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模型

2020-12-17韩贝宁马婧宇梁青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中学生

韩贝宁 马婧宇 梁青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38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样本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对其体育锻炼满意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p<0.01)。2)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在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學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中介效应占比为72.22%。3)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及其体育锻炼满意感的负向影响作用均显著(p<0.05)。结论:1)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与其体育锻炼满意感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2)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可以直接正向影响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也可以通过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对其体育锻炼满意感起间接影响作用。3)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直接作用及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的影响作用均受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调节。

关键词: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

中图分类号:G 804.8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438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sults: 1) the service-oriented leadership behavior of P.E. teachers in the sample middle school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ports achievement goal of the samp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ports achievement goal of the samp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ir satisfac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p < 0.01). 2) The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the service-oriented leadership behavior of P.E. teacher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the samp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accounted for 72.22%. 3)The product of the service-oriented leadership behavior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 of the samp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sports achievement goal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 of the samp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 0.05). Conclusions: 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rvice-oriented leadership behavi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sports achievement goal of the samp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2) The service-oriented leadership behavior of P.E. teachers in sample middle schools can directly and positively affect the satisfac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it can also indirectly affect the satisfac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through the goal of sports achievement. 3) The direct effect of service-oriented leadership behavior of P.E. teachers in sample middle schools on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ir achievement goals are all moderated by their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service-oriented leadership behav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satisfaction

1   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学生面临着新的课业压力,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体质健康问题有所凸显。例如,有研究发现,在1991—2010年的20年间我国中小学生的肺活量水平、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总体上均有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和视力不良检出率则呈上升趋势[1];2014年我国中学生中的男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仍然持续下降, 但女生及格率表现出上升趋势[2];2017年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3.4%[3],而2018年山东省16~18岁青少年体质健康总体水平虽然优于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全国水平, 但整体有下降趋势[4]。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体育在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上被寄予厚望,有研究者认为,最能直接地有效改变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存在的问题的突破口就是体育教师[5]。本研究试图以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为切入点,探讨其与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相关关系(本文中“体育锻炼”泛指中学生在体育课和体育课外的所有体育活动),以及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作用机制,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和激发中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提供思路。

1.1  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满意感的相关性

目前,服务型领导行为与员工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普遍,Washington[6]的研究证实了服务型领导行为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还有学者研究发现[7-9],服务型领导行为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团队创新行为及组织行为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服务型领导行为能够通过多种中介变量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10]。该方面的理论逐步延展到了教育领域,出现了与学生学习满意度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师生互动满意度[11]、教学方法满意度[12-13]和教学质量满意度[14]等,而仅有个别学者从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15]和体育教育质量[16]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基于以上,“服务型领导行为”所体现的内涵与教师职业素养存在一定的契合度,因此,本研究从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的角度探讨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形成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1: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可以正向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满意感(H1)。

1.2  运动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

成就目标理论是指个体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目的,是社会认知理论在学习动机研究中的一种体现[17]。已有研究认为,服务型领导会影响下属模仿其态度和行为[6],即当学习者感知到学习内容的价值时,学习者会从中得到更多的鼓励并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产生更高的成就目标;且一旦学习者认为已经实现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学习目标,将更有可能对学习感到满意,间接体现了服务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个体的成就目标。还有研究表明,教师的相关行为会显著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及对成就目标的感知[18],且成就目标对生活满意度[19]、学习投入[20]及学业成就[21]均有正向影响作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成就目标是指个体在受外界影响后产生驱动自身追求成功的一种潜在动力,而这种动力在促进自身获得成功后会使个体产生极大的满足感。结合本研究,运动成就目标是个体从感知成功到付诸行动再到获得成功的一个中介因素,因此,以运动成就目标为中介变量,有助于揭示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机制。基于以上,提出研究假设2: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可能会通过运动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产生间接影响(H2)。

