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路径探究

2020-12-17刘晓

考试周刊 2020年94期
关键词:前置作业设计策略新课程

摘 要:布置前置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全面培养其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初中数学前置作业时要秉持生本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其实际学情、认知规律、学习需求等为出发点设计前置作业,提升其各项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设计策略

新课程下各学科都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而布置前置作业就是一次新的改革尝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合理设计与布置前置作业能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有助于之后的深度学习,而且还能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促使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文章介绍了前置作业的含义与作用,分析了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原则,并探讨了具体的设计策略,以期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前置作业的含义与作用

(一)前置作业的含义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记忆得更加深刻,所以都是在讲课后才安排,而前置作业则是在正式讲课前或者授课过程中布置的作业,目的并非是检验学习成果和巩固已学知识点,内容也并非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目。教师布置前置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预习知识,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学习能力、认知规律等科学设计前置作业,还要适当融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其结合自身的数学基础与生活经验吸收和内化新的知识,理解较为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推动教学环节顺利进行。

(二)前置作业的作用

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学习。教师要认识到前置作业与预习导学案的区别,在设计问题时既要有教学性,又要富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做前置作业,能熟悉和了解即将要学的知识内容,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即对哪些知识有疑问,在正式教学时有针对性的听课,通过询问教师或者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习效果与效率。其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独立性是学生做前置作业时要满足的基础要求,所以完成作业的过程对他们而言就是独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当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存在差异时,其在作业中获得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但这种不同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对或错,只是体现了学生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有助于学生夯实数学基础。学生在做前置作业时,可以熟悉后续的学习内容,提前了解各个知识点,在教师讲课时就能找到重难点,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二、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备课环节要认真研读课文,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全面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前置作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带领学生攻克教学难度。

(二)趣味性原则

是否具有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学生会更加自主地学习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初中数学学科相比小學数学不仅知识数量增多,内容也更加抽象、复杂,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时更难听懂知识,如果前置作业的内容乏味,那么学生自然难以提起兴趣,只是被动地应付教师。所以在设计前置作业时,教师要融入一些趣味元素,让作业更加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完成积极性。

(三)导向性原则

问题是组成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导向性的问题能充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也要注重问题的导向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适当转变讲解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点。

三、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突出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确保其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条件,在产生学习兴趣后,学生才能自发、自愿地专心学习,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新课程下,教师设计初中数学教学的前置作业时,要突出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立足于教学主题,设置一些有关趣味分析与研究的作业任务,让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自身潜能。关于前置作业的内容并不限于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可以是和数学发展、数学家生平等有关的小故事,或者从语言方面入手,用幽默的语言诠释作业内容,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

比如,讲解《设计轴对称的图案》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等知识,然后给出前置作业:“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美,图案设计得非常巧妙,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利用简单的基础图案设计出独特的轴对称图形呢?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自己的美术作品吧!”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家听完后都跃跃欲试,分别开始尝试各种图形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实践轴对称图案的画法,同时还能体会数学探索的乐趣,在享受学习过程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优美的图案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之美,提升其审美情趣。

(二)合理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要体现生本理念,所以在设计初中数学前置作业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差异性,根据他们的实际学情、认知规律、学习特点等合理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设计不同难度的前置作业,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而不是统一完成相同的作业,导致学困生什么都不会,学优生得不到提升,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

比如,讲解《丰富的图形世界》前,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前置作业,要求大家自学教材,了解长方体、圆柱、棱锥、棱柱等几何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数学基础,用家中的快递箱、硬纸板等制作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几何体,做完后可以尝试上色或画上各种图案,将它们变成漂亮、精美的包装盒,第二天在班内展示。这个作业是具有选择性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大多选择制作简单的几何体,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制作了较为复杂的几何体,如棱锥、棱柱等,而且有余力、感到有趣的学生可以制作多个几何体,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其主体地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注重知识的衔接性,巩固夯实已学知识

布置前置作业是一种新的预习形式,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学习内容,提高预习质量,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許多教师对前置作业的认识不足,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并未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价值。事实上,布置前置作业不仅有助于预习新的知识,还能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巩固已学知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所有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要注重知识的衔接性,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建立健全知识体系。

比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布置前置作业,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知识,找到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同时给出几道习题:“86-x=68;35+4x=83;65-(3x+5)=15;28+{3(x-5)}/2=76”让学生回顾之前的知识,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具体步骤。然后再给出变形后的题目:“86-x2=68;x2+35+4x=83;65-(2x2+3x+5)=15;28+{3(2x2+3x+5)}/2=76”。让学生尝试一步步化简和求解方程式,总结和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找到通用的规律,达到预习的目的。这种类型的前置作业能让学生在预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和复习已学知识,夯实知识基础,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

(四)适当布置开放作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以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大多选择一些基础类题目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会耗费大量时间,是对“减负”政策的一个响应,但这种方式也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束缚,特别是难以提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新性。所以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不仅要有基础类题目,还要适当增加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思维能力与品质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完成前置作业,让大家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找到最佳解题方案,提升解题效率。

比如,讲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布置了以下例题作为前置作业:“如图1,∠1=∠2,再添加一个条件,

让△ACE与△ABE全等。”该题目属于条件开放型题目,结论是固定的,但条件并不唯一,实际就是让学生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他们在小组中自由发表见解,展开交流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亲自画图实践充分发散思维,大胆设想各种满足要求的条件,将其依次列出并加以验证,最后找到能让结论成立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即“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对应相等,且两个角夹的边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对应相等,且两条边的夹角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对应相等,且对应相等的角所对应的边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布置前置作业相当于为其学习活动施加了一定的动力和压力,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主动预习,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环节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科学设计前置作业,突出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合理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注重知识的衔接性,巩固夯实已学知识;适当布置开放作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其数学知识水平以及预习效果。

作者简介:刘晓,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

猜你喜欢

前置作业设计策略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清除农村中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的低效因素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巧用前置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讨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