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地贪夜蛾防控药剂的研究进展

2020-12-17刘小余王大文张凤邦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氯虫甲酰胺夜蛾

刘小余, 王大文, 张凤邦

(贵州省独山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独山 558200)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frugiperdaJ E Smith)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目前在我国多省暴发的、高度危害的突发性迁飞害虫。草地贪夜蛾作为一种外来入侵害虫,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已迁飞至我国云南,并由南向北逐步扩散,危害玉米等粮食作物[1],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虽然农业农村部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出台了相应的应急用药推荐名录,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登记药剂。化学药剂由于能在短期内降低虫口基数、减轻作物受害而成为首选的防控手段。国内学者先后进行了多种化学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药效测试[2-4]。虽然室内活性测试和田间试验中大多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杀效果,但研究发现草地贪夜蛾对常用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化学药剂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强的抗药性[5-6]。因此,2020年农业农村部推荐的应急防治用药名单去除了乙酰甲胺磷、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及甲氰菊酯5种单剂,同时增加乙基多杀菌素和氟苯虫酰胺2种单剂,及氟铃脲·茚虫威、甲维盐·甲氧虫酰肼、氟苯虫酰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杀铃脲等复配制剂。可见,用现有药剂开展广泛的药效试验,对筛选更优的草地贪夜蛾防治药剂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从化学源农药、生物源农药单剂和复配制剂、化学源农药+生物制剂农药的联用混剂等方面对近期国内草地贪夜蛾防控药剂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防治提出建议,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及同类研究提供依据。

1 单剂

1.1 化学源农药

化学源农药作为应急防控药剂,对抵制害虫种群、降低虫口基数,减轻作物受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抗性,污染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目前对化学源农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传统农药不存在交互抗性的双酰胺类和昆虫激素类药剂。

1.1.1 双酰胺类杀虫剂 近年来,双酰胺类杀虫剂因具有作用机制新颖(鱼尼丁受体)、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和对环境友好,且与传统农药无交互抗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其主要通过胃毒和触杀起作用,对大多数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优于传统杀虫剂。因此,应探明双酰胺类杀虫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效果。唐旭等[7]研究发现,5%氯虫苯甲酰胺SC 1 350 mL/hm2药后7 d时防效达100%,药后14 d时防效仍为100%。从幼虫的速效和持效性及田间植株整体防效分析,含有氯虫苯甲酰胺成分药剂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效,推荐在田间使用。陈方景等[8]研究发现,20%氯虫苯甲酰胺SC 3 000倍液田间用药10 d后保叶效果和防效分别达92.10%和93.30%。另有研究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2 000倍液室内处理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药后72 h死亡达100%,相同浓度田间试验,药后5 d保叶效果和防效分别达92.75%和93.13%,药后10 d的保叶效果和防效分别为97.98%和97.18%[9];田间施用5%氯虫苯甲酰胺ULV 600 mL/hm2,药后5 d防效达94.95%[10];田间施用35%氯虫苯甲酰胺WG 135 g/hm2,药后10 d防效达90%[11]。胡冬松等[12]采用室内浸叶法测试氯氟氰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活性发现,药后48 h对草地贪夜蛾的LC50为0.259 mg/L;田间测试20%氯氟氰虫酰胺SC 15~45 g.a.i/hm2对草地贪夜蛾的活性,药后1 d的防效为75.1%~89.4%,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且防效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分别为86.1%~97.5%和92.2%~99.0%。杨帅等[13]研究发现,10%四氯虫酰胺SC 300 g/hm2防治草地贪夜蛾有较好防效,且采用喇叭口点施药能一定程度节省用药量。