1.3  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调节作用

体育锻炼主观体验是个体在进行体育锻炼后的印象和感受,是体育锻炼者参与体育锻炼后对自身能量消耗、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等方面的主观评价[22]。体育锻炼积极的主观体验能够内化为促进个体反复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并能够促进个体坚持参与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消极的主观体验则会使个体出现排斥和抵触体育锻炼的心理,会负向影响个体坚持参与体育锻炼[23]。情绪记忆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记忆是由记忆系统中的过去经验(图式水平、知觉水平)与情绪共同构成的,这种情绪记忆有助于个体对自身外部世界产生新的认知,并可能指导其行为[24],这从侧面体现出体育锻炼主观体验会对个体的体育锻炼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同时,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可提升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知觉流畅性与行为效能感,促使个体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来维持满足感和获得感;且研究证实了体育锻炼主观体验是影响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调节变量,有助于个体感知体育锻炼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功效,促进其保持稳定、自觉和規律的体育锻炼行为[2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由具体情境引发的情绪体验能影响个体行为决策、行为表达与行为知觉,结合本研究来看,个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可能会有效调节其体育锻炼行为及体育锻炼满意感[25-26]。因此,在研究中引入体育锻炼主观体验这一调节变量,有助于揭示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影响机制的个体差异。基于以上,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3: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可能在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及其运动成就目标的相互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直接效应及运动成就目标的中介效应均会受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调节(H3)。

综上可见,中学生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但目前面临着新的升学压力,在此背景下针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锻炼心理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角度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进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但上述研究表明,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满意感的提升,且体育锻炼满意感可能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因此,为进一步明确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形成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模型(如图1所示),从多因素角度既分析行为因素(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的直接影响,也分析认知因素(运动成就目标)和感知因素(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本研究结合管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对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抽样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重点分析抽样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抽样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调节作用。以此探究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是如何影响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这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影响机制,而且对引导样本中学体育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所调查中学的抽样班级班主任的辅助下,对抽样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为87.6%。其中:男生为198人(占比约为45.21%),女生为240人(占比约为54.79%);初中一年级学生为44人(占比约为10.05%),初中二年级学生为208人(占比约为47.49%),高中一年级学生为93人(占比为21.23%),高中二年级学生为93人(占比约为21.23%);调查对象年龄为12~18岁,平均年龄为(14.39±1.35)岁。

2.2  研究方法

2.2.1  服务型领导行为量表

高中华 等[27]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了服务型领导行为量表的原始量表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分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四因子模型与其他几个模型相比,四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最佳(Χ2/df为2.36,SRMR=0.06,RMSEA=0.07,CFI=0.88,NNFI=0.86),这表明服务型领导行为与其他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在信度检验方面,克朗巴赫(α)值为0.71,说明该量表信度较好。本研究依据该量表进行了适当调整,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以1~5分分别对应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所有题项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表示样本中学生对其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满意度越高。

2.2.2  体育锻炼主观体验量表

体育锻炼主观体验量表共包括3个维度:积极、消极和疲劳,共计12个条目,Mcauley等[28]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该量表进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3个维度的因子载荷分布范围分别在0.69~0.83、0.55~0.85和0.67~0.87;通过维度间的相关性检验发现,积极维度与消极维度(r=-0.52)及疲劳维度(r=-0.13)呈负相关,消极维度与疲劳维度呈正相关(r=0.38),这表明该量表效度较好。在信度检验方面,3个维度的克朗巴赫(α)值分別为0.86、0.85和0.88,这表明该量表信度良好。此外,程韵枫 等[29]在研究中对调整后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量表进行了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KMO=0.899,Bartlett球形检验(Chi-Square=

10 711.395,df=28,p<0.001),累计贡献率为80.046%;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Χ2/df=2.462,SRMR=0.023 9,RMSEA=0.076,CFI=0.982,NNFI=0.974,IFI=0.982),这说明调整后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在信度检验方面,克朗巴赫(α)值为0.921,分半信度为0.712,说明调整后的量表信度良好。本研究借鉴程韵枫 等[29]在研究中调整后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量表,即选取该量表的积极维度指标与消极维度指标,并将消极维度指标反向计分,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以1~5分分别对应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满意感越高。

