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美型香菇品种选育及栽培研究

2020-12-17唐金刚王玉珠潘高潮邹方伦龙汉武乔东生阳旭

园艺与种苗 2020年1期
关键词:出菇菌种菌丝

孙 燕 ,李 浪 ,刘 妮 ,唐金刚 ,王玉珠 ,潘高潮 ,邹方伦 ,龙汉武*,乔东生,阳旭

(1.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1;2.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9;3.大方县东生昂立食用菌基地,贵州毕节 551600;4.织金竹荪产业办,贵州织金 552199)

香菇(Lentinus edodesSing.)属于中低温、变温结实性腐生真菌[1],其特有的香味是香菇区别其他食用菌的重要特征。作为助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一大菇种,香菇已被我国许多地区定位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食用菌发展大宗品种之一。据行业统计,贵州省2018年香菇年产量已达42.4万t,发展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菇种。目前,市场上香菇主栽品种众多,由于遗传基础狭窄、引种盲目,优良菌株的筛选和定向培育工作做得较少,长期栽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菌株严重退化、优良菌株储备不足的现象。采集野生香菇菌株子实体,通过分离菌种、驯化、栽培试验,开展香菇新品种选育研究、补充香菇优质菌株菌种对香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良菌株选育指标,文献报道常以农艺性状、产量[2-4]为主,也有以温度[5-7](耐高温、中温)、短周期[8](早熟型)为选育标准,按味道鲜美(香气和氨基酸种类)选育香菇品种未见报道。马桑香菇是马桑树枯枝上生长的一种野生香菇,早期在黔西北高寒地区海拔1 200~2 200 m处的灌木林中发现[9],后在贵州其他地区也有报道。该香菇品种为贵州所特有,无论从形态、生态或风味等方面来看都与普通香菇有不同之处,其香菇香味较普通香菇更加浓郁,测试其香气成分(85种)较普通香菇(81种)多;氨基酸含量高达17种,尤以谷氨酸含量特别高,是其味道鲜美异常的原因所在[10]。此外,该香菇还可用作预防热天饭菜变馊,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笔者选取马桑香菇为育种亲本,依据《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11],通过系统选育法获得适应中、高海拔,出菇季节广、产量高的香菇新菌株,为香菇优良菌株的筛选和定向培育,增加香菇品种多样化以及种质资源优良菌株储备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普安县青山镇香菇种植基地,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境内有地势相对平坦的山地大坝子。主要山脉有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卡子坡山,最高峰旧城市位于东南部,海拔1 888.8 m,最低点位于下节河村海马,海拔1 506.6 m。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主要河道有下节河,总长3.5 km。有21个水库和水塘,其中幸福水库储量860万m3,居全县第一。森林覆盖率为26.5%,属高海拔缓丘陵地区,海拔在1 400~1 500 m,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 438.9 mm。

1.2 育种亲本

在野生马桑香菇生长季节3—6月,从贵州中部龙里、黔南的平塘,黔西北的毕节林口、大方马干山,黔北绥阳宽阔水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1000~2200m,采集马桑树上野生香菇标本15号(5个地点,每点采集3号)。要求菌株生长健壮,形态完整,成熟度达70%~80%,清洁无异物,未受其他微生物和昆虫侵染。

1.3 选育标准及方法

首先突出其味道、品相、产量,其次是抗逆性及生长势。选育程序为:野生马桑香菇种质资源收集→纯菌种分离→菌种培养→生理性能测定(拮抗试验淘汰与亲本无差异的培养物)→初筛→复筛→区别性鉴定(DNA分子鉴定)→中间试验(均一性、稳定性观察)→示范栽培(均一性、稳定性调查)→优良品种。

1.4 实验室筛选(纯菌种分离、菌种培养、生理性能测定)

对采集子实体消毒处理后,组织分离每号菌株各45管,进行纯菌种培养。筛选菌丝洁白、生长整齐、健壮、浓密各15管,进行耐低温、高温试验,同时扩管备用。

1.5 栽培筛选

1.5.1 小试初筛。接种制作栽培种,发菌、出菇试验中,观察菌丝生长吃料、长势、形态、发菌时间、出菇时间、出菇整齐度、出菇量、品相情况等,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菌株3个。

