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稻鸭共育生态种养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2020-12-17王晓慧汤佳佳
王晓慧,蒲 倍,游 贝,汤佳佳
(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1 基地选择
稻鸭综合种养环境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理化性状良好,避开厂矿、场镇、高速公路、铁路,选择水质、土壤、空气质量均符合要求的地理环境区域地块。
2 水稻品种选择及秧苗培育
2.1 品种选择
品种应选择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病虫力强、抗逆性好、米质优良的中熟至中迟熟籼稻品种,以利于鸭苗在与水稻的共生期可至销售龄期。故水稻生育期不宜过短,建议水稻品种生育期在142~150d为宜。
2.2 培育壮秧
为保证鸭子能在稻田中自由穿梭,种植方式宜采用人工移栽或机插。若机插,行穴距应比不养鸭的稻田略大,不建议采用直播。用种量根据品种特性每667m2备种1~1.2kg。育秧肥料选用专用的水稻水育秧肥或旱育秧肥料。育秧方式应因地制宜选择机插秧,或旱育秧、湿润育秧。秧龄控制在机插秧25~30日龄、手栽秧30~40日龄。
3 鸭苗准备
3.1 鸭苗选择
鸭苗应选择中小体型,抗逆性好,生活力强,善活动,喜食野生植物,耐粗饲养性强,稻田放养80~90日龄能达到1.8~2.5kg重,能产出高品质鸭肉的鸭苗品种。
3.2 鸭苗数量
按每667m2养殖8~12只鸭苗数量进行放养。数量过少不能吃完田中杂草,会增加稻田除草工作;数量过多稻田杂草及害虫又不能满足鸭子吃食需要,将增加补喂饲料数量。
3.3 雏鸭培养
雏鸭下田前进行配料饲养,对饮水、吃料、下水、入围管理定时定点,以养成固定的管理程序。及时饮水,一般在出壳后20~24h开食。可食用绿色原料即碎米或玉米粉、切丝菜叶,加水煮熟后待冷却进行撒饲。按百羽计算,第1日放250g,以后每日增加50g,3日龄后渐次增添丝状鲜菜叶引饲食草性。
3.4 雏鸭试水
鸭苗正式下田前应进行试水训练,试水在气温15℃以上晴朗天气进行。方法是在室外铺一张四边垫高中间平坦的塑料布,中央倒上深度2cm左右清水,置于太阳下晒至水温升到常温(15℃左右)后,再把雏鸭放进去。首次下水时间不超过30min,每天反复多次,连续3~5d。
4 大田养育管理
4.1 稻田准备
大田整平,四周压实。不临近沟渠及池塘的田,每0.133~0.2hm2稻田在田中挖一个鸭子饮水坑,作为水稻晒田时鸭子戏水源与饮水源。水坑面积1~1.5m2,低于水平位置深20~25cm。
4.2 平衡施肥
肥料的选择应慎重,保证水稻生长养分供给的同时,还需保证对鸭苗安全,推荐施用水稻专用配方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
4.3 合理密植
人工移栽行距30~33.3cm,穴距13.3~16.7cm;机插秧行距30cm,穴距13.3cm。鸭子饮水坑内不移栽水稻。
4.4 田水管理
采取浅水栽秧、薄水返青。鸭苗下田后稻田灌水深度3cm左右,保证鸭脚能触到田泥为宜。随着鸭苗生长,水深可根据水稻需要调整。水稻分蘖达到预期的80%时晒田,晒田时保证鸭子饮水坑内有5~20cm深水层。
5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程不喷化学农药。可采用农业防控、生态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相结合的防控方式。
5.1 农业防控
采用高抗品种、平衡施肥、翻耕灭蛹、合理灌溉等健身栽培措施,调控病虫害发生源头及生态环境。
5.2 生态防控
结合生物多样性调控、自然天敌保护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生态环境,增强自然控害能力。方法是在地埂种植大豆、芝麻或向日葵类的蜜源植物,建造天敌诱集和保育带,人为提供天敌栖息场所;也可田埂种植禾本科植物香根草诱集稻螟成虫产卵诱杀。
5.3 物理防控
灯光诱杀:每1hm2安装1盏25W黑光灯(或每1.5~2hm2稻田安装1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成虫。性诱器诱杀:在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羽化初期开始放置诱捕器,末期收回。每667m2放置性诱捕器1个,每月换1次诱芯。
5.4 生物防控
以鸭控虫除草。于水稻移栽后7~10d放鸭入田至齐穗开花结束后5~7d的乳熟期,利用鸭子在稻田中穿梭觅食,吃(踩)杂草,捕食害虫,控制稻田杂草,控制无效分蘖,增加土壤通透性,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全生育期不喷洒除草剂,但直播稻田应在播种前后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天敌防虫。运用稻螟赤眼螟(或黄赤眼蜂、甘核·螟黄赤眼蜂)或杀虫卡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生物药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选用百部·楝·烟乳油(或苦皮藤素、绿僵菌、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防治;飞虱选用植物源杀虫剂鱼藤酮(或百部·楝·烟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苦皮藤素(或百部·楝·烟乳油、绿僵菌)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选用井岗·蜡芽菌防治;稻瘟病应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防治。主要利用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大幅度减少用工用药投入。
6 稻田鸭管理
6.1 鸭围鸭棚搭建
按田块大小、形状,每0.133~0.2hm2搭建1个鸭围,鸭围高60cm,每隔2m竖一支撑杆;鸭围旁搭建1个鸭棚,以给鸭子提供烈日下栖息地。鸭棚高约1.5m,水平面积约3m2。鸭棚搭建好进雏鸭前,用2%的氢氧化钠或2%食盐水溶液淋沐式喷雾消毒。
6.2 鸭苗下田
水稻移栽7~10d后,按每667m2养殖8~12只鸭数量放鸭苗入田。农田灭鼠,每667m2田埂布放3~5个鼠夹防鼠害。
6.3 补喂饲料
放养15d以内,在简易棚内早、晚喂碎米或玉米粉、麦麸、切丝菜叶类。放养15d以后至水稻抽穗前减少喂食次数,以提高鸭子“觅食”能力;喂料选用玉米(粉)、麦麸、菜叶、稻谷、玉米叶等。抽穗后至捕捉前适当增加喂食量。每日检查1~2次,观察鸭子生长状态、鸭围是否损坏、是否有鸭子卡在鸭围上、鸭子是否能适应稻田的环境等,针对巡视结果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7 收获、运输、储存
7.1 鸭子捕收、运输
水稻乳熟期将鸭子及时赶出稻田以备出售,防止鸭子吃食稻谷。鸭子出田后暂不售卖的应转移场所续养。鸭子出田后应及时拆除鸭围鸭棚,并保存循环使用。鸭子出田后及时排干田水,保持田间湿润即可。收回的鸭子应采用专用网厢运输,注意通风,避免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接触。
7.2 水稻收获、运输、储存、检测
根据种植品种特性,于水稻蜡黄期末至黄熟期选择晴天收获。收获后以湿谷烘干为佳,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场所晒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