2.2.3  运动成就目标量表

运动成就目标量表包括3个维度:任务目标、自我关联目标和他人关联目标,共计9个条目。姒刚彦 等[30]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此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3个维度的因子载荷分布范围分别在0.557~0.721、0.543~0.756和0.435~0.768;通过3个维度的相关性检验发现,他人关联目标与任务目标(r=-0.014)及自我关联目标(r=0.015)相关性极低,但任务目标与自我关联目标显著相关(r=-0.345)。此外,通过运用教练员定性评价与运动员问卷得分结合的方式进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教练员的评价与运动员问卷得分较为一致,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在信度检验方面,通过重测法对各维度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任务目标、自我关联目标和他人关联目标3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858和0.869,这表明该量表信度良好。在本研究中,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所有题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运动成就目标越高。

2.2.4  体育锻炼满意感量表

训练与比赛满意感量表共包括6个题目,其中第5个题目反向计分[31]。同时,有关效度方面的研究[32]表明,训练与比赛满意感与一般生活满意感显著相关(r=0.39),说明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训练及比赛满意感与个人自尊(r=0.25)、集体自尊(r=0.50)及教练支持(r=0.27)显著相关,这些相关方面均为该量表的效度提供了支持。在信度检验方面,克朗巴赫(α)值为0.75,这说明该量表的信度较好。在本研究中,对该量表进行了适当调整,例如,将“训练比赛”调整为“体育锻炼”,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得分相加分数越高代表样本中学生对体育锻炼满意感水平越高。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AMOS 22.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辅以SPSS插件PROCESS对模型进行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1.1  信度分析

运用AMOS 22.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服务型领导行为量表中FWX7与体育锻炼满意感量表中MYG5、MYG6的标准化因子负荷量小于0.5,因此,予以删除。剩余题目标准化因子负荷量均符合Hair等[33]研究中大于0.5的建议。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检验使用组合信度(以下简称“CR”)更具有可靠性,由表1可知,本研究中的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体育锻炼主观体验、运动成就目标和体育锻炼满意感的CR值分别为0.890、0.875、0.939、0.913,均在0.9左右,这表明内部一致性较高。此外,内部一致性检验还可通过克朗巴赫(α)值来进行检验,本次测得克朗巴赫(α)值分别为0.889、0.874、0.939、0.912,表明此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3.1.2  效度分析

由表1与表2可见,CR值分别为0.890、0.875、0.939、0.913,AVE分别为0.575、0.467、0.633、0.725,这说明本研究问卷的收敛效度较好。将AVE开根号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VE的平方根均大于相关系数,即AVE均大于相关系数的平方。因此,本次研究中的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研究采用的是自评式问卷,因此,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的可能。为了控制共同方法偏差,在指导语中明确本问卷为匿名填写,同时在测试题项中设置反向计分并由抽样班级的班主任配合完成问卷的填写和收集。首先,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将包括服务型领导行为、运动成就目标、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和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全部题目得分统一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计算出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5个,解释了67.62%的变异,第1个因子的解释变异量为21.24%,远小于40%的临界值;随后运用AMOS 22.0将所有题项建立在一个单因子模型上,结果显示,Χ2/df=9.506,GFI=0.573,TLI=0.653,CFI=0.68,AGFI=0.502,NFI=0.656,IFI=0.681,RMSEA=0.14,综合来看,本研究中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3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关系分析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及其运动成就目标与其体育锻炼满意感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4个变量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4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表明适合进一步做统计分析。此外,相关矩阵显示性别、年级、年龄与多数变量均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在后续的数据分析中将性别、年级及年龄作为控制变量以排除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3.4  运动成就目标的中介变量模型检验

运用Hayes编制的PROCESS插件,在控制样本中学生的性别、年龄及年级的情况下,对样本中学生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样本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与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见表4),在无中介变量的情况下,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B=0.483,t=12.280,p<0.01)。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B=0.529,t=13.529,p<0.01),且样本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对其体育锻炼满意感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B=0.660,t=18.038,p<0.01)。在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之间加入中介变量后,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正向影响依然显著(B=0.134,t=3.784,p<0.01)。此外,运用Bootstrap进行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在直接效应方面,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95%置信区间下限为0.029,上限为0.248,这表明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可以直接正向影响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效应值为0.134,直接效應占比为27.78%。样本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下限为0.258,上限为0.445,这表明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在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349,中介效应占比达72.22%。中介效应的成立表明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而且可以通过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间接影响其对体育锻炼的满意感。

