技术成果和严格规范的管理来积极面对当前严峻的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形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文物古建筑科学防火思维与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11).

[2]杜永霞.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J].安防科技,2006(08).

[3]李瑞亮,高晶.浅析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4(08).

作者简介

黄敬团,大连市消防救援支队工程师。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街区安全问题消防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
旅游体验背景下重庆下半城历史文化街发展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