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2020-12-17陈露
陈露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面对新媒体带给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来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为所有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新媒体 校园文化建设 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世界逐步迈向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受影响最深的是高校。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是新时代、新理念、新思想的代言人,也是新媒体平台使用的主流,他们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已紧紧融入新媒体时代。基于这一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应该充分利用全新的媒体介质,使微信、微博、抖音、网站、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和报纸等新老媒体有效结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宣传和运行载体。
1新媒体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迭代发展,中国网民人数已经高达7.31亿,网络媒体平台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青年,最活跃的网民有超过80%都是青年人。尤其是在高校,微博、QQ、微信、抖音、贴吧、知乎和B站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展现自我、社会交往和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使用形式、内容和目的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不可获取的工具。
1.1新媒体使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更丰富多彩
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是时效性快、互动性强、传播量大,每个手持电脑和手机的师生就是一个独立的“自媒体”。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强大的传播和发布平台,微信、微博、网络等公众平台的共同发力让校园文化活动大放异彩。
1.2新媒体使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高质高效
以往的传统媒体在宣传和发布信息时往往单向操作、形式单一,广大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但新媒体则不同,它形式多样、特点突出,集合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的形式和功能,这让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组织、举办和传播等更加高效、快速、生动。
1.3新媒体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发布和传播,即每个人既可以成为相关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成为相关信息的发布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增加了师生的参与度,使校园文化被更多师生认同。所以,新媒体使校园文化活动在宣传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更容易让广大师生融入其中,得到更加全方位、多样化的切身体验。
2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2.1信息大爆炸给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带来诸多风险和负面因素
一方面,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非难分;另一方面,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选择信息的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都不成熟。当学生接受了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大量负面的信息,必定对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心理发展、行为模式、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2不利于校园文化凝聚力的增强
由于新媒体的娱乐功能很强大,所以许多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每天花大量时间打电脑游戏、刷抖音、刷快手视频、追剧和浏览八卦新闻,而放弃了走入图书馆博览群书、走进操场锻炼身体、走进同学提升社交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校园文化凝聚力的增强。
2.3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更加凸显
新媒体的过度娱乐化和操作便捷化,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让学生不想动脑,甚至不用動脑。学生对新媒体的强烈依赖也导致他们严重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许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不善思考和极其浮躁。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新媒体管理。首先,进行新媒体应用管理办法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有效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积极营造积极阳光、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信息源头进行监管,筛选、过滤和整合信息,阻止、隔离腐蚀的落后文化,同时建立师生互动的公共平台,并且做到身份公开、信息交流真实,及时发现和过滤有害信息,建立起校园网络文化的安全“防火墙”,必要时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及时制止。其次,加强学校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规范日常管理,加强对新闻报道、信息传播的把关和监督,保证校园文化的风清气正。
第二,依托第二课堂,全面提升媒介素养。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活动引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提升网络法律意识、网络道德水平和新媒体操作等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从而实现校园文化、文明建设和新媒体素养的充分结合。
第三,加强对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进行资源的配置、体系建设和课程布置的同时,完善新媒体管理人员的选拔、管理和考核制度,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主流思想的传播者,加强对新媒体操作团队的培养和师生管理队伍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思政文化水平、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宣传功底,让他们成为引领师生的舆论领袖,并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进来,使校园凝聚力增强,并促进校园文化更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飞等.探析新媒体视域下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9):31.
[2] 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23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