1.1.2 昆虫激素类杀虫剂 昆虫激素类杀虫剂是一类通过对昆虫生长发育过程进行阻碍和干扰起作用的药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强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由于其作用机制独特,不易与其他类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因此,是草地贪夜蛾防治和延缓抗性的优选药剂。目前,已报道该类杀虫剂中虫酰肼和虱螨脲2个品种用于草地贪夜蛾防治。吴正伟等[14]采用浸叶法室内测试虫酰肼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毒力发现,药后48 h的LC50分别为0.3 mg/L和0.26 mg/L;盆栽试验喷雾20%虫酰肼SC 20 mg/L,药后7 d的防效为100%;玉米田间小区测试,其防效最高为90%以上。另有研究表明,田间喷施5%虱螨脲SC 1 650倍液,药后10 d的保苗效果和防效分别为87.7%和88.9%[8];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采用50 g/L虱螨脲EC 750倍液进行田间防治,拔节期防效最佳,为93.07%,说明拔节期是最佳施药窗口期[15]。姚晓明等[16]田间试验也证明虱螨脲的速效性较好。

1.2 生物源农药

生物源杀虫剂主要是利用生物本身或其代谢物进行农业靶标生物防治,具有高效、经济及环境兼容性好等优点。在草地贪夜蛾防治方面,目前报道主要集中在生物制剂农药、半合成微生物源农药和生物代谢产物类农药3个方面。

1.2.1 生物制剂农药 生物制剂防治草地贪夜蛾方面的报道主要是昆虫病原线虫和核型多角体病毒。昆虫病原线虫属生物防治制剂,其具有寄主范围广、对寄主具有主动搜寻能力及对人畜和环境安全等优点。目前已筛选出对草地贪夜蛾幼虫高效的病原线虫品种,在施用时同时用一定的叶面保护剂和增效剂等可大幅提高病原线虫的感染力[17]。室内活性测试表明,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 800倍液处理,药后24 h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死亡率达100%;相同浓度田间试验,药后5 d的保叶效果和防效分别为85.51%和86.89%[9]。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田间试验表明,药后10 d的防效达80%[11]。20亿PIB/mL棉蛉虫核型多角体病毒SC 750 mL/hm2田间试验表明,药后5 d的防效达89.09%[18]。另外,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 1 500 mL/hm2处理,药后10 d的田间防效达95%[11]。

1.2.2 半合成微生物源农药 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都是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半合成微生物源杀虫剂,由于其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杀虫谱广及持效期长等优点,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方面一直被看好。郑群等[19]研究表明,用25 mg/L乙基多杀菌素药剂浸叶饲喂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处理48 h后幼虫死亡率达97.67%;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SC 1 000~2 000倍液田间喇叭口点施药,防效在80.73%~99.28%。王国荣等[9]研究发现,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1 500倍液室内处理2龄幼虫,药后24 h幼虫死亡率为100%;同样浓度的药剂玉米田间施药5 d后的保叶效果达91.79%,对幼虫的防效达90.38%,10 d后的保叶效果和防效均达100%。另有报道,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450 mL/hm2田间试验,药后1 d的防效达89.24%,3 d后的防效为94.35%[20]。用浸叶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甲维盐对2龄和3龄幼虫48 h的LC50分别为0.005 mg/L和0.002 mg/L;盆栽试验中5%甲维盐ME 1 mg/L喷雾处理7 d后的防效为100%;玉米田间小区试验,5%甲维盐ME 0.5 mg/L处理3~7 d后的防效达97%以上[14]。林玉英等[21]采用浸卵法测定100 mg/L甲维盐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毒力发现,48 h后甲维盐对虫卵孵化的抑制率达100%,LC50为12.67 mg/L。张斌等[11]报道,25%乙基多杀菌素WG 135 g/hm2和2.3%甲维盐ME 900 mL/hm2,对草地贪夜蛾均有较好的田间防效。赵胜园等[4]采用室内测试表明,1%甲维盐EC对草地贪夜蛾卵和2龄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1.2.3 生物代谢产物类农药 陈方景等[8]研究表明,生物类代谢物类农药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效,其中,5%阿维菌EC 1 600倍液的保苗效果和防效分别为87.7%和88.9%,0.3%苦参碱WS 1 000倍液的保叶率和防效分别为92.1%和92.3%。

