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虫害几种防治方法
2020-12-17翟向燕
翟向燕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839200)
我国新疆草原面积辽阔,其草地面积为0.57 亿hm2,而其可利用面积高达0.48 亿hm2,其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草原生境逐渐恶化,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尤其是在面临150 多种蝗虫和70 多种害鼠的情况下,鼠虫危害严峻,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对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草原保护,开展鼠虫害防治工作极其重要,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畜牧业的发展及农牧民的生活质量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目前,关于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科学方式共同治理。
1 草原鼠害防治
大量鼠类入侵草原后,使得地表及地下洞穴剧增,从而加剧草原退化、荒漠化及水土流失。新疆地区的鼠害种类主要以沙鼠、黄兔尾鼠、鼹形田鼠、赤颊黄鼠、高原鼠兔、印度地鼠、旱獭为主,其年均危害面积约为480 万hm2。关于鼠害的防治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生态法4 种类别,但由于物理法难以适用于草原面积过大地区的鼠害防治,实际防治工作的开展以其他3 种方式为主[1]。
1.1 化学法
化学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鼠害防治方法,其主要是利用药物达到灭鼠、控鼠的目的。一般情况下,采用毒饵灭鼠法来进行鼠害防治,在防治早期,用于毒饵配置的药剂是灭鼠效果较快的急性药物,但由于其含有磷化锌、甘氟等成分,对生态环境及其余生物具有较大的危害,甚至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中毒现象,因而该药物已被禁用。现阶段用于毒饵配置的药剂为缓效药物,是一种具有一定潜伏期灭鼠剂,需要通过连续用药才能达到防治效果,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化学方法防治时,毒饵及其配置药剂的保管、分发、使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另外,在进行毒饵投放后,需要及时发布相关通告,并采取禁牧措施,避免对农牧民造成危害。
1.2 生物法
生物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略次于化学防治方法,但其优势在于安全性较高,不会对人、畜禽、环境等造成危害。生物法主要依靠鼠类天敌及微生物进行灭鼠,如在鼠害严重的地区投放天敌并对其展开保护,使得其捕食害鼠数量增加,从而有效控制害鼠数量。
1.3 生态法
生态防治法是目前将灭鼠与草原保护有机结合的防治方法,通过合理利用、保护草原来达到控制害鼠数量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害鼠往往生存于植被覆盖率低的草地,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草原地区人们采取松土补播、施肥、灌溉、浅翻轻耙等方式来促进牧草的生长,以此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从而有效降低草原鼠害威胁[2]。
2 草原虫害防治
新疆地区的草原虫害以蝗虫危害为主,约占总虫害的90%,因此,这一地区的虫害防治主要以蝗虫防治为主,主要措施包括物理防治、机械防治、药剂防治及综合防治。
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趋光性的生物特性对其实施光源诱捕,从而达到灭虫、控虫的目的,除此之外,辐射技术、激光技术等方法同样被广泛用于草原虫害防治。
2.2 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是利用相关机械设备来进行虫害治理,如使用蝗虫吸捕机,由于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高,能达到较为理想的蝗虫防治效果,另外,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危害程度较小。
2.3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往往是诸多防治方法中最具直接影响力的防治措施,在虫害地区,针对不同害虫使用针对性的杀虫剂,能起到尤为显著的防治效果,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往往采取飞机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超低容量喷雾等方式喷洒杀虫剂[3]。虽然药剂防治具有较为显著的防治效果,但其对虫害地区其他生物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安排使用频率。
2.4 综合防治
综合性防治是一种长效且治本的虫害治理措施,一定程度上还能对草原起到保护作用。在实际虫害防治过程中,首先需要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包括植树造林、人工种草、封区育草、合理的利用草原等多种方式,主要通过改变外界环境条件从源头上降低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