3.5  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模型检验

运用PROCESS插件,在控制样本中学生的性别、年龄及年级的情况下,对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见表6并如图2所示),将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加入中介变量模型后,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乘积项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及其体育锻炼满意感的负向影响作用均显著(运动成就目标B=-0.099,t=-3.397,p<0.01;体育锻炼满意感B=-0.054,t=-2.121,p<0.05),这说明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不仅能够在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直接影响中起调节作用,而且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中介变量——抽样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的影响起调节作用。经简单斜率分析发现,在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方面(如图3所示),从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较低(M-1SD)的样本中学生来看,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simple slope=0.390,t=8.753,p<0.01),而从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较高(M+1SD)的样本中学生来看,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虽然对其运动成就目标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但相对较小(simple slope=0.194,t=3.683,p<0.01),这表明随着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提升,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的影响作用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方面(如图4所示),从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较低(M-1SD)的样本中学生来看,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simple slope=0.163,t=3.869,p<0.01);而从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较高(M+1SD)的样本中学生来看,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不显著(simple slope=0.055,t=1.177,p>0.05),这说明随着样本中学生个体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增强,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影响作用呈逐渐减弱趋势。此外,在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分别为(M-1SD)、M和(M+1SD)的3个水平上,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直接效应值、运动成就目标的中介效应值见表7,由表7可知,随着抽样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的增加,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直接作用及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的影响作用在不断减弱。

4   讨论

结合相关理论,以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为中介变量、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为调节变量,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及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分别为自变量和因变量,构建起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模型,不仅明确了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如何影响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运动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而且体现了在中介变量影响下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产生增强或减弱的作用(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对抽样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思路,对提高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1  运动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在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中,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能够直接影响样本中学生的體育锻炼满意感,其直接效应占比为27.78%;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在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达72.22%。这说明,抽样中学体育教师的服务型领导行为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还可以通过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对其体育锻炼满意感起间接影响作用。首先,抽样中学生感受到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的影响程度越深,则其对体育锻炼的满意感就越强,这与于海波 等、邓志华 等关于服务型领导行为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结果相一致[9,34]。其次,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也可以正向影响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样本中学生追求成绩的欲望越强,就越容易引发其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较高水平的满意感,这与管理学中“服务型领导行为能够促使员工追求工作绩效”[32]“服务型领导行为可以正向影响员工的敬业度”[35]“服务型领导行为可以正向影响员工的职业使命感,促使员工追求成功、自我成长与实现自我价值”[36]等研究结论较为一致。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服务型领导会影响其下属对其工作态度及相关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在工作中展现出类似的态度和行为。延伸到中学体育教学中而言,中学体育教师通过沟通交流与授权等行为能够与中学生建立联系,促使中学生在体育教师的示范作用影响下感知与学习体育教师的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师在课堂中传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是中学生获得体育锻炼满意感的有效外在动力;且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有助于提升中学生对运动成绩的追求,而目标成绩的实现则是中学生获得体育锻炼满意感的有效内在动力。两者都体现出当中学生个体受到自身外部影响或体育教师行为引导后所产生的追求成功的思想或行为,均具有激励中学生个体通过体育锻炼实现自我价值以获得体育锻炼满意感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抽样中学体育教师的服务型领导行为直接作用于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还是通过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对其体育锻炼满意感产生影响,均可以有效激发样本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

