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工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经验和启示

2020-12-17王东维

关键词:俘虏工农日本

张 欣,王东维

(1.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2.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日本工农学校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教育、改造日本战俘的学校,成立于1940年10月。1941年5月15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当日毛泽东亲笔题词:“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校长为冈野进(原名野坂参三),总部设在延安,分别于1943年7月在晋西北、1944年10月在山东设立了分校,山东总分校又分别创建了鲁中分校、鲁南分校和渤海分校等等。学校成立后,明确提出办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政治素质。学校在教育促进学员思想转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一、日本工农学校是国际战争史上开展俘虏思想政治教育的典范

二战时期,日本俘虏被称为“最顽固的俘虏”,对他们的思想改造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改变日本士兵的思想意识更困难的了”。[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日本工农学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很好地实现了对日本俘虏的思想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校长野坂参三在1942年8月14日《解放日报》上发表的评论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俘虏政策是正确的,无产阶级的精神感化力量确实能够使学员(日俘)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阶级自觉,深刻理解战争的本质。通过学习,学员自觉实现了思想改造、参与保卫边区的斗争,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场上的重要力量。在党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教育转化思想的日军战俘不仅能够弃暗投明,还在抗战最前线与中国共产党的战士们并肩作战,是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此外,还有日军战俘自觉组织反战同盟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1941年10月26日,参加八路军的35名日本工农学校的学员,就是国际主义战士,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他们在我军开展的心理战、思想战、宣传战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他们很了解日军内部的情况,除了语言和风俗以外,最重要的是了解日军的习惯和心态,通过印发传单、阵前喊话、电话交谈,送慰问袋、挂鲤鱼旗等方式进行心理瓦解工作,而这些工作是八路军战士没办法做到的。据日本工农学校统计,抗日战争后期,学员中自日军逃出者,1943年占28%,1944年增至40%,而全体学员中,过去见过反战宣传品慰问袋的占49%,看过反战标语的占50%,听过反战喊话的占20%。[2]1942年,日本工农学校的学员组成边区自卫军,庄严宣誓:“延安人民是我们的第二慈母,边区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不愿敌人踏进我们的第二故乡来蹂躏我们慈母兄弟的一寸土地,我们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来保卫边区。”[3]朱德就高度赞扬过日本工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抗日战场中的作用,说日寇最怕的一样就是“日本反战同盟”。

学员们还自觉投入到经济生产中,在劳动中增强了与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日本工农学校的学生也被席卷边区的大生产热潮感染,一再提出要参加大生产运动,自动成立了农业生产组、木工组、纺线组等进行各种生产。1941年,他们就开辟了七千坪荒地,种植了农作物;1944年,学员在突击开荒中,校方顾及到日本学员的身体情况,让大家休息,但他们说:“在这里劳动与日本劳动是不同的,在日本是为了地主们劳剥,在这里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完全归自己享受。”[4]这一年,他们劳动收入总产值为66石6斗小米;1945年,学员激增,他们又自己动手扩建了校舍。除此以外,改造后的学员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学员们经常自觉帮助农民锄草收割,仅1943年夏,学员在两天之内就帮助农民锄草五十余亩;1942年8月,延安发生山洪灾害,日本工农学校全体学员自动集资144元支援灾民。他们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受到老百姓的好评,西沟王家山一位六十五岁的老太太说:“好人到处有,日本工农是好人。”

经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本工农学校将“深受日本法西斯奴化教育的顽固俘虏,教育改造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这不仅在世界各国的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无此先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5]这一支强大的反战力量巩固和扩大了国际革命统一战线,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写下了光彩的一笔。他们中的不少人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中国反法西斯的战场上,也有不少人战后成了中日友好的使者。

二、日本工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日本工农学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造俘虏思想、实现俘虏思想转变的理论,也源自于学校提出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坚守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此为基础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在思想上转化日本战俘

坚持党的俘虏政策,学校以“和平、正义、友爱、劳动、实践”为校训,办学的根本宗旨是转化学员的思想,办学的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办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员的政治素养,从根本上转化学员的世界观。主要方式为两方面:一是要在政治和物质上优待,二是要在思想上进行教育。为此,《日本工农学校总则》中规定的是1年学制,这1年学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资格审查,时间大约为一月;其次,要进行两月左右的预科教育以及本科学习;最后,根据学习情况和前线的需要分配到实际工作中去。中国共产党专门制定了《八路军总政治部优待在延日本学生办法》和《日本工农学校供给标准》等,对日本俘虏的供给标准大大超出了八路军一般战士的生活水准,等同于连级干部的标准,而且日本工农学校的学生无论在食物的数量和质量上均超过了日本国内民众的伙食数倍以上。政治上的信任和生活上的优待,逐渐消除了学员的敌对情绪,拉近了与学员的情感距离,为政治上的接近和思想上的转化奠定了基础。他们认为共产党“不仅没有把我们当作敌人,而且还给我们充分的自由、平等、安全和优厚的物质待遇。八路军把我们当朋友、弟兄和同志”,[6]12从内心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对他们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反侵略战争和为日本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坚强战士。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尊重人格、平等相待,自我教育、民主管理

