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0-12-17李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1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李静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新教学理念讲究学生的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数学活动,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方法,体会问题解决,因此老师应该重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真正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围绕知识的简单记忆展开,而应该向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而转变。这是当代以育人为目的教学的要求,更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讨论。

一、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学而不思则罔。”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更是关键阶段,如果学生只是单纯机械地记忆相关定理、公式、概念,而没有掌握最核心的部分——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探究性学习的运用真正将学生作为思考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亲自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实现问题的解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运用,这对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不断探究和自主解决问题上,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长久可持续发展。

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真正实现在知识体验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潜力,认真思考数学问题,品味吸收数学知识,提升探究能力。例如:在“1至5的认识”学习中,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对学生的问题提问,在学生与老师的积极互动下,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老师问:“同学们,数字‘1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呀?”这时同学们便积极回答:“像一根筷子、像一根铅笔、像一根油条、像一根粉笔、像国旗杆……”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同时“1”这一个数字也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有助于学生深刻记忆知识。老师接着提问:“‘2像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课堂你一言我一语地说“2”这个数字在生活中的形象,学生积极地参與到课堂中来,课堂气氛也被调动起来,学生在不断思考中真正实现探究式的学习。

2.小组合作,培养探究能力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组合作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在这一重要的教学形式下,学生会根据某些数学问题理清自己的思路,表现自己的见解,一边聆听,一般思考。通过合作和沟通,学生也能看到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途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反复构建,最后达成共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他们的思维升华。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的学习中,在面积公式的探究中,小组成员有着不同的思路,有的学生用一对三角形拼成四边形;有的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有的则利用割补法转变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通过小组中一起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自己动手寻找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加牢固,真正实现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自探究出数学问题。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探究能力

多媒体教学为课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它通过图文并茂、直观演示的教学优点为课堂提供了更多的趣味因素,这对引导学生观察知识、探究问题提出了便捷条件。例如:在“时分秒”的学习中,老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春晚倒计时,学生便会跟着多媒体课件朗读“10、9、8、7、6、5、4、3、2、1新春快乐”。随着多媒体的展示,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感受“秒”的时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时、分、秒进率的探究中,也可以巧妙地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相结合,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内心对新知识的渴望,通过观看视频中时针、分针的运动,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展现自己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数学问题思考中真正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不断尝试新的知识,获取更多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在不断探究和不断思索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不断探究数学的奥秘。

参考文献:

[1]纪文胜.有效探究,活化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4):36-37.

[2]梁炳辉.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126.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