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教育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例研究

2020-12-17康辉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康辉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具备良好的品德,而如何在道德与法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教师应以《教师教学用书》内容为核心,领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再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策略进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我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备核心素养,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正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因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培养内容相一致,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核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创建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深入钻研《教师教学用书》,切实领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教师在开展品德教育时,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丰富自身的法治知识、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品德意识、社会情感、道德正义,进一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同样需要制定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教师应先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特别是《教师教学用书》能够对教材进行整体性的解读,并对教材的使用提出整体性的建议,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过程。另外,《教师教学用书》还提供了优秀的教学案例,教师能够通过案例汲取更多的教学经验并应用于教学中,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采取故事等形式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素养

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可知,安排了大量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绘本故事,能够让小学生通过简单的故事形式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充分应用教材表达的教学理念,利用故事的教学策略,在促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中的《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内容编制成儿童故事,通过故事感染学生的思想,从而形成“爱劳动、爱集体”的良好品德。比如编制的故事内容为:描述一个班级值日生懒惰、忽视集体荣誉的表现,这位学生经常在值日时偷懒,导致其他学生踩到地上的水果皮后摔倒。最后,这位学生也因为自己的偷懒而摔倒。教师引导这位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后,学生发生了改变,偷懒转变成了勤劳,经过他的打扫,班级环境变得清洁、明亮,并且促进班级成为学年先进班级。通过这样的故事创编,能够让故事感染学生思想,成为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学生。

三、创建生活式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体验生活感悟道德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度较低,如果教师利用学生未知的事物讲解课程内容,学生会因为自己的不理解而无法掌握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引入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内容中掌握知识点。教师鼓励学生去体验生活,通过实际参与能够让学生从中感悟道德理念,从而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提高道德意识[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中的《大家排好队》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排队、他人插队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插队时自己的情绪,并认知插队行为的错误,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实践可知,小学生在排队时,其他学生插队引起了后面所有同学的不满,并向教师指责学生的插队行为。此时,教师应及时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认知插队的行为是错误的,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2.模拟生活情境丰富学生道德认知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还可以采取模拟生活情境的办法,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情境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教师再及时给予道德教育,实现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另外,教师在模拟生活情境时,可以让学生表述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满事件,根据此事件创设生活情境,目的是利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通过实际事件的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深刻感悟道德理念,使道德与法治质量大幅度提升。

例如,教师先采取提问学生的策略:“你们在生活中发生过让自己很不高兴的事件吗?”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提问回忆自己的过往。比如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抢我爱玩的玩具”,教师可以利用此事件创建生活情境,准备好一个玩具,让两个学生到台前来,只给学生一个玩具,教师此时告诉学生:“可以玩玩具了”。两个学生立即抢起玩具来,由于学生间的力度差异,力度较强的学生抢走了玩具,另外的学生会带着不满的眼神看着教师。教师此时提问学生:“你是不是很生气?”学生点头,教师再命令拿到玩具的学生将玩具给生气的同学玩,教师再提问给玩具的学生:“别人把你玩具拿走了,是不是很生气?”教师此时引导学生:“你们可以根据玩具选择两人共同玩乐的方式,试着一起玩,看看会有什么感受?”两位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创建出新的玩法,两人玩得很开心。教师此时再引入道德教育:“自己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快乐,还能交个好朋友,你们觉得呢?”由于两人玩得很开心,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实现了素养的培养。

3.利用文本绘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较弱,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可以利用文本绘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文本绘画感受道德理念。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用相应的文本绘画,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中的《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两幅图片:干净的教室、东西摆放较为零乱的教室,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想在哪一个教室里学习呢?”学生选择干净的教室,此时教师引入道德教育“你们想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需要怎样做呢?”学生会各抒己见,而回答的内容都与保持室内环境相关,从而实现了学生具备道德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教师应考虑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学习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在教学中受到道德理念的感染,使核心素養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汝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7):23-24.

[2]崔梅.论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转变[J].成才之路,2018(14):32-33.

注: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品德教育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例研究》,课题立项号:LX[2019]GH02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