4.2  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在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之间、在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均显著,具体表现为: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增加,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及其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影响作用减弱,即当样本中学生面对同样的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时,其运动成就目标与其体育锻炼满意感的感受是有差别的,这说明样本中学生个体对体育锻炼的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是影响其运动成就目标与体育锻炼满意感的重要因素。这与已有的关于“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对体育锻炼习惯起调节作用”[25]及“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37]的观点一致。此外,积极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储备”理论[38]认为,个体在经历某一事件后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扩展其认知储备,且能够不断构建促进个体发展的认知资源。同时,个体会通过对相关行为的模仿从而将其内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再通过自我感受来调控自身行为[39]。由上述理论可见,在进行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中学生会依据自身以外的情绪体验形成自己对体育锻炼的观点,因此,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产生的体验感越强,就越能形成独特的不易受外界干扰的体育价值观,在此情况下,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及其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影响就会减弱。此外,运动成就目标与体育锻炼满意感是精神层面因素,而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并不是对以上两者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中学体育教师与中学生的沟通和赋予中学生体育锻炼自主权等,以及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行为都能够引起中学生的模仿,并可以有效提升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价值观,这均有助于促进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产生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与此同时,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成就感、满意感的影响就更加直接[40-41]。这说明,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增强同时伴随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这对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及其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影响作用会增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机主要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42]。本研究认为,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中的鼓励和关心样本中学生等的行为可能成为激发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外部动机;而样本中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可能成为激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但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来自抽样中学体育教师鼓励和关心的外部动机还是基于样本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获得主观体验的内部动机,两者的本质均是个体对主观情绪的感知,而是否参与体育锻炼的决定权则在于样本中学生的自我决定。这从侧面说明了样本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体验越好,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就越强,自主性与自我决策能力也越强,这与以往的研究观点趋于一致[39]。本研究表明,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增加,样本中学生在体育锻炼层面的自我决定程度也增强,抽样中学体育教师的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和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影响则会逐步减弱。

4.3  启示

本研究中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模型对抽样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以及提高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1)加强抽样中学体育课程建设是加强抽样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抽样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及增强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前提,有利于抽样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及体育课规范化建设。2)加强对抽样中学体育教师的服务型领导行为的培训,使其深刻理解“服务型领导行为”的内涵,由此提高样本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满意感,促进样本中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积极性。3)在抽样中学体育课中,抽样中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尊重该校中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在体育课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加强与样本中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同时,要鼓励样本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教学设计,给予其对体育课教学设计的主动权和决策权,以促进其在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中获得身体体验及心理体验的满足。此外,应引导抽样中学体育教师参与相关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抽样中学体育教师学习最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育理念,并促进其创新体育课教法。

在运动成就目标方面,抽样中学体育教师应加强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引导样本中学生感受及践行中华体育精神,通过运动成就目标的设定,提高体育锻炼满意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例如,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抽样中学体育教师可依据班级的人数、性别比例、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及身体发育水平等针对全班学生适合参与的体育课进行教学设计,设定全班学生通过努力均可实现的教学目标。

在体育锻炼主观体验方面,抽样中学应充分重视该校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心理感受与主观体验。首先,提高该校中学生的运动技能,这是促进该校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體育锻炼积极的主观体验是该校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其次,要使该校中学生参与不同体育项目或感知不同体育课教学方法,基于此,选择既能实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该校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体育课教学方法。此外,基于增强样本中学生心理素质或开展某一项体育项目教学,对体育课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以此提升该校中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积极主观体验。

4.4  局限

本研究通过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模型初步揭示了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与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作用机制,但仍有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首先,相关数据的统计主要来自样本中学生自评式问卷,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方法负效应(例如:调查对象记忆偏差、调查对象对相关概念理解有误等),下一步研究可通过多渠道收集相关数据(例如:向抽样中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向样本中学生家长发放问卷、向样本中学生的同学发放问卷等)。其次,本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为中学生,且初中生居多,对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等变量的认知可能不够全面,下一步可扩大样本量或针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最后,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只能得出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样本中学生运动成就目标及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不能对其进行因果推论,下一步可开展实验研究或纵向研究。

5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变量模型从多角度揭示了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与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认为:1)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均与其体育锻炼满意感具有显著正相关性。2)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可以直接正向影响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也可以通过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对其体育锻炼满意感起间接影响作用。3)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直接作用及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的影响作用均受样本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观体验的调节影响,主要表现为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得分增加,抽样中学体育教师服务型领导行为对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及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影响作用则减弱。基于此,样本中学体育教师要结合服务型领导行为、样本中学生的运动成就目标及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体验对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提高样本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满意感。

参考文献:

[1]  马德浩,季浏.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中存在的问题、致因及其对策[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2):182.

[2]  杨忠平,董彦会,王政和,等. 中国汉族高中生2014年与2010年体质健康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6):806.

[3]  王璐璐,杨媞媞,赵栋,等. 中国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认知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9):1170.