2 混剂

2.1 复配制剂

大多复配农药是对组成单剂的取长补短,各种复配制剂在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面效果显著,特别是甲维盐的各种复配制剂;甲维盐复配性好,和多种农药制成复配制剂后杀虫谱更广,速效性和持效性兼具,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优选复配制剂。4.5%高氯·甲维盐ME 1 500倍液药后10 d,田间的保叶效果和防效达88.8%和90.0%[8]。12%甲维·虫螨腈SC 1 400倍液药后10 d的保叶效果和防效分别为87.3%和88.5%[8]。10%甲维盐·茚虫威SC药后3 d的防效达97.3%[22]。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与甲维盐复配处理加入助剂激健药后7 d的防效达90%以上[2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组合物以质量比为3∶7时共毒系数达173,基于该比例加工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WG,当施药浓度高于37.5 g/hm2时,药后3 d和14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为88%和84%以上,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佳,且防效稳定[23]。40%氯虫·噻虫嗪WG 3 750倍液药后3 d,田间防效可达100%[16]。12%甲维·虫螨腈1 000倍液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较佳,且能兼顾成本经济和保护环境等因素[24]。5%苏云·茚虫威SC 600 g/hm2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好,持效期长,药后14 d防效为95.19%[25]。唐旭等[7]研究表明,采用含有氯虫苯甲酰胺成份的复配制剂(5%氯虫苯甲酰胺SC 1 350 mL/hm2、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SC 675 mL/hm2、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SC 225 mL/hm2及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SC 1 125 mL/hm2)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田间防治,药后3 d各处理的防效为97.98%~100%;药后7 d仅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SC处理防效为96.92%,其他处理防效均达100%;药后14 d时,5%氯虫苯甲酰胺SC和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SC处理的防效仍为100%,其余处理的防效虽下降但亦在92.0%以上。

2.2 化学源农药+生物制剂农药联用

众所周知,生物制剂农药施用时效性差,但持效性长,而化学药剂时效性好,能在短期内抵制害虫种群,减轻作物受害,但持效性差。因此,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将2种农药联用,从而兼顾时效性和持效性,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王希等[26]研究表明,用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 1 500 g/hm2+3%氯虫苯甲酰胺ME 450 mL/hm2或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 1 500 g/hm2+5%阿维菌素EC 750 mL/hm2的药剂联用技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很好,药后3 d防效分别为81.09%和80.81%,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84.65%和82.91%。5%甲维盐WG 300 g/hm2+50 g/L虱螨脲EC 450 mL/hm2田间联用防治草地贪夜蛾,药后3 d防效达91.8%[22];将噻虫嗪或氯虫苯甲酰胺按参考用量的1/2分别与金龟子绿僵菌联用,药后5 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4.2%和92.4%,药后15 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7.2%和82.6%[27]。金涛等[28]报道,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800倍液+1 8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 320倍液、5%甲维盐EC 960倍液+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 320倍液和5%甲维盐EC 960倍液+20%虱螨脲EC 2 000倍液,药后1 d防效分别为86.16%、84.75%和87.92%,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3.39%、95.47%和95.18%,3种联用方式对草地贪夜蛾均有较好的田间防效。生物制剂和其他化学药剂联用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其他药剂降低了虫体的抵抗力,提高了生物制剂的感染入侵率,从而达到预期防效。

3 展望

草地贪夜蛾危害呈突发性和暴发性,在今后的防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当对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实行动态监测,根据其规律,合理布局玉米品种和种植;同时在实践中总结水肥管理、间套种技术等各种绿色防控方法[29]。二是坚持“治早治小”原则,低龄幼虫抵抗力弱,及时防治,便于降低虫口基数。三是分阶段用药,第1代3龄及以后进入暴食期,防治时应使用速效性好、击倒快的药剂,以减少施药后的持续危害;对于第2代以后出现世代交替,建议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多次用药。四是针对国内草地贪夜蛾发生的形势,有必要实时监测草地贪夜蛾的抗性动态,分区制定轮换科学用药策略,营造良好的用药背景,延缓抗性的产生。五是及时筛选出更多优选药剂或增效配方,做好药剂储备。

猜你喜欢

氯虫甲酰胺夜蛾
测定大豆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氯虫苯甲酰胺·噻虫胺颗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去离子甲酰胺在脑腱黄瘤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20%氯虫·噻虫嗪SC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试验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30%甲酰胺基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