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逻辑理路、价值旨归与实践遵循

2020-12-17冯志宏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冯志宏

(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有力领导下,我国正在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需要各领域、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往往把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和通识课教育相互割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活动孤岛”。其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76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校要“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当前,各高校都在积极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指示和教育部《纲要》精神,对“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全力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力求发现其规律,探寻其路径,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一、“课程思政”的逻辑理路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课程思政”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3]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既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也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则,同时也合乎人类理性发展的逻辑。

(一)“课程思政”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逻辑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按照某种社会规范行动时,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人的思想品德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大子系统构成。心理子系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思想子系统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行为子系统包括人的个别行为和经常性行为习惯等。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按照心理—思想—行为习惯的顺序逐步发展。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观居于核心地位,对心理、思想和行为起着总的指导作用。心理、思想和行为围绕着世界观有序形成并发挥着自身作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既受主观因素影响,也受客观条件制约,其形成发展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形成一定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矛盾运动过程。

“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和其他教学工作环节,其不同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它能够使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信念等产生变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在其指导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相对稳定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课程思政”立足当代中国大学生发展实际,符合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是一种可行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

(二)“课程思政”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政治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4]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四个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实现教育对象思想内化和外化的相互转化、和谐统一,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

“课程思政”强调“三全育人”,即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立体化育人体系。第一,“课程思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过去相对单一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发展为包含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在内的多元主体,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齐心协力,“全员”育人,共同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第二,“课程思政”使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也发生了变化。相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等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能够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第三,“课程思政”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就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外显性特征突出,其往往会降低教育对象接受教育内容的积极性。“课程思政”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各种专业课和通识课中,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寓教于无形,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惯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

(三)“课程思政”合乎人类理性发展的逻辑

人类对于理性的追求源远流长。西方对理性的探索根植于古希腊时期,这一时期理性的产生及后来理性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精神的基础。近代以来,人们对理性的追求与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伴随。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目的合理性)和价值理性(价值合理性)两种形式。工具理性(目的合理性)注重如何运用手段达到目的问题;价值理性(价值合理性)更加关注人们对某些事物或行为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完美统一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近代以来由于人们过分重视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导致理性自身的分裂,使人类在现代性追求中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对立日益严重。因此,如何平衡两种理性之关系就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课程思政”把专业化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既重视对教育对象知识的传授,也关注其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课程思政”使教育对象能够掌握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和奠定坚实基础,极大地张扬了工具理性。同时,“课程思政”还使教育者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挖掘专业课程的隐形教育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碎片化、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导给教育对象,充分发挥知识的育人功能。因此,“课程思政”能够使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有效耦合,实现课程教学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

二、“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和新模式。其通过恰当的方式,让高校教师全员参与,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课程思政”也能够让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课程思政”的终极价值: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指个体的全面发展,也指类的全面发展。但是,其最终体现为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最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完善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6]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每个人即每个社会成员的普遍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中每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从内容上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智力、体力、品德、美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课程思政”教育既重视教育对象知识的传授,也关注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教育主体通过“课程思政”活动,能够在不断提升教育对象专业知识和通识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教育对象在无形中接受相关信息。这种教育模式既有利于教育对象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为实现教育对象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思政”的发展指向: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选择。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重要社会活动。大学是高等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大学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的大学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增强制度自信。习近平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1]377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教育中,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水平等全面提高,以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献策。“课程思政”重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保证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

(三)“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立德树人

现代社会下,人的发展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相关。学校是培养人的主要场所,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其都负担着培育人的重任。尽管不同阶段其所担负的知识教育的使命不同,但是学校在德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其都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达到学以进德之目的。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重视立德树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其要求各专业课教师和通识课教师认真挖掘自身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元素,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担当能力。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使命担当,立志报效祖国。另一方面,要重视国情教育,增强学生自信。要加强宣传,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弘扬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把国情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想价值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四个自信”,自强不息,勇于奉献,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出力献策。

三、“课程思政”的实践遵循

当下,“课程思政”改革在高校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制度建设、平台运行,还是教学方法都处于探索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素质和政治修养,高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等必须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树立合理的育人理念

“课程思政”教育中,必须树立全员育人、整体育人和协同育人的理念。第一,全员育人。要不断提升大学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特别是要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另一部分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距较远的专业课教师则基本不承担思想政治教学任务。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没有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本质,导致其教育效果不佳。“课程思政”教育在吸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前提下,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第二,整体育人。所谓整体育人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全面整合高校育人资源与要素,促进全校育人系统整体联动、协同推进,切实提升育人效能,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课程思政”教育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关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方法,构建立体育人生态。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受诸多因素影响。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影响因素,合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不断消除消极因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达到整体育人效果。一要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素,实现教育主体的整体优化;二要充分关注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三要重视教育内容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与科学文化要素的充分融合,为教育对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四要灵活利用教学方法,传统和现代并举、线上与线下齐进,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三,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协同发挥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共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要注重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力。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通识课教师等要进一步增强联络,注重沟通协调,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育优质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协同发展。高校教育中,无论是何种课程都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因此,要注重不同学科教学中课程之间的协调,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培育人才。

(二)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常态化、规范化运行。第一,明确高校党政主要领导职责。高校党政一把手宏观总负责“课程思政”工作,主管校级领导分管具体工作。相关校级领导要深入课堂检查“课程思政”的具体落实情况,指导“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第二,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规范。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建设、质量评估等方面出台相应制度,为各院系具体落实“课程思政”任务提供科学指导。第三,组织人事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在职称职务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激励教师投入“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第四,院系制定“课程思政”具体实施细则。各院系依据自身学科属性、专业特点、师资状况等,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规范的“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方案。各专业教师要依据具体方案,结合自身情况,就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具体制定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思政”落实计划。

(三)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素质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379一方面,提高“课程思政”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要通过自行组织或对外交流等方式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让教育者较为系统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教育者自身要提高认识能力,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另一方面,提高“课程思政”教师能力素质。教师要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结合自身专业,开发优质的“课程思政”教材。各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9],对课程中已有思政内容进一步深化,还要进行思路创新,寻找专业课程中新的思政元素。同时,要积极探索科学的“课程思政”方法。对于内含思想政治元素相对明显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师要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内含思想政治元素相对隐蔽的自然科学课程,教师应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理论产生背景,积极引导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自觉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其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

(四)开展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估

评估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目标实现情况的评述与估价。“课程思政”评估是根据社会对“课程思政”的要求以及“课程思政”评估对象的实际,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课程思政”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述和估价的活动。“课程思政”评估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课程思政”活动的价值作出判定,判断其是否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以及价值实现的程度如何。第一,制定“课程思政”评估指标体系。相关部门从评估标准、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指标,并确定每一部分的权重系数。[10]第二,确定“课程思政”评估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确定评估内容,对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进行考量。一是教学目标达成度,主要由教育者自身进行评价;二是学习效果完成度,主要由受教育者学生进行评价;三是“课程思政”设计结合度,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和院系党政领导评价。第三,探寻“课程思政”评估方法。由于“课程思政”的特殊性,对其评估主要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四,完成“课程思政”评估反馈。通过全方位的评估,相关部门适时把评估结果反馈给教育者。教师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以更好地开展后续活动,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