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构建启智型初中数学课堂
2020-12-17江苏省清江中学
江苏省清江中学 李 萍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是一门演绎的学问,从一组公式经过推理然后获得结论。”由此可知,初中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不单单是引导学生汲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推陈出新,学会将教材内容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让学生去接受,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意义上实现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模式。
一、遵循学生认知特征,开展启发式教学
皮亚杰认知理论告诉我们,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只要通过知识情境的提示,其处理信息能力就会变得更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来进行引导和鼓励,针对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启发,继而更好地达到师生思维水平的协调和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疑问的环境中更好地去探求知识。例如,在复习《同类项及合并》这一课时,大多数教师只是一味地结合教材,让学生去判断哪些是同类项,哪些不是,对同类项的式子怎样进行合并等等。然而,实际操作中,在讲完同类项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存在同类项情形?小组同学之间开始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书店里会把各种各样的书籍根据类别、科目等进行分类;超市里会把各种东西根据生活用品、食品等进行分类;教室里学生可以把板凳与板凳、桌子与桌子、书与书等进行分类。这时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1 吨不能够和30 米加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了同类项之间存在的异同,也进一步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兴趣。
二、创设启发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实施,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能够得到发散,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切实地去汲取知识。当然,设置教学情境,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为了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把游戏、诗歌、对联等融入课堂中,丰富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去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采取做游戏的模式让学生了解概率的意义,如通过抛硬币,让学生猜正反面,这就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游戏活动中,也对概率有了一个简单的认知。又如,学习“垂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小组同学之间进行探讨,如“大漠孤烟直”所反映的数学现象等等。通过这种游戏和猜谜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好地启发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根据教学安排预设,掌握启发的时机
有人这样说过:“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能够使人变得更加睿智。”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提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充分掌握好启发学生思维的时机,然后在课堂上适时提出问题,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问题时: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那么任意三个线段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的看法不一,并通过动手操作、多媒体演示等方式验证。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思考,并通过合作与实践的方式来论证自身的观点,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对学生的论证过程进行评价与补充,让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继而更好地去发散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
四、通过课堂合理提问,启发思维积极性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提问是教师常见的课堂教学手段,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提问能够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当然,提问也并不单单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而是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提升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师的提问要有价值,问题本身要具有启发性,要能检查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和推理更好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学习“梯形中位线定理”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什么?”接着让学生去思考:“能否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使本定理获证?”学生听到问题后开始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随着问题的分析、归纳、表达,学生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仅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机会去表现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让他们对数学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继而更好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切身地感悟到了数学知识的神奇与奥妙。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始终把问题的启发作为教学活动的着眼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这样,初中数学课堂就会成为培养思维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