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2020-12-17杜丽萍
摘 要:在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学科的基本教育目标,而写作能力则是指初中生围绕写作主题去整理语言素材,构思与创作的脑力活动,作文也应该是学生表达个人思想感悟、情感经历与成长体会的文本载体,应该切实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切实解放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写作。本文将分别从组材、构思与创作三个环节去分析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客观来讲,现阶段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发育情况并不理想,他们并不擅长将语言素材整理成个人语言,难以随着自身的真实想法去组材、写作,习惯了通过片面拔高作文立意、堆砌现成素材的方式去写作文,而这显然是无法写出具有学生个人风格、内容充实完整的好作文的。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则要重新引导学生去分析写作文的基本要素,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文,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求去整理特定材料,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创作,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
一、 组材准备阶段,开阔学生写作视野
组材是写作文的前提条件,也直接关系着初中生写作思维、表达能力的发育情况。试想一下,如果初中生尚未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那么即便他们内心产生了澎湃的情感、丰富的成长智慧,也很难通过精确的语句去表达个人所思所想与成长经历。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则要及时引导学生整理语言素材,以便逐步开阔学生的成长视野,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写作。
(一)组织生活观察活动,让学生学会写实
生活观察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认识所组织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使用书面语言去记录生活,使其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此,也可逐步优化学生的生活认识,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成长。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生活观察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成长体会,以便让学生学会写实。
就如在“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组织了一轮生活写生活动,让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以便切實丰富学生的生活认识,使其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生活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先选择一处对自己有意义的自然景观,比如可以选择令自己心静、舒适的自然景物,也可记录自己在旅行活动中所见到过的自然美景,亦或者是令自己深深震撼的自然景观,等等。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此基础上,学生则可以自主确定写作主题,而这就有利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带着真情实感去写作文,详细描绘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
(二)组织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学会积累
阅读一直都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活动,而且阅读材料的体裁、数量极为丰富,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写作主题去整理丰富的文本材料,据此了解撰写某一类文本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据此实现自主创作,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整理,为书面创作做好充足准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写作要求及时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顺利引导学生完成书面表达任务。
在“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一课教学中,待学生完成生活观察任务、详细记录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景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整理写景作文,通过阅读去分析其他人是如何描写自然景观的。为此,学生则可通过写景主题的文本阅读活动总结出文人惯用的写景顺序、写景手法,分析对方是如何实现寓情于景的,由此实现个体构思,分析自己应该如何去表达自然景观的景物特征,结合前期的写生观察活动确定具体的写景顺序,初步确定作文的整体结构,优化各个段落的过渡方式。
二、 构思创作阶段,发散学生写作思维
构思是构造文本布局、语言表达方式的思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脑力活动,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质量高低。然而,初中生很容易陷入写作瓶颈,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失去创新意识,很容易照搬现成素材,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对此,初中语文教师便要重视构思指导环节,切实启发学生,唤起学生的写作灵感,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创设写作情境是优化学生写作思维、唤起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因素,理想的写作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成长经历,促使学生产生多元的写作灵感,使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去写作文。如此,则可很好地优化书面表达效果,让学生写出情感真挚、内容丰富与思想深刻的优质作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及时创设写作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以便切实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创作。
就如在“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轮趣味游戏,即每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个学生负责通过简笔画画出某个人物的肖像画,可通过夸张手法去突出对方的外貌特征,另外一名同学则需由此猜测同伴所画的具体人物。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先制定一些人物名称与人物画,每轮会安排六组同学在黑板上画画,由此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及时分析人物特点。通过这一趣味游戏,让班里的学生都兴奋、激动起来,且顺利进入写作情境之中。通过游戏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人物形象特点、描写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实现有效写作。
(二)组织小组讨论,发散学生写作意识
小组讨论活动是发散学生写作思维,使其共享书面表达经验的重要环节,它并不是让学生照搬同伴的写作思路,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活动共享成长经验,使其在同伴的启发、帮助下确定具体的写作方向,设计规范的作文大纲,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某个作文主题的写作方向、切入点,共享作文素材,讨论作文布局结构、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写作意识,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就如在“写作:抓住特点介紹动物”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本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实现了自主思考,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这就可以很好地丰富生生互动,有利于促使学生积累有效的写作经验。其中,有一个小组的内部讨论十分有效,每个成员都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突出动物特点的方式方法。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塑造一个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据此突出某类动物的特征;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通过自己与某类动物的相处过程去突出动物的形象特点,可以使用一些拟人化的语言去展现动物形象,等等。通过组内讨论,这个小组的成员都产生了新的想法,主动借鉴了同伴的优秀写作思路,切实优化了个人作文内容。
三、 作文生成阶段,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待组材、构思活动结束之后,初中语文教师便要全面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创作作文,使其通过前期的素材积累、书面构思去写作文,保证学生可以将创意落到实处,还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书面写作技巧,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制定弹性写作周期,展现学生真情实感
由于初中生的写作灵感、情感爆发时机不同,所以他们需要在特定时间点下甚至是某种特定环境中写作文,以便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综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写作需求,制定弹性的写作周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创作时间,让学生在最舒适的状态下写作文,以便及时展现学生的真情实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创作风格,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积累有效的写作经验。
就如在“写作:记人叙事线索清楚”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如何记人叙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七天的写作周期,即学生要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学会按照时间线索去记人叙事,且要明确叙事主题,学会有重点、针对性地去叙事、写人。因此,班里学生需要留心观察生活,使用书面文字去记录生活中的人事物,而弹性的写作周期则可让学生在灵感最充沛的前提下写作文。
(二)完善作文评改指导,积累有效写作经验
作文评改,是指针对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进行即时修改、指正的教学活动,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及时修改作文的布局结构与语言表达方式。在过去,初中语文教师会通过统一的作文讲解去指出学生所存在的共性写作问题,缺乏针对性,而且也很少监督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导致学生无法归纳写作经验,难以真正实现书面创作。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则应该及时组织作文评改指导活动,既要围绕学生个体认知去组织写作指导,也要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修改任务,使其对比写作心得,总结写作经验,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上述“写作:记人叙事线索清楚”写作教学中,为了切实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评改,以便及时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总结有效的写作经验。比如,有的学生叙事缺乏主线索,导致作文内容混乱无序;有的学生则没有在作文中突出人物形象,将事情过程写成了一篇流水账。对此,教师要逐一指出学生作文的写作问题,以便及时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写作。而且,待得到确切的修改意见之后,教师还要监督学生修改作文,使其对比两次写作效果,引导学生归纳写作经验。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客观分析学生在组材、构思与创作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生活观察、阅读指导不断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情况,也要通过情境创设与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构思,通过弹性写作周期引导学生写作文,及时组织作文评改活动,逐步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与表达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写作潜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准备。
参考文献:
[1]范少杰.改进教学 开放训练——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宁夏教育,2018(5):63-64.
[2]李阳.“生活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3]温婷.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4]马步清.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杜丽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市教育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