首先,学校尊重俘虏的人格,学员的入学采取完全自愿的原则。泷泽三郎在参加完开学典礼后,谈到自己被中国同志热烈欢迎,他说他体会到了平生都没有过的感动,当时的感觉是“呼吸急促,眼眶发热”。其次,在学校的管理上,实行“学生自治”“日人管理日人”的原则。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均实行自治的原则,到处充满民主的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学员思想的转变。学校有学生会,学生会的组织是自己组织,工作人员也是学生自己推选出来的。从1942年秋开始,在学校的管理工作方面倾向于直接提拔部分学员。比如,中小路静男和大山光美就担任过正副队长,森健担任过政治干事,茂田江与梅田担任过正副教育干事。日本战俘杉木一夫回忆到:“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是我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场所。除此之外,我还不知道另外还有什么地方用兄弟般的友爱对待敌军战俘,帮助他们获得知识,促使他们自觉认识到人的价值。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罕见的友谊的金字塔,工农学校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6]19再次,日本工农学校也把文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自排、自演的节目《前哨》《岛田上等兵》等话剧,颇具教育性。“1944年的中秋节,学员们表演了《侠客弥次喜多》《希特勒的威风》《某中队长》等独幕喜剧。延安的解放日报评价其新颖、别开生面,具有很好的政治意义。”[7]19最后,注重情感教育和示范引导的作用。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往往是以感情上的接近和心灵上的沟通为先声的,学校贯彻党的俘虏政策,行为上积极主动地靠近他们进行沟通,产生感情的同时再做思想转化和争取工作。如为了被俘日军家属的安全,一开始就建议他们更改名字等。这些安排体贴周到,日军战俘心存感激,从心理上与中国共产党拉近了距离;学校对战俘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身优良的作风和良好精神面貌的熏染。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学员在心理和情感上易于接受

有的放矢、用事实教育,根据日本学员的思想实际设定教育内容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二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长期进行政治欺骗的宣传,说战争是为了建立东亚的和平秩序,是为了保卫日本,是防止中国的“赤化”等等。尤其是参战的官兵们误认为他们是圣战,是为了东亚和平与正义。当了俘虏后怀着盲目的敌对情绪,认为做八路军的俘虏是最大的耻辱,仍然桀骜不驯,非常顽固,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就要有针对性、有智慧和全面性,开设的主要有针对日本当前状况的日本问题和时事问题的课程,有了解政治的政治常识课程,还有基本的理论课,让学员了解马克思主义,比如哲学课、政治经济学课和社会发展史等等,对学员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学校还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根据文化水平不同层次的人的接受能力有差异性,针对每个俘虏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1943年,由于新学员增多,在学习方式上学校注重区分文化层次和觉悟程度。把学员分成A、B、C三个班,除中国语、常识讲座、日本问题、时事问题等共同课程以外,A班开设政治常识、社会发展史,让学员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了解,知道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发展的;B班程度稍高一些,开设政治经济学,学习有关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的分析;C班学员的水平是最高的,主要课程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学习之后,日本战俘懂得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是兄弟、中日两国人民是兄弟,懂得什么叫国际主义精神,也才真正懂得应该怎样去做人”。[7]26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通俗易懂

日本工农学校对学员的教育并没有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注重学员精神生活的丰富、政治意识的提升和知识的吸收。首先,理论灌输与讨论辩论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学员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本质,知道其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主动参与到反战宣传和瓦解日军的工作之中。在学员掌握理论知识以后通过讨论辩论来启发思考,如“星期一讨论会”“各组讨论会”“读书会”等形式,讨论的主题包括日本军部、财阀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战争对谁有利?劳动者为什么贫困?什么是正义和非正义?日本法西斯给人民带来了什么?八路军和日本军队比较等等。其次,说服教育学员,让其在实践锻炼中实现转变。学校克服了国民党和日本在对待俘虏政策上的缺陷,在俘虏的人格与信仰上是绝对尊重的,没有设立高墙卫哨,也绝不用体罚或者打骂的方式压制学员进行管理,主要是用民主的、说理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实现思想的转变。再次,“学校特别强调学员们不仅要从书本上学,更重要的是注意从实际工作中学习知识,锻炼自己。”通过组织学员参观南泥湾、工厂、学校,让学员参加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等,促使学员把课堂教学内容在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深化了教育效果,达到了提高学员政治素质的目的。在1944年,日本工农学校为中外记者来西北参观的参观团举办的展览会上,用多种方式展示日军士兵的生活状况、厌战情绪,当时毛泽东也参观了这次展览,他留言说:“看了展览会,学到很多东西”,这次展览对日本工农学校的学员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三、日本工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日本工农学校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了一支反战的力量,培养了一批能够为日本人民解放事业做出奋斗的革命力量,巩固并扩大了国际革命的统一战线。这些都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的启发性。

