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17

好家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晨间器械游戏

文 张 莉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创设不同的运动区域,提供不同的运动器械,打破幼儿年龄和班级界限,幼儿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在各个区域内自主地参与活动,充分享受游戏的快乐。

我园的混龄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段分班和教师组织集体活动的模式,变“操场上的运动”为“游乐场的游戏”,变“单一的运动器械选择”为“多样化的运动器械选择”,变“规范统一”为“满足个性需要”,充分利用本园的环境资源,创设融锻炼、探索、游戏为一体的晨间的锻炼活动环境,使晨间活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让晨间锻炼活动成为幼儿们最期待、最开心的时刻。

一、重新规划和改造户外空间

我园拥有1500 平方米的户外运动场地,活动场地面积大,活动空间充足,场内有大型玩具器械、长廊、塑胶软化地面、软场地(人工草坪)、硬场地(水泥地)、沙池活动场地、幼儿戏水池等,这为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有利条件。我们从满足幼儿兴趣和体能发展的双重需要出发,对晨间游戏区域进行了划分,充分发挥各种活动器械的功效。

区域按基本动作划分为走跑区、跳跃区、钻爬区、平衡区、定向综合运动区;按器材特性划分为玩车区、布袋区、轮胎区、篮球区、网区等,并在对应的区域投放了沙包、跳床、平衡脚踏车、羊角球、篮球运动器材等。我们本着“自制、创新、安全、实用”的原则,聚焦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和原始材料,经过包装、编织、拼接、彩绘、缝制、焊接等操作,自制了多种运动器材,供幼儿晨间锻炼时自由选择。

我们还充分利用边角空间和设施,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材料,给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我园北侧户外场地上有200 平方米的草坪,上面有山坡、小花、大树,我们将其设置成“小小拓展营”,融合了钻、爬、平衡、攀登等多种技能锻炼。户外器械有固定的攀爬架、梅花桩、荡桥、网兜、轮胎桥等,也有散放的竹梯与轮胎,幼儿们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与能力,进行随意组合,给自己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游戏。

二、丰富材料和挖掘玩法

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具自主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合理投放有层次的活动材料

为了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我们投放了种类多、数量足的辅助活动材料,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发挥了幼儿的运动创新能力。如在铁罐区,用不同方法将高矮、粗细不同的铁罐组合而成的平衡线路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活动难度。在投掷区设置了飞镖和高矮可调的投掷架,并为幼儿准备了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的球类,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游戏需求,为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二)适度添置活动器械

要使混龄体育活动成为幼儿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必须考虑投放材料的一物多用性和层次性,由易到难,分期、分批地不断更新活动器械,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参与活动。为了满足混龄幼儿活动的需要,我们投放了四十余种共计二百余件活动器械供幼儿选择,常规活动器械数量较以往增加了七倍,为幼儿自主探究和创新活动创设了条件。

(三) 材料方便幼儿取放和收拾

我园在教学楼后面放置了架子并安装了防雨棚,避免游戏材料被雨水淋湿和暴晒。这些游戏材料存放架的高度均设定在幼儿拿取的范围内,便于幼儿活动时随时取放游戏材料。

我们制作的材料分类标志清晰明了,便于幼儿识别和归还材料。透明塑料箱、开放式的筐子上分别贴有标志图;地面上的材料区则用划线的方式划分出区域,方便幼儿拿取材料。

对于难收拾、易遗失的跳绳,教师会引导幼儿将跳绳一条条缠好,单独存放在筐子里……通过观察幼儿收拾材料时的情况,我们不断调整材料的存放方式,使材料越来越方便拿取。方便的材料存放方式,给幼儿自主游戏提供了保障,也给幼儿提供了自主收拾和整理的机会。

三、转变教师观念

在混龄体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幼儿运动的过程和运动的发展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指挥者,而是幼儿的追随者、真正玩伴和支持者。

(一)开展教师培训,保证混龄活动实施

混龄晨间锻炼活动有别于常规的晨间锻炼活动,它要求中、大班幼儿同时参加,自由选择活动区和活动器械,自主选择管理者和游戏伙伴,教师组织和管理活动的难度明显增大。要开展混龄晨间锻炼活动,前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让教师理解和接受全新的活动方式。《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特点,投放不同种类的材料。在混龄活动中,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活动材料,体验着运动中的快乐。

(二)灵活配置教师,提升混龄活动成效

刚开始,幼儿习惯于在本班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对陌生的教师一时难以接受。我们通过灵活调配教师的方法对活动加以调整:将一个班的三位教师分配到不同区域,一名教师负责一个区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儿的陌生感,增强了幼儿的混龄程度。

1.教师成为游戏中的动态调整者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运动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设计集体游戏时做好随机调整的准备。例如,在车类区,我们制作了小型的交通标志,有停车场标志、静止左转弯标志、转弯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在地面上,我们绘制了斑马线,这些仿真的交通标志既保证了幼儿活动的安全,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而在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当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提醒幼儿。

2.教师成为幼儿活动的指导者

在混龄体育游戏“过独木桥”中,大班的哥哥姐姐牵着中班弟弟妹妹的手,带领弟弟妹妹顺利通过独木桥,成功到达河对岸。“大帮小”“小促大”“大小合作”的混龄活动方式推动混龄活动有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中班幼儿的平衡能力得到了发展,并且他们还战胜了心理的恐惧,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同时,大班幼儿也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增强了帮助他人的意识,在无形中促进了他们良好行为品质的发展。

在整个晨锻活动中,教师会随时对运动区幼儿的活动状况保持关注,密切观察自己区域内的幼儿们:谁在走平衡?他们用什么方法走?是轻松自如,还是胆小害怕的?是一个人走,还是有玩伴?现在他们会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教师须及时介入活动,给幼儿以必要的支持。

3.善于转变教育角色,增强幼儿活动的信心

在混龄晨间锻炼中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温暖、愉快、安全与信赖。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最多的观察、最少的指导、最大的帮助和最少的控制,帮助幼儿习得知识,激发潜能,获得情感。在活动中,教师要敏锐地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要理解、尊重、接纳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幼儿的活动表现,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信心。幼儿不想玩或没有创新时要及时给予幼儿帮助与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幼儿不爱运动时要给予鼓励,增强幼儿活动的信心;要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帮助幼儿习得合作的策略。幼儿有危险动作或活动量太大时要及时控制与调整。幼儿在一次次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不断增强,自信心也会随之加强。

实践证明,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促进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极具挑战性的器械锻炼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了幼儿的抗挫能力,为幼儿提供了更多交往的机会,宽松、自由、多元的混龄体育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合作、乐于探索和创新的体育精神。从教师层面看,指导幼儿开展混龄活动,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班级幼儿的基本动作及发展水平,也要全方位地了解其他年龄段幼儿的基本动作及实际水平。这就促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只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将《指南》精神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中,继续探索丰富、完善的户外混龄体育游戏,就能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发展!

猜你喜欢

晨间器械游戏
晨间咖啡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论晨间谈话的重要性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健身器械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老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