1.5.2 小试复筛。将初筛选定的优良株系进行品比试验,对品相、产量等综合性状进行筛选,筛选出性状稳定、优良的菌株系1个。

1.5.3 区别性鉴定。不同采集地点,同一采集地点之间,进行菌丝拮抗试验(淘汰无差异培养物)。将所采集到5个地点野生菌株子实体,送上海生工生物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DNA分子鉴定。

1.5.4 中间试验(均一性、稳定性观察)。2016—2017年,将复筛后菌株,在香菇生产基地安排栽培试验,进行均一性、稳定性观察。

1.5.5 示范栽培。2018年在贵阳乌当区某食用菌种植基地(具有明显的高原气候特点,海拔1 242 m,年平均气温14.6℃,年降雨量1 179.1~1 271 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同季,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安排栽培示范,观察均一性、稳定性,进行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2.1.1 形态特性。菌丝体洁白,浓密,绒毛状,粗壮。外形完整,子实体较小,受日照或温度超过28℃时容易变为褐色,香气浓郁,烹调滋味极佳。

2.1.2 栽培特性。该菌株试管母种菌丝在5~28℃均能生长,以20~25℃最适宜,低于5℃停止生长,高于32℃生长受到抑制,菌丝耐低温,不耐高温,超过35℃菌丝失活。子实体分化需要合适的温度及一定的温差刺激,最适温度在15~22℃,形成菌蕾时,温度15℃左右为中心,有6~10℃温差,低于10℃或高于20℃原基难以形成。生产菌包、发菌期管理(30~50 d)、转色催蕾(25~30 d)、出菇管理、采收;栽培季节除7、8月外,其余时间均可,3—6月为盛产期。野生生长期可达10个月之久。

1级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简称 PDA 培养基;2、3级种培养基配方:马桑木屑+麸皮+过磷酸钙+蔗糖。

马桑香菇只有采用马桑椴木或马桑树枝粉碎成木屑栽培,才能长出马桑香菇子实体;采用其他树种树枝或木屑栽培马桑香菇,菌丝体虽生长良好,但不能长出马桑香菇子实体。

2.1.3 拮抗试验及DNA分子鉴定。该马桑香菇菌株与其他地点马桑香菇菌株,及其他互不相同2个地点马桑香菇菌株,在分离菌丝体,进行拮抗试验培养过程中,发现菌丝体互不相让,形成一道明显的白色隔离带,两菌落都不能越过隔离带继续生长,有明显的拮抗现象。D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5个地区马桑香菇Per.Ident相似度99.70%~99.83%,说明是同一物种,但亲缘关系较远。

2.1.4 抗逆能力。接种栽培种感染杂菌,栽培仍能正常出菇。抗寒能力强,菌丝4~5℃存放,接种仍能复活,长势良好。

2.2 适应性

不同海拔高度1 506 m(青山)、1 242 m(乌当)分别进行试验,在通透性较好的大棚种植,该品种耐阴、耐凉,生长旺盛,几乎无病害,品相正常,适应性较好。

2.3 稳定性、均一性

通过对该品种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点条件下栽培观察,其所表现的生物学性状与一代优株个体一致且稳定。

3 结论

贵州黔北绥阳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野生马桑香菇驯化后,菌丝白色,绒毛状,受日照或温度超过28℃时容易变为褐色。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4~10 cm,表面棕色至褐色,光滑无鳞片(香菇常带有白色或与菌盖同色的鳞片),并具浓郁的香菇香味;菌褶较窄,褶缘平直(其他品种褶缘锯齿状),与菌柄呈凹生、直生,少数延生;菌柄侧生或中央生,白色或微黄,表面光滑,有时下部多绒毛(一般香菇多数覆绒毛或鳞片)。可分为春、秋两季种植,除7、8月外,其余时间该香菇均可生长。菌丝萌发,形成原基能力强,香菇产量90 000 kg/hm2,生物学转化率80%。在生产管理中,加强病虫害防治,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适宜的栽培料:马桑木屑、麸皮、过磷酸钙、蔗糖。含水量65%,通风,适宜温度18~24℃。2016—2018年的中间试验、示范栽培,均表现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在不同海拔地区试验产量稳定,没有出现突变现象和性状分化情况。

猜你喜欢

出菇菌种菌丝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鸡菌菌丝体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探究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适宜的保水剂浓度可提高食用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