(一)人的思想具有可塑性,日本工农学校有效实现了对“最顽固俘虏”的思想改造,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错误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延安时期,日本工农学校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受过军国主义教育的,有学员刚来时就坚决的告诉自己“这是敌人”,日本俘虏的顽固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难题,但是通过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当时除有六个同学认识模糊外,大家一致认为当前主要任务应是加强学习革命理论,打倒日本军部,为日本人民解放事业作出思想准备”。[8]面对如此顽固的日本俘虏都可以改造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复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人占有很大的比重,导致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出现了弱化现象。日本工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是可以改变和塑造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错误的,尤其是面对当今社会人们信仰普遍缺失的问题,就更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重塑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只有把科学的理论与真实的事例相结合,才能更容易说服受教育的学员,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方面提供了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科学合理并且具有明确目的性,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在日本工农学校,野坂参三校长就认为参加日本军队的这些无产阶级其实是此次战争的牺牲品,但是他们本身是盲目的,并不知道自身的情况,如果他们能够认识到这次侵略战争的本质就一定会参与到反战中来,成为一名和平战士。中国共产党在日本工农学校中的教育都是科学合理、以事实为依据的,日本工农学校的学习先是从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讲起,使阶级、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发展形态和帝国主义本性等这些深奥的理论在学员的思想中扎下根,让学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后就需要启发和引导,促使学员思想的醒悟,认识到自己的立场是劳动人民的立场,才能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超出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学生对这枯燥、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觉得烦躁,行为上就抵制,困难自然就会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产生。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把科学的理论与真实的事例相结合,贴近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才能被对象所接受,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启发对象自觉,要让深入思考得出的结论来支配其行为,才能真正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只有方法得当,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延安时期,日本工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注意启发教育对象的自觉。学校除了有社会科学、日本革命问题、时事问题、八路军介绍等理论内容的学习外,还经常开展一些临时性的座谈、讨论,如召开关于日军暴行的座谈会,在中国人民面前和世界反法西斯人士面前控诉军部的罪行,学员们在听到这些关于暴行的陈诉都说“太残酷了,这还是人干的事吗?这是人与狗的斗争,捉住这些家伙时,一定要解决他们……”“家伙们总有一天要判决死刑的。”“这样的孽种真不是人!(非常愤慨)”。[8]当大家听到这些暴行的时候,无不认识到自己在军部的指挥下做出了这样惨无人道的事,刺激了大家的良知,使大家对法西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促使其在思想上自发自觉的改造。现阶段,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较为单一,仍然以灌输为主,很少注意启发学生自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合理的教育方法很难产生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多样的教学活动,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力求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只有投入真情实感,充分尊重教育对象,才能起到感化和教育的目的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称呼改造日本战俘的学校为日本工农学校而不是日本战俘学校,充分体现了对日本战俘的尊重,不少俘虏为之感动,因为日本战俘中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工人和农民家庭,是贫苦人民,他们没有认识到战争的实质,受到了军部的利用。在学校的内部管理中充满了民主氛围,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工作,都是自己主持,学员感觉到的是自由和愉快,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愉快。在教育中,共产党和八路军讲的话都是事实,完全没有谎言的成分,所以学员们才能看到真理,了解到日本军部发动的战争折磨了多少人,给人类带来了多大的痛苦,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解放联盟是正确的,是站在正义的一面的。报社记者在采访日本学员时,一切都是以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征求学员的意见,并且会把原稿拿给学员看,让其自主修改。有的学员说:“我对八路军的民主精神,感到衷心的钦佩。至于我自己说的话,我以人格作保。”[9]现今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面临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学生情感教育上有缺失。学生有应试、就业和生存等压力,学校的追求则较为片面,比如升学率、就业率等数据,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隔离,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缺失的首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家庭困难、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极容易受网络、大众媒体的不良影响,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0]情感教育是一种媒介,把教育内容的知识型掌握向信念型掌握进行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准,尊重个体差异,保持对教育对象的关爱,使情感教育充满亲和力,才能拉近情感距离,才能教育人、感化人、感染人。

猜你喜欢

俘虏工农日本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狼被俘虏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黄金时代》日本版
俘虏了一“位”自行车
一句话俘虏一位将军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