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走进生活——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0-12-17江苏省盐城市新洋第二实验学校沈兆云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小明大棚数学知识

江苏省盐城市新洋第二实验学校 沈兆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打造更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课堂的教学方法,让数学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讲述数学知识,以此使学生能够借助生活了解数学、借助数学更好地生活。

一、创设生活情境

初中数学具有逻辑思维强、抽象性强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生活情境的方法,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情境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感,继而让学生能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有理数的加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有理数加法的算理,我们可以借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坐公交车这一情境,让一组学生模拟上下车表演。在学生表演中,我们可以选择一名同学通过观察,将每站上车的人数记为正数(如在A站上车人数为4 人,此时学生就可以将其记为+4),将下车的人数记为负数(如在A 站下车人数为3 人,此时学生就可以将其记为-3),然后对所记数字进行数学计算。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将数学练习与生活情境结合了起来,其不仅能唤起学生的计算热情,而且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二、再现生活画面

新教育理念之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数学课堂,为了让数学能够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通过再现生活画面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相关生活素材,并利用易被学生理解的讲授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并记忆数学知识。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眼中的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考试,当他们把考试“糊弄”过去之后,就不会再用到数学。为了改善学生的这一观念,我们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利用生活画面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如在“抽样”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语言艺术,为学生打造如下生活画面:爸爸让小明去买一些甜的苹果,过了好久,小明带着一袋子苹果回来了。小明的爸爸问道:“这些苹果甜吗?”小明肯定地说:“都很甜,因为我每一个都尝过了。”让学生就“在这个故事中,小明采用什么方法判断苹果甜不甜才最科学”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以此引出本课中的“抽样”这一数学概念。

三、发现生活元素

数学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的身影。新教育理念提出,我们应该在数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视野与数学实践能力。因此,应该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铺垫基础。

如在“科学记数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为拓展学生的数学生活视野,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在课前寻找生活中的“大数据”,如光的传播速度为每秒钟300000000 米、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大约为6100000000 人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展示自己寻找到的“大数据”,然后让其他学生尝试立刻念出这些数字,并在最快的时间内将这些数字写到纸上,以此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大数据”既不方便读,又很容易写漏,继而帮助学生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随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将自己寻找到的“大数据”以更简单的形式写出来,如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科学记数法方面的应用能力。这种寻找生活元素的方法,能将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串联起来,继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

四、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数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学生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更好地生活的能力,我们还应该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如在“垂径定理”与“解直角三角形”这部分知识教学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为学生展示如下问题:小强的爸爸想搭建一个宽6 米、长100 米、高2.5 米的弧形大棚,倘若大棚中每隔1米放一根弯料,并用高压聚乙烯棚膜覆盖,那么这个大棚需要投入多少成本呢?然后让学生到附近的市场中调查情境中所需材料的价格,以此让问题能够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调查,学生发现当地弯料的价格为每根9 米,每米1.1 元,每卷棚膜(宽2 米、长170 米、厚0.08 毫米)270 元,结合课堂数学知识,学生就能计算出该大棚的弧度约为8.5 米,因而在这个大棚中需要101 根弯料,需要棚膜面积为8.5×100=850 平方米,于是就可以求得建造该大棚所需的成本为101×9×1.1+850÷2÷170×270=1674.9 元。

总之,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将鲜活的生活与实际教学结合了起来,不仅能让课堂教学活动彻底“活”起来,进而带动学生的数学成长,而且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学习并理解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小明大棚数学知识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小明照相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做不到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