[4]  白慕天,王素珍,李伟,等.山东省16~18岁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6):2951.

[5]  徐伟,姚蕾,蔺新茂,等.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来自基层的调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8):74.

[6]  WASHINGTON R R, SUTTON C D, FIELD H 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rvant leadership: the roles of values and personality[J].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006, 27(8): 700.

[7]  黄海艳. 服务型领导风格、工作满意度对研发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J]. 当代经济管理,2013,35(10):79.

[8]  王杰群,武文,鲁小华. 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工作表现:情感信任的中介作用[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3):104.

[9]  于海波,关晓宇,郑晓明. 家长式领导创造绩效,服务型领导带来满意:两种领导行为的整合[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6):172.

[10]  朱玥,王永跃.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结果的影响:亲社会动机的中介效应和互动公平的调节效应[J]. 心理科学,2014,37(4):968.

[11]  刘隽,范国睿.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师生互动对于学生自我收获感与满意度的影响机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19(5):117.

[12]  池忆. 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J]. 高教探索,2015(6):85.

[13]  赵映川. 大学生慕课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8,39(2):73.

[14]  房保俊,陈敏. 工科本科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78.

[15]  周红妹,林向阳.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重要性与满意度研究:基于学生视角[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4):110.

[16]  王立红,王建军,凌辉,等. 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1):46.

[17]  李巧灵,吕旭涛. 高水平运动员成就目标、耐力水平和心理坚韧性对其应对自我效能的影响[J]. 心理研究,2018,11(4):343.

[18]  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等. 在线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直播情境与录播情境比较[J]. 开放教育研究,2017,23(4):76.

[19]  WANGSHUAI W, JIE L, GONG S, et al. Achievement goals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ption of successful agenc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otion reappraisal[J]. Psicologia: Reflex?觔o e Crítica, 2017, 30(1): 25.

[20]  洪伟,刘儒德,甄瑞,等. 成就目标定向与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业拖延和数学焦虑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2):191.

[21]  周小兰,马文. 大学英语评估取向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成就目标导向的中介作用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2):53.

[22]  王佃娥,杜发强. 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关系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28.

[23]  朱乐青,董宝林. 主观体验、承诺与锻炼坚持性:一个双性化与未分化的个案[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4):82.

[24]  钱国英,姜媛. 情绪记忆的理论述评[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51.

[25]  董宝林,毛丽娟. 锻炼投入、锻炼承诺、主观体验对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影响:一个混合模型[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8,33(5):492.

[26]  BANDURA A. 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 44(9): 1175.

[27]  高中华,赵晨. 服务型领导如何唤醒下属的组织公民行为:社会认同理论的分析[J]. 经济管理,2014,36(6):147.

[28]  MCAULEY E, COURNEYA K S. The subjective exercise experiences scale (SEES):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94, 16(2): 163.

[29]  程韵枫,董宝林. 锻炼氛围、主观体验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8,33(2):177.

[30]  姒刚彦,刘皓.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就目标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17.

[31]  张力为,毛志雄.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9-100.

[32]  许灏颖,王震. 服务型领导对下属服务绩效的影响:顾客导向和领导认同的作用[J]. 心理科学,2016,39(6):1466.

[33]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a global perspective[M].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10: 11-65.

[34]  邓志华,陈维政,黄丽,等. 服务型领导与家长式领导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7):101.

[35]  董临萍,於悠. 服务型领导能提升知识员工敬业度吗:基于主观幸福感和程序公平的中介作用[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3):112.

[36]  田红彬, 田启涛.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职业使命感的影响机制研究[J]. 经济经纬,2019,36(4):126.

[37]  李志勇,吴明证,王大鹏. 积极事件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序列中介效应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14(12):92.

[38]  FREDRICKSON B.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and build[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3, (47): 1.

[39]  叶娜. 伦理型教练对运动员体育道德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1):66.

[40]  刘米娜. 体育如何让人幸福:体育参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6,37(6):27.

[41]  DECI E L,RYAN R M. The“what” and“why”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 11(4): 227.

[42]  張春虎.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工作动机研究脉络及未来走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9,27(8):1489.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中